布朗山寨逢甘霖 项目助推新农村
卡斯镇卡斯村双龙自然村辖双龙、应白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17户846人,其中布朗族389人,是卡斯镇布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一个自然村,占全镇布朗族人口的25%。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和自然条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村庄建设落后。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89万元,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项目主要以危房拆除重建、道路硬化、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场、产业发展和科技文化宣传培训为主。一是扶持拆除危房新建家园。由于布朗族群众经济收入较低,庭院建设观念淡薄,多数农户住房比较简陋,加之年久失修,抗震防灾性能比较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近几年以来,通过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双龙自然村56户布朗群众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有效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住房困难问题。二是扶持铺筑旱涝通畅的“致富路”。 过去,双龙自然村道路均属土路,“晴通雨阻” 现象比较突出,布朗族群众长期以来处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近年来,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扶持,自然村村内道路铺筑成了混凝土路,建成了旱涝通畅的硬化路,解决了自然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同时,也方便了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扶持实施“清洁饮水”工程。过去,双龙自然村群众生活饮用水主要靠挑井水、常流水和蓄积雨水等不符合人饮标准的水,人畜饮水不卫生,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布朗族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的实施,村寨架设了人畜饮水管道,安全卫生的清泉流进了布朗族群众家中,布朗族群众饮上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洁净自来水,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四是扶持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布朗族群众长期习惯以种粮为主,耕作方式较为粗放,经济效益较低。项目对布朗族群众发展香料烟、生猪养殖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改变了布朗族群众长期以来以种粮为主的农业产业模式,使生猪养殖业和香料烟产业成为了布朗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五是扶持科技培训提升素质。结合自然村布朗族群众的需要开展各类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增强布朗族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的意识,提高了科技素质,户均达到了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对巩固提升各类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六是扶持活动场所建设传承布朗族文化。通过项目扶持,自然村新建布朗文化活动场1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室1间,建筑面积70平方米,建布朗文化长廊6100平方米。活动场所建设为布朗族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搭建了平台,为保护和传承布朗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罗相明)
- 上一篇: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 下一篇: 勐廷节水节能换绿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