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勐廷节水节能换绿水蓝天

发布日期:2013-10-29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近年来,昌宁县田园镇勐廷村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在全村营造节水节能的生活方式,既解决了当前干旱缺水等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提升了乡村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多年的努力让村庄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换来了绿水蓝天的田园景象。

“多亏了他第一时间把分叉水管修好,要是去县城请人、买好材料再修,这白花花的水不知又要浪费多少了。”昌宁县勐廷村上寨村民小组罗绍兴口中的“他”就是该村“供水公司”的管理人胡应全。“供水公司”其实是村的用水管理协会,这是勐廷村2003年成立的用水管理组织,专门指定人对全村进行生活、生产用水的调配及设备维护。

勐廷村人世世代代一直用地下水,后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已经不适合人饮用。从2003年开始,村民上山找水源、建水窖,后来在县水务局的帮助下,买来了水管、水表,把山泉水引到村民家中,村民也像县城居民一样,用上了自来水。为了对全村用水进行合理调配,勐廷村成立了用水管理协会。这一举措,赢得了村民拍手叫好。

“水管接通后极大地方便了家里的用水,做饭、洗衣都不用到井里挑了,我把家里以前的水井填了盖上新房。更要说说的这个山泉水不会起水垢,吃一辈子都不会得病,村子里家家都这个水做饭烧菜。”罗绍兴说。

用水管理协会从一开始就走市场化的路子,承包给了村民胡应全,按0.50元/M3(昌宁县城自来水价格为2.10元/ M3)向村民收取费用,这样一来可以杜绝往日农村因生活用水免费而出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像罗绍兴一家五口人,一个月平均用6 M3水。据介绍,承包费用1000元/年,负责村里生活、生产用水的调度及设备的维护。村民建新房或分家需要安装新的水管、水表,胡应全只收材料费。“收费不是为了赢利,而是避免浪费水资源。”勐廷村副支书陈子哲说。

记者跟随热情的副支书陈子哲到他家里,一进门,宽敞整洁的小院让记者完全忘记了这是农村居民的房子。红柱子、白墙壁、蓝玻璃,庭院里还点缀着点点绿色,完全颠覆了过去农家院子烟熏缭绕、黑柱黑墙的形象。“房子是1996年盖起的,因为我家从来不烧柴火和炭火,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像新的一样。”陈子哲说。

昌宁冬季湿冷,百姓冬天都有烤炭火的习俗,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早晨和太阳落山后,家家用火盆烧起红红的炭火。时间一长,烤火的习俗衍生出烤肉的民风来,每到冬季,百姓家中就从早到晚炭火不断,逢亲朋好友串门,便架上烤肉架、端出肉盆,边吃边聊,烤火现象越来越红火。昌宁坝子四面环山,坝区早晨大雾弥漫,到中午12点左右才散去,坝区烤火现象更普遍。烤火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山上的树木减少了,村庄上空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雾纱,原来青脆的村貌变得越来越模糊。

勐廷村村民虽然不烤肉,但以前也是这烤火大军中的一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家家建起新房后,保暖跟上了,封闭的房屋也不适合再烤炭火。在村委会的大力倡导下,烤火的器具慢慢淡出了多数村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家用电器,特别是农村电网改造后,村民都用电煮饭烧菜了。

现在,勐廷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村里80%的人家都用节能灯,90%以上的村民都使用太阳能。“现在政策好,扶持补贴多,家家都用电器、太阳能,生活方便的同时质量也跟上了,村民的精气神也出来了。”陈子哲说。(杜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