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43H-/2019-0316006 发布机构 昌宁县漭水镇
公开目录 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19-03-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漭水镇2019年工作计划

漭水镇2019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县政府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相统一,紧紧围绕建设“活力、小康、美丽、宜业、幸福”漭水的目标,突出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建设、民生保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漭水跨越发展、全面小康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

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66亿元,增长11%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85元,增长11.5%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万元,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工业现价总产值达1.72亿元,增长10%以上;粮食总产保持在1690吨以上;茶园面积稳定在4.439万亩,总产达3900吨,增长10%以上;泡核桃面积稳定在16.8万亩,总产达7850吨,增长15%以上;蚕桑总面积稳定在2.1万亩,总产达258吨以上;肉类总产达7980吨,增长10%以上;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目标任务。

三、工作措施

(一)聚焦优势特色,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抓实生态旅游。启动全镇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全镇旅游景区、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体系。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阿背寨·新田园乡居”建设项目,力争启动黄家寨古茶公园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景点建设。做好德斯里码头至湿地、中草药基地至澜沧江码头等旅游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培育生态旅游产业。

抓实茶叶产业。加强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力度,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加大“引企进漭”力度,打造古树茶品牌,营造茶叶市场良好氛围,做强茶叶产业。引导群众生态种植、绿色种植,打造生态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漭水茶叶知名度。按“茶地变茶园、茶园变茶林、茶林变茶山”的思路,引导茶农强化管理,努力形成漭水茶特色。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做好古树茶交易市场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打造古树茶交易集散中心。

抓实蚕桑产业。进一步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巩固建设产业重点村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推进老桑园提升改造任务全面落实,强化蚕茧收购协调工作,确保桑农增收。2019年新植桑园1100亩,完成提升改造老桑园1500亩,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科技水平,在提高亩产、张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效益。

抓实畜牧产业。做好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扶持培育养殖示范大户,突出仔猪繁育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县级仔猪繁育基地建设。强化落实肉牛、奶水牛改良、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肉食品检疫检验工作力度,严格抓好动物重大疫病春秋两防工作。

抓实林业产业。加强泡核桃抚育管理,引导农户合理种植,成熟采摘,在提高单产、打造品牌上着力,做强做优泡核桃产业。巩固发展红花油茶、红豆杉、冬桃等经济林木产业,加大林下产品开发力度,充分挖掘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松籽、蜂蜜、心叶百合、野生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全力做优林业产业。

抓实新兴产业。强化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对接力度,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继续开发黑木耳、巴西菇、灵芝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推广稻田养鱼,促进群众增收。

(二)聚焦项目建设,推动发展内生动力

抓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构建“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启动路网规划。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改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确保老厂江楼公路、太平山至大岭岗公路、联福后大山公路、漭水上寨公路、明德大鱼塘至河尾大青树丫口公路全面建成,力争沿江至翠华公路、明华国开行道路全面建成,力争漭水树林子公路、联福中草药基地至江桥码头公路、沿江立木布公路、翠华松坡公路、明华大寨公路、老厂坡大吉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抓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争完成联福村、河尾社区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高电网安全保障能力。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促进电网升级,全面提高供电质量和电力保障能力。

抓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制度改革,提高水利资产运营水平,全面提升基础水务服务能力。集镇供水全面投入使用,探索集镇供水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对千根河、共裕水库等重要水源地进行保护,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三)聚焦乡村振兴,打造漭水靓丽名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工作不断、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瞄准问题、补齐短板、深化帮扶、狠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建立防止返贫的预警监测机制,整合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部门数据,对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精确动态监测,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帮扶措施,形成有效的应对工作机制。

完善集镇建管。完善集镇总体规划,构建以漭水河为轴心,黄家寨、集镇、坝尾安置区、坝尾社会化综合养老服务区四位一体的集镇框架体系。按照“一个高质量的集镇控制性规划、一条设施完善的园林式街道、一个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一个功能配套的农贸市场、一个定点处理的垃圾场、一个规范运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活动广场”标准,持续推进美丽集镇建设。持续整治乱停乱放、破坏道路、占道经营等行为,维护集镇秩序,改善集镇形象。完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强化集镇供水管理,完善集镇功能。真正落实门前五包责任,督促临街住户、单位、门店镇容环境保洁责任,提高集镇规范度和整洁度。加大集镇垃圾清扫清运力度,强化集镇绿化树和路灯管护,提高集镇管理水平。

优化村庄环境。严格落实农户、保洁员、村级管理、镇政府“四位一体”的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工作责任制。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确保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及排水沟渠畅通干净;实行人畜分离,逐步做到牲畜、家禽集中定点圈养;保障房前屋后绿化及养护;确保承包耕地、林地无“白色垃圾”污染;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定点投置。禁止擅自拆除、迁移、占用、损毁、封闭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因建设需要拆除、搬迁的,严格实行规划审批,并按规定重建,维护好镇容镇貌,保持整洁干净优美的街道和生活环境。

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布局合理、卫生整洁、环保美观、方便使用”的目标,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推广三级化粪池式卫生厕,积极采取对标改造、提升改造和补缺建设等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卫生厕改造,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

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修到位、管理落实到位、检查考核到位”要求,切实提升运维效果,实现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有效。

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五大行动,注重在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工作制度“四个到位”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运作规范、利用高效、处理彻底、保障有力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抓好农村生活设施配套。立足长远、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农村“四好”公路、电网、通讯、防洪、邮政、公共照明、电子商务等生活设施,优化承接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村环境的承载力和生活宜居度。

抓好路域环境整治。全面推行“路长制”,划定镇、村、组三级管护责任,探索公路管养新模式,切实加强道路管理,做好道路保通、保洁、保畅工作,争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公路,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提升道路通畅水平,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抓好水域环境保护。巩固完善“河长制”,完善镇、村两级“河长制”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网格,推进水域环境保护。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充分发挥“河长”职责,坚持因河施策,确保全镇河库塘渠得到全面管护。

(四)聚焦安全稳定,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抓实平安创建。坚持维稳工作常抓不懈,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严防各类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抓实信访调处。进一步抓实矛盾纠纷和热难点问题排查调处和信访隐患源头治理,畅通信访渠道,找准问题症结,力求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调处率达100%。

抓实群众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积极与人民群众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民情上传、政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桥梁,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群众自我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实安全生产。积极构建“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严防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加大打击整治力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做好地质灾害、防洪度汛、消防安全等工作,尽量减小灾害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五)聚焦民生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抓好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质性推进山坝区教师双向流动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增加教育投入,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执行教学质量奖励和爱心助学制度,努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抓好文体事业。着力推动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制度化、常态化,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力度,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较为完善、具有漭水特色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系。

抓好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确保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以稳定现有生育水平为目标,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抓好民政事业。持续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扎实做好民政救助、社会福利、城乡低保等工作,认真执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强势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必须保持100%,严禁带棺入葬、严禁老坟翻新、严禁私自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