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5-X-11_B/2018-0313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18-03-13
文号 昌教发〔2018〕5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教育系统2018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

昌宁县教育系统2018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

2018年学校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制度,压实安全责任。坚持目标导向,研判形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工作目标

全县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学校安全法治化、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不断提高,校园安保能力不断加强。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平安校园”2所,县级“平安校园”8所。

二、主要工作

(一)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1.树立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县教育局分别与35所法人学校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年度目标管理和校长(园长)任期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把安全稳定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强化日常管理,夯实管理细节,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将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分解细化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制度。建立健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本年度继续推行《值周记录》、《班主任工作手册》、《教室日志》、《住宿生就寝排查表》管理使用,并作为学校日常监管的有力抓手,坚决杜绝监管缺位和责任缺失现象。

3.强化常规管理,完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日监管、周排查、月总结、季研究、年考评”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开展形势分析、情况通报、安全预警、讨论交流、工作部署,督促学校和部门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要求。

(二)加强“三防”建设,提升安保水平

4.人防。建立完善学校内部保卫组织和制度,按标准逐步配足专职安保人员,按照《云南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严格规范安保人员的聘用、培训及管理。积极探索家校联防机制,结合学校实际,组建教职工治安联防队、家长护校队、处突应急队等。切实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出入盘查登记制度,规范使用《保山警务快采》APP和《小区、单位出入人员登记》APP,严禁危险人员、车辆进入校园,杜绝侵害师生生命财产事故的发生。

5.物防。加强学校要害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等物防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式管理,按规定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器械。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物资储备,抓好安全防范,做到常备不懈。

6.技防。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完善学校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防暴安全检查系统、报警等技防设施。继续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增加摄像头数量,力求校园重点部位和区域达到全覆盖,扩充后台储存容量,使图像保留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分步推进校内联网和乡镇小学联网管理工作。加强系统使用管理业务培训,使学校保安人员、兼职管理员都能熟练操作和规范管理。督促学校做好校园视频监控的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全天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逐步推进校园监控与公安机关联网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安全基础

7.强化日常全教育。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立足本地本校实际,针对安全事故规律和中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春秋季开学、寒暑假、重大节日等时机,开展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安全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好“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主题活动,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突出安全教育实效性。使学生掌握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养成安全习惯。

8.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按照“平安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估细则要求,整合校内外资源,调动综治、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合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延伸开展“平安宿舍”、“平安班级”创建活动,逐步提高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9.开展校园周边治理。加强校园门卫室建设,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材,强化警校联动,协调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校园周边巡逻防控、“护校安园”联合行动,确保重点地段、重要时段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良好。建立和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联防联控机制,主动加强与综治、公安、消防、住建、卫生、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每个季度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铲除校园周边黑网吧、“黄赌毒”等治安乱点,取缔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解决师生、家长反映强烈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净化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10.抓实隐患排查整治。采用拉网式排查和滚动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主要建筑、重点场所和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盲点。坚持执行“月报告”和“清单化”管理制度,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制定措施和整改期限。按照“学校自查、统计上报、挂牌督办、立行立改、验收销案”整改落实,及时消除学校各种安全隐患并形成长效机制。

11.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结合形势发展新任务,及时修改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开展地震、地质滑坡、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校园火灾、暴力事件、反恐防暴、食物中毒、拥挤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落实中小学校每月1次,特殊学校和幼儿园每季度1次应急疏散演练要求,学校规模大、灾害频繁的乡镇要增加演练次数,全面提高师生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组建教职工应急救援队伍,突发安全事件时,学校领导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执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周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各村完小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安全办公室主任为信息员,突发事件须在半小时内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电话报告情况,2小时内书面报告情况(保山市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报告表),杜绝迟报、瞒报、漏报、谎报等误时误事行为发生。

1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墙报、专栏、橱窗、标语牌,电子屏、公众微信平台、校园网的宣传教育作用,积极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建设安全文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四)盯紧重点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14.交通安全。多方式、多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养成只乘坐安全客运车辆和不违法违规驾驶车辆的习惯,加大对交通安全问题学生的监管力度。密切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对校园门口和集中接送学生行驶道路的巡逻管控,取缔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及时制止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重点路段安全管理及排查巡查,特别是公路沿线学校,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减速带、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努力降低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

15.溺水防范。加强溺水防范安全教育,并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打电话、发微信短信等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学校要继续做好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上报溺亡情况时必须附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该信回执。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上放学沿途和校园周边水库、江河、沟塘、坝渠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16.食品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学校餐厅和校内超市(小卖部)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原料采购定点索证索票、分类储藏、生熟分开、防鼠防蝇防潮防尘、从业人员健康、加工制作、食物留样、清洗消毒、环境保洁等制度,加大原料入库查验及备餐期间日常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杜绝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17.消防安全。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加强用电用火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报告厅、实验室、配电室等重要场所开展电线、开关、插座、用电器等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灭火器材、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按照公安部印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法人学校和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建设的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器材,组建义务消防队伍,加大培训演练力度,实现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的目标。认真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出一期森林防火黑板报、上一堂森林防火课、组织一次森林防火班团队主题活动、写一条森林防火标语,给家长写一封森林防火书信)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火灾自救和避险逃生能力。坚决杜绝师生引发森林火灾事件发生;加强实验室危化物品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防范,必须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双人登记、双人保管制度,坚决杜绝火灾、失盗等事故发生。

18.防震减灾。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并纳入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认真制定本地本校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避险逃生演练。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示意图、标牌、标识等基本设施配备。

19.防汛抗旱。干旱季节要将师生的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动态分析水源及师生用水情况,尤其是偏远山区缺水学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经费买水运水,确保师生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根据需要修建水池、水窖,做好丰水季节的储水保障工作。汛前做好必要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对学校或辖区内学校场地、校舍、排水沟渠及周边环境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地质灾害点学校,要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每天定时对隐患点进行观测记录。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监测报送,加强校园及周边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并按程序报告,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疾病防控。按照《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的儿童,应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把好学生入校入园关。抓好学校公共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重点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垃圾池等场所进行清扫和消毒,确保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通风与换气,防止传染病病源的滋生。建立健全学生“三检”(晨检、午检、晚检)、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阻断病毒在学校的传染与扩散。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去人员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增强防范意识。

21.反恐防暴。有针对性地做好反恐防暴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切实增强反恐防暴意识,把事前防范和应急演练作为反恐防暴工作的核心,组织开展防暴恐模拟演练,增强师生自救逃生能力和保卫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门禁制度、校园安全保卫、楼道畅通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22.性侵防范。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整顿和教职工、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提高教职工道德修养。加强性侵害防范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少年儿童遭受伤害。重点防范寄宿制女生宿舍,配备责任心强的女宿管员或值班教师,落实值守职责。未经许可,男士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严格学生作息、外出接送和请销假制度,消除监管盲区。加强家校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和近期思想动态,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23.欺凌暴力。依据教育部、中央综治办等11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协同综治、公安等部门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注重过程监管。加强学生品德和法治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健全完善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对涉教涉校和师生、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发挥班干部和班级信息员的作用,善于发现隐患苗头,抓早抓小,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坚持定期、不定期清理收缴学生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制度,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对受害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施暴学生开展心理和行为矫治,对实施欺凌且累教不改的学生,可交由公安机关予以教育训诫。

24.集体活动。学校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必须严格报批,并制订应急预案,做到人员分工明确,各个环节有人监管。禁止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的劳动及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身体条件以外的其他活动。高度重视运动会、军训、体育课、社会实践课、教学活动及各种文体比赛的安全管理,做好特殊体质、生病学生的筛查和关爱工作。学生上下楼梯、进出校门和通过狭窄路道高峰时段,放学时突遇狂风暴雨天气或下晚自习突遇断电情况,及时安排值班教师进行疏散引导,保障应急照明和通道畅通,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25.禁毒教育。根据国家和省、市、县禁毒工作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云南省禁毒条例》,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推进“6.27”工程。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年开设2课时专题教育,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课时、有测试。围绕“虎门销烟纪念日”、“国际禁毒日”和“全民禁毒宣传月”,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上一堂禁毒课、开展一次禁毒征文比赛、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禁毒防毒意识,确保校园无毒品,教职工和学生不吸毒、贩毒。

26. 防艾教育。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条例》,按照《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丙肝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七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年开设2课时专题教育,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课时、有测试。开展好“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献血日”专题教育活动。对涉艾家庭孩子给予救助,严格保守秘密,妥善处理关系,尽力消除对他们的人格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