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94-6-/2022-0527008 发布机构 昌宁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
公开目录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 2022-05-2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2022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一季度及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指标预计:一季度,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6亿元(其中,通威公司支撑8.5亿元),同比增34.5%,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25%。上半年,计划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4.98亿元,同比增25.77%,计划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48亿元,同比增16%。

困难问题:一是原有企业负担重。截至目前,昌宁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户,按照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的目标任务测算,47户规上企业将支撑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除通威外,其余46户企业支撑123亿元,在这46户中除去2022年停产计划退规的朝光建材、四通蔬菜外,其余44企业户均支撑产值2.8亿元,各企业任务重,完成难度大。二是纳规困难。一方面由于纳规条件日趋严格,需要2000万元的发票支撑,而我县中小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企业极少,纳规对象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新建项目少,在建项目进展缓慢,缺失新的增量企业。三是通威公司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不能实现满产,且产值将被隆阳区分走,我县原计划的通威产值支撑可能不在一半,对我县的规上工业增速影响极大。

二、工作措施

(一)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分析研判。围绕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完成非电工业投资55亿元的既定目标任务,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进度不慢”的工作要求”,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究,科学研判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千方百计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坚决完成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目前,我们已将全年产值完成计划分解到季、到月、到每个企业,下步将根据每月完成情况和动态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潜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二)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紧盯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两项重点任务,抓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这个关键,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方面,切实落实“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当前重点做好通威项目纳规入统的跟踪协调,确保一季度能按时形成产值支撑,且按28.39%的增加值率入统;同时,积极推进盛吉硅复工复产,帮助华糖糖业解决好甘蔗原料问题,支持云南硅旺等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争全年纳规6户以上。产值支撑方面,将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难、用电难、市场开拓难等关键问题作为企业帮扶的重中之重,持续巩固和促进现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并重点跟进保山兰城变电站扩容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全力解决通威约17万KW的用电负荷缺口,力争5月份能实现满产达产。工业投资方面,一是突出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朝光建材搬迁、20万吨硅砂提纯等项目因土地问题,对通威二期建设相关要素保障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快项目推进。二是围绕打好硅基产业“绿色能源”和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两张牌,加大项目招商落地,形成有效投资。三是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盛吉硅技改、华糖蔗糖全产业链、勐统竹产业加工等项目入库,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三)注重结果导向,狠抓责任落实。结合全省上下正在开展的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以及市局关于开展“挂联包”相关要求和县委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大力推进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大抓项目年”为突破,推进任务项目划、项目清单划、清单具体化,以作风转变助推工业经济发展。一是制定了《昌宁县工信局领导班子2022年抓产业分工方案》,将全县甘蔗、矿产资源、核桃、茶叶4个主导产业及涉及的相关10个重点企业、6个重点项目、5个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责任分工和包保联系,压实工作责任。二是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县级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企业方案,对全县58个重点工业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由29名县四班子领导和58个部门一对一包保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和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推进遇到的困难问题。三是加大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指导,强化与统计、发改、税务等部门常态化沟通,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总之,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切实打好打赢工业翻身仗。

三、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改革经济指标考核机制,对经济落后地区减少工业经济发展任务。二是加强对县内工业企业的电力供应保障,确保企业用电量满足需求。三是建议将小湾产值拿出昌宁,减少小湾对昌宁的经济增速影响。四是建议对通威公司产值、税收、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划分,避免今后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