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93-8/20200520-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执行情况 | 发布日期 | 2020-05-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今年前4个月工作
2019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8亿元,增长9.3%,经济总量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31.8:37.1:31.1优化为30.2:37.8:32.0。
(一)调结构促转型,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加值45.26亿元,增长5.7%。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主要农产品稳产增收,实现粮食总产21.78万吨、干茶2.84万吨、泡核桃8.4万吨、蚕茧758吨、肉类7.08万吨、入榨甘蔗38.6万吨,收购烤烟21.1万担、香料烟11.3万担。非洲猪瘟防控和肉价保供工作扎实推进。新培育亿元以上农业小巨人企业1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20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面积4.7万亩。被评为中国茶业百强县和全省“一县一业”茶叶特色县,柯街镇芒赖社区被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规上工业生产运行稳定,实现增加值29.6亿元,增长14.6%,生产工业硅3.95万吨、锡精矿含锡量1137吨、食糖4.1万吨、精制茶5.3万吨、人造板40.9万立方米、核桃加工8.7万吨、原煤11.7万吨、墙体材料4.6亿块。新培育6户规上工业企业和2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盛昌林被评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坤山伟业被列入高新企业;贞元硅入选全省外贸发展综合贡献百强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1.5%,占GDP的51.9%。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第三供水厂主体工程完工,红豆杉三尖杉加工、龙马药业纸箱包装等项目建成投产。
第三产业生机勃发。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23亿元,增长7.3%。市场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亿元、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控制在102.6%;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达5800余人。旅游品牌化实现新突破,配套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右甸河田园生态旅游区被评定为全县首个AAAA级旅游景区,鸡飞温泉、黄家寨古茶公园、澜沧江高峡平湖3个景区被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77.6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8.61亿元,增长33.1%。“数字昌宁”建设迈出新步伐,“一部手机”系列产品普及率持续提升,建成5G基站5个。
(二)扩投资补短板,经济动能持续集聚
投资质量显著提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7亿元,增长8%,其中:非电力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29.86%、41%、28%和137%。列入省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10.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8.3%;列入市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52个,完成投资65.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1%。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保山坝灌区昌宁片区试验性工程、卡斯客运服务中心、小桥温泉二期等189个项目开工建设;昌保高速公路、医疗器械标准化厂房等75个续建项目全面提速;土司贡茶庄园、万瓦河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等215个项目建设完工,投资补短板效应持续显现。永平至昌宁、弥渡至昌宁、昌宁(柯街)至链子桥3条高速被列入全省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计划,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列入国家试点县。
项目前期压茬推进。目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36项,增长56.5%。完成昌宁二中扩建等34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15个专项债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开展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园标准厂房等46个项目特别国债申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市政道路建设等80个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快速推进。
(三)强基础增内涵,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美丽县城品位提升。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大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田园综合体、城市节点绿化亮化、城北城中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建设完工;老旧小区改造、昌保高速县城连接线、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16个项目加快推进;茶元素主题街区、城市风貌提升工程等7个项目前期开展顺利,城市功能与品质日益提升。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达13.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3.1个百分点、达50.9%。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93.6%;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98.3%。国家卫生县城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美丽集镇基础夯实。按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建设标准,美丽集镇创建有序推进。44座城镇公厕、36座行政村公厕、7455座户厕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建成县道、乡道美丽公路179.82公里;千亿斤增粮工程、产业兴村强镇示范等项目加快推进;改造中低产田5.4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86%。柯街、勐统、翁堵3个乡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项目建成投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5%。耈街、湾甸、鸡飞、大田坝4个乡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集镇垃圾收运处理率达95%。
美丽乡村有序推进。《昌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颁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大田坝镇新寨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田园镇四角田社区、温泉镇联席村等5个行政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珠街乡金宝村银宝自然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园被列为省级第一批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试点;村庄基础设施、卫生环境和乡风文明有效提升。
(四)补短板强弱项,攻坚任务强力推进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深入开展上级反馈问题、贫困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易地搬迁和系统数据错误6个“清零”专项行动,实行销号整改。脱贫攻坚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累计实现88396名贫困人口脱贫,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532人易地搬迁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0.07%,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扶贫先进集体”。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小湾库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橄榄河流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工;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Ⅱ类标准,流域地表水水质达Ш类标准,达标率均为100%;27条河流、72座水库“清五乱”工作全面完成。完成异地植被恢复造林3600亩、退耕还林5万亩、陡坡地治理造林2000亩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湿地公园申报获省级批复,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单位GDP能耗下降6.6%。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亿元,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亿元。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推进,完成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76.8亿元,增长8.9%,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7%下降至2%。争取债券置换资金2.4亿元,政府债务率逐步下降。
(五)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取消行政许可事项20项、合并3项,受理政务服务事项38.3万件,办结率达100%;网上可办理事项达90%,90%以上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50%。全面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和应用工作,企业登记当天办结率达95%。出台稳增长21条政策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1.1亿元,清偿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1.5亿元。市场主体数量达1.8万户,增长24%。
重点改革稳步深化。体制机制逐步优化,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部门职能职责进一步明晰,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企事业单位车改全面完成。殡葬改革走在全市前列,乡镇中心公墓全覆盖,火化率达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7个百分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人民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全面完成1983个村(居)民小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76245户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水利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开放招商取得突破。茶叶、硅等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98万美元,增长68.5%。完成新签约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60.43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7%,首次突破200亿元。
(六)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市场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03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6706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835元和12063元,分别增长8.2%和10.6%。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和98%;社会福利院建设完工,社会救助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7440元和4500元,分别增长9.7%和18.4%。
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完善。医疗能力持续提高,由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分别牵头组建成立2个医共体,100%覆盖乡镇卫生院,实现一体化管理;县人民医院新建4个救治中心,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加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5个、卫生村8个。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新建校舍及运动场2.2万平方米,昌一中等5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思源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现代教育学校;耈街民族中学被评为云南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甸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昌宁苗族服饰》入选国家图书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
社会综合治理施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第2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民宗、统计、史志、档案、人防、侨务、气象、地震、科协、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社会科学、文联、工青妇、邮政、通信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全县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全县未出现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我县毫不放松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增长等系列措施,及时制定出台我县18条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系列措施;抓住国家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窗口期,加大项目策划包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基本民生保障、物资保障等工作,有序推进了复工复产复市,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疫情影响,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大幅回落,但降幅较1—2月收窄,呈逐月回升态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高质量跨越发展任务繁重。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品牌化程度不高;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发展不足;三产发展滞后,支撑较弱;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补短板、增动力的任务较重。二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经济持续下行,加之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管理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发展前景堪忧。三是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凸显。财税增长支撑不足,支出需求不断增大,政府偿债进入高峰期,各类风险隐患交织。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县要和全国一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进“九化”和“六个强县”建设,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8%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考核任务。
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建议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在激发投资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把准政策谋项目。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三大攻坚战,“三张牌”、数字云南、大滇西旅游环线等重大战略机遇,瞄准新基建、新业态、重大创新平台、现代化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储备一批调结构、补短板、增动能、培税源的重大项目,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争取力度,形成“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重点推进“弥渡至昌宁”“昌宁(柯街)至链子桥”2条高速公路、古茶树生态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大水平中型水库、卡斯至鸡飞道路工程、温泉走廊等127个项目前期工作,建成1000亿元项目库。
强化保障推项目。坚持实行县级领导挂钩重要事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工作制度,强化土地、资金、环保、林业等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实施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确保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强化重点领域投资支撑,综合交通领域要确保昌保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车、新开工永平至昌宁高速公路先期工程,建设完工卡斯客运服务中心;非电工业领域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领域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昌保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房地产业领域要完成同心苑·茶韵小院、景尚居等项目建设;水利工程领域要新开工白鱼洞水库、右甸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加快保山坝灌区昌宁片区、大沙坝水库等项目建设;数字经济领域要加快推动5G网络、大数据中心、高速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一部手机”系列昌宁板块内容更新;农业农村领域要新开工100万头生猪养殖、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建设。
抢抓机遇引项目。持续加大全产业链招商工作力度,策划一批符合政策导向、市场预期、业主需求的产业链延伸项目。积极转变招商方式,大力开展区域性定向招商、闲置土地厂房招商,切实提升招商成效。力争年内储备项目40个以上,其中:“三张牌”精包装亿元以上项目10个,确保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二)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在补齐短板上实现新突破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从深入实施动态监测、收入保障、住房保障、健康保障、教育保障、基础设施、饮水保障、内生动力、迎接普查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10项重点工作入手,确保剩余57户202人贫困人口全面清零。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防止返贫、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好8.8万贫困人口脱贫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普查。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提高环境生态质量,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单位GDP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以内。加快实施小湾库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河西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森林公园昌宁“园中园”等项目建设。完成退耕还林5.4万亩、木材战略储备基地2000亩、草原生态修复1.5万亩。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森林县城。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财政+金融”综合运用共同发力的思路,强化税源培植,清理盘活国有资产,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确保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4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6亿元以上;压缩一般性支出5%以上,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年持平。着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确保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194.4亿元以上。争取政府债券置换资金3.2亿元以上,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2亿元以上。健全“投、融、建、管、营”一体化机制,壮大平台公司实力,在直接融资上实现突破,提高融资保障能力。
(三)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在美丽昌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高质量建设美丽县城。聚焦“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巩固干净、宜居环境,重点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厂、城东城南农贸市场、公共体育场提升改造、停车场、兴宁街南段等7条市政道路、标识标牌规范等项目,打造“美丽家居庭院”350户以上。下大力气在特色打造上下足功夫,重点实施云茶·1958主题街区、茶元素主题街区和城市风貌提升工程。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大对公路沿线、城郊结合部、物业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力度,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建立城市管理良性长效运转机制,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2.3%和98.1%以上。
高质量建设美丽坝区。把美丽县城建设拓展延伸到美丽坝区建设,完成《昌宁县美丽坝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南部新区开发,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构建美丽县城与美丽坝区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确保年末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达14.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3.1个百分点以上、达54%。
高质量建设美丽集镇。启动集镇规划修编,以整治环境卫生、整治集镇秩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统筹推进美丽集镇建设。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实施高标准农田、千亿斤增粮、糖料蔗核心基地等建设项目,改建村组道路31.5公里,新开工温泉、漭水、鸡飞、大田坝、珠街、耈街、更戛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耈街、大田坝、鸡飞、湾甸4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成功创建美丽示范集镇3个以上和国家卫生乡镇1个。
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集中力量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以推进农村垃圾清运、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7585座,基本消除旱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确保完成田园镇勐廷社区田坝山、柯街镇沙坝社区大迟田等3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高质量建设美丽村庄。逐步启动村庄边界划定工作,结合交通沿线村庄建设、古茶山周边村庄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综合推进村庄风貌提升和规划管控。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重点,加快推进珠街乡金宝村银宝自然村传统村落保护等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确保成功创建美丽村庄1个以上。
(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在转换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面向群众和企业可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率达90%以上,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压缩50%以上。加大“一部手机办事通”APP推广应用力度。严格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程服务保障工作机制,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确保6月1日启动千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征收;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医疗体制等各项改革任务,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创新发展。
着力提高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创新型昌宁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确保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50%以上、专利成果转化率达30%以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主动服务茶叶、硅产品等出口企业开展多边贸易,大力开拓跨境电商业务,确保进出口总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
(五)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在提高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优质良种增产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保证粮食安全。持续抓好“万千百”规模农业示范工程,确保打造以茶叶、核桃、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一乡一业”试点乡镇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打响昌宁核桃、昌宁茶叶、昌宁蔬菜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确保创建云南名牌农产品2件以上;新增全省“10大名品”产品1个以上;新培育全省“10强企业”1户以上。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确保新培育亿元以上农业“小巨人”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5户、农民合作示范社10个。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面积增长10%以上。大力推进生猪和肉牛产业发展,确保年内出栏生猪70万头、肉牛4万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2020年主要农业产品生产计划建议为:粮食21.6万吨、干茶2.9万吨、泡核桃8.6万吨、入榨甘蔗28万吨、收购烤烟21.1万担、香料烟10.5万担、蚕茧820吨、蔬菜22.4万吨、水果9.1万吨、肉类8.3万吨、水产品0.7万吨。
转型升级现代工业。强力推进工业聚集化发展,抓实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推动要素向园区聚集,疏通堵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硅基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通威年产15万吨高纯晶硅、10GW单晶硅棒等项目建设;加快核桃产业园、中缅天然气管道昌宁支线建设等项目前期;新开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标准化建设和24万吨饲料加工项目;确保龙马药业中药饮片加工等续建项目年内投产。夯实“腾笼换鸟”基础,合理利用已建好的标准化厂房启动二次招商,确保新增入园企业5户以上,清理、置换企业5户以上。深化“一企一策”帮扶制度,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力争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以上。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建议为:工业硅3万吨、锡精矿含锡量1000吨、食糖2.7万吨、精制茶6.3万吨、人造板45万立方米、核桃加工9万吨、墙体材料4.5亿块。
提速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市场培育,强化商贸流通,新培育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6户,确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9亿元以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商物流产业配送中心项目前期,实施好柯街果蔬冷链物流园建设,培育重点领域电商应用示范企业10户以上,电商交易额达1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重点开展黄家寨古茶公园AAAA级景区创建,启动半山酒店、卡斯温泉水世界、柯街橄榄河温泉旅游度假区、澜沧江水上旅游环线、哀牢府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老城区古遗址修复项目,配套建设景区数字化智慧化服务设施,鼓励开展特色节庆活动,确保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2.3亿元以上,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4%以上。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实现新突破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基础设施,加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和医疗救治物资储备,加大项目谋划,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点对点促进农民工返岗,确保开发就业岗位5700个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8.6%和95%以上。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保障标准,严格落实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政策。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确保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5%、98%和91%以上。加快昌一中扩建和示范一小迁建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健康昌宁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中医质量管理体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实施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力争通过全国第二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民族宗教、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消防、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七)着力五年规划编制,在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强化与省、市规划衔接,争取更多工程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抓实“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开展“十四五”重大前期课题研究,高质量编制好《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同时,统筹抓好各行业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各位代表,2020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县委的决策部署,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振信心、集智聚力,在新起点上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履行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为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昌宁人民幸福美满生活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