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84-X-/2022-0301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扶贫资金 发布日期 2022-03-0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

前言............................................................1

第一章 

编制依据.........................................................2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脱贫目标.................................... 3

第一节 指导思想..................................................3

第二节 基本原则..................................................4

第三节 目标任务..................................................6

第三章 

工作措施................................................. 8

第四章 

整合资金......................................................... 10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11 

第一节 农业生产...................................................12

第二节 畜牧生产...................................................20

第三节 林业改革发展...............................................20

第四节 农村综合改革...............................................21

第五节 水利发展...................................................22

第六节 农田建设...................................................23

第七节 农村环境整治...............................................24

第八节 农村道路建设...............................................24

第八节 其他...................................................... 25

第六章 

保障措施......................................................... 26

第一节 组织领导...................................................26

第二节 制度建设...................................................27

一、绩效目标管理制度............................................. 27

二、项目管理制度..................................................29

三、资金管理制度..................................................30

第三节 明确职责...................................................31

第七章 

效益分析......................................................... 33

第一节 经济效益...................................................33

第二节 社会效益...................................................34

第三节 巩固提升效益...............................................35

附:昌宁县 2022 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

昌宁县 2022 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使用方案

前 言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保山市,辖9镇4乡79个

村45个社区,有汉、彝、傣等8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5.58万人。国土面积388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7%,耕地面积103.9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92亩,城镇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属滇西边境山区56个片区县和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14年以来,全县有贫困村 62 个,建档立卡人口21986户88508人,2018 年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2019 年全县 62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20 年,剩余 57 户 193 人如期脱贫退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1986 户 88508 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 年的 23.16%下降为零,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由于资源优势不突出、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因病因灾等因素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致贫返贫等问题不同程度持续存在。按照 2021 年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

全县仍有脱贫不稳定户 1151 户 3783 人、边缘易致贫户 781户 2629 人,突发严重困难户 788 户 2026 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制订本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四)《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

(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

(六)《财政部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 号)。

(七)《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方案>的通知》(云厅字﹝2016﹞20 号)。

(八)《财政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 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

(九)《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 办发﹝2019﹞15 号)。

(十)《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21﹞140 号)。

(十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21﹞153 号)。

(十二)《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脱贫县整合资金方案编制质量的通知》(保财农﹝2022﹞ 15 号)。

(十三)《关于印发昌宁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昌财发﹝2021﹞151 号)。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自摘帽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贯彻落实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一平台三机 制”,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 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摆在优先位置上,举全县之力,统筹安排资金项目。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 在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和时限,增强脱贫稳定性。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用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加强产业帮扶成效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健全稳定脱贫和解决相 对贫困长效机制。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围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目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允许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鼓励各乡镇和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彻底打破“撒 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集中财力精准支持脱贫乡村实施乡村振兴。

统筹协调,权责匹配。做到上下统筹、条块统筹,坚持以统筹财政涉农资金为主体,带动统筹其他财政资金、金融 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及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各级财政作 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和资金 进行监管;各项目主管部门及乡镇作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主体,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并承担资 金安全、规范、高效实用的责任。

精准投入,注重实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与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确瞄准脱贫不 稳定户、边远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要用于富 民产业培育、金融扶贫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 住房安全及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切实解决制约脱贫地区生 产、生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沟通协商机制,明确各涉农部门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过程中的 职能职责。纪委监察、财政、审计部门重点负责项目资金监 管,乡村振兴、发改、水务、农业、林业、交通、教育、民 宗、供销、人社等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负责领导小组确定项目 的组织实施和跟踪问效。

第三节 目标任务

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拓展,攻坚成效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面扎实推进,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脱贫出列村和基础薄弱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群众和低收入群众人均支配收入水平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2021 年围绕高质量创建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支持脱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规划布局,规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推广, 加大政策扶持,提升脱贫地区农户持续增收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强化三产融合发展,力促产业项目进村到户。实施农业生产、畜牧生产、林业改革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等产业发展项目 76 个, 计划总投资21580 万元,其中: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烤烟种植、香料 烟种植、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少数民族生产发展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项目、产业发展设施建设项目、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 11 类农业生产项目 64 个,计划总投资 9845.56 万元;实施肉牛养殖场建设、肉牛产业基础母牛贷款贴息、种猪场和生猪规模养殖 场贷款贴息等畜牧生产项目 3 个,计划总投资 479.44 万元;实施欧洲坚果抚育管理示范基地建设、森林抚育林业改革发展项目 2 个,计划总投资 300 万元;实施茶企车间建设项目等农村综合改革项目 1 个,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田建设项目 6 个,计划总投资 10455 万元。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加快交通、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和村庄环 境提升等项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交通、水利设施、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雨露计划、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补助项目 16 个,计划总投资 9826 万元,其中:农业生产(少数民族发展)项目 2 个,计划总投资 200 万元;水利发展项目 8 个,计划总投资 7426 万元;农村环境整治项目 3 个,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农村道路建设(以工代赈)项目 1 个,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补助项目 1 个,计划总投资 450 万元;实施“雨露计划”项目 1 个,计划投资 750万元。

第三章 工作措施

在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县整合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财政局,负责日常工作。

1.县整合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组)主要负责上下衔接、组织协调、建章立制、 编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督促检查等工作,切实强化各 乡镇、各部门主体责任,确保资金能整合、项目可实施。明确统筹整合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明确对脱贫村、脱贫不稳定户、边远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倾斜支持政策,取消限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交流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强化培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研究处理具体操作层面遇到的 问题,注意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可复制的典型,并及时向上级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

各相关涉农部门要专门指定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各 1 名, 抓好各部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推进,按时上报工作材料,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直各相关部门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切实履行各部门资金整合责任。

工作方法:县乡村振兴局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建立统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对部门、乡镇申报实施的项目,按轻重缓急原则,在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内优选项目,汇总编制项目和资金使用计划。县财政局建立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池”,凡属整合范围的资金,一律通过“资金池”分 配、下达预算指标,做到“多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3.资金流程:一是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资金池”。将整合资金集中统筹管理,凡属于整合范围的资金,由财政局农业农村股录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股资金池”。县财政在收到上级指标文件后于每月 1 日和 16 日函告县扶贫办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到位情况,同时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可不定期函告乡村振兴部门。二是资金分配。县乡村振兴局收到 县财政局提供的整合资金到位情况后,根据财政涉农资金统 筹整合使用方案 5 个工作日内(含审批时间)完成具体资金分配计划并报请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同意。三是资金下达。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 组审批同意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计划后,由县财政局在 10 个 工作日内将资金统一下达到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资金安排上, 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纳入“资金池”,由一个 行业部门统一设计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考核验收、统 一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报原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向上报备),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章 整合资金

按照中央省市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相关要求,对各级投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涉农专项资金做到应整尽整,纳入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范围。2022年昌宁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计划总投入 31406 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 31266 万元,自筹资金投入 140 万元。2022 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计划投入 31266 万元,具体来源情况为:中央财政涉农资金 24809.18 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7926 万元,水利发展专项资金 7376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900 万元,林业改革补助资金 300万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6414.18 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500 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 1393 万元。省级财政涉农资金 6456.82 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2074 万元,水利发展资金 72 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200.82 万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4110 万元。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产、畜牧生产、林业改革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环境 整治、农村道路建设、雨露计划等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 设施项目,在整合资金范围内打通,统筹安排使用,涉及交 通、发改、水务、环保、民宗、农业、供销、乡村振兴、林 草、教育、人社等项目部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覆盖全县 13乡镇 124 个村(社区),覆盖脱贫村 384 村.次,覆盖脱贫不稳 定户 、边 远易 致贫 户、 其他 农村 低收 入群 体 10413 户 .次21341 人.次。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选择坚持以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为基础,未纳入规 划的项目一律不得纳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不得安排项目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安排坚持向脱贫村倾斜,向脱贫不稳定户、边远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倾斜原则。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下达到各项目实施部门后,各主管部门、各乡镇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项目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县 乡村振兴、县财政及各行业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审查评审后, 报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规划

2022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3140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 31266 万元,自筹资金投入 140 万元。2022 年加大脱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投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方案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产业发展总投入 21580 万元,占涉农资金总投入的 68.71%。

第一节 农业生产

围绕高质量创建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加快发展对脱贫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扶持,规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农产品,安排实施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项目、烤烟种植项目、香料烟种植项目、绿色农业示范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扶持农民 专业合作社项目、少数民族生产发展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项目、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等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联 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提升脱贫地区农户持续增收能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资金使用方案中农业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 10045.56 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 9905.56 万元,自筹资金投入 140 万元。

一、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项目 4 个,建设内容为建优质粮菜轮作种植示范基地 1 个,发展种植有机蔬菜 3000 亩、优质水稻 3000 亩,建设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示范 1000 亩,建设绿色高质高效大麦示范 1000 亩,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玉米示范 1000 亩,建设 200 立方米蓄水池 4 个,建粮蔬烘烤用房 2000平方米,购置烘烤设备 3 套、收割机 2 台,对核心样板区采 取物化补助、病虫害绿色防控、种植技术培训及配套相关附 属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卡斯镇、田园镇、更戛乡等村(社 区);计划投资为 24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卡斯镇、田园镇、更戛乡人民政府,行业主 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绩效目标为建成有机蔬菜 3000 亩、优质水稻 3000 亩,建成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示范 1000 亩,建成绿色高质高效大麦示范 1000 亩,建成绿色高质高效玉米示范 1000 亩,建设 200 立方米蓄水池 4 个,水稻单产达 650 公斤以上,大麦单产达 400 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 650 公斤以 上,项目验收合格率 100%,受益群众满意度 95%以上。

二、烤烟种植项目

实施烤烟种植项目 9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种植烤烟 82200亩,资金用于烤烟种植、燃料、机耕、统防统治、技术培训、防雹、基础设施等补助;项目实施地点为温泉镇、珠街乡、翁堵镇、鸡飞镇、大田坝镇、卡斯镇、柯街镇、更戛乡、耈 街乡 75 个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848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 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温泉镇、珠街乡、翁堵镇、 鸡飞镇、大田坝镇、卡斯镇、柯街镇、更戛乡、耈街乡人民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绩效目标为种植烤烟 面积 82200 亩,收购烟叶 212000 担,实现产值 34980 万元,带动 5300 户烟农持续稳定增收。

三、香料烟种植项目

实施香料烟种植项目 5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种植香料烟27000 亩,用于香料烟种植、机耕、烟苗培育、烟叶采调、新 烟区开发等补助;项目实施地点为勐统镇、鸡飞镇、大田坝镇、卡斯镇、柯街镇 30 个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160 万元, 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勐统镇、鸡 飞镇、大田坝镇、卡斯镇、柯街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 为县农业农村局;绩效目标为种植香料烟 27000 亩,收购烟叶 80000 担,实现产值 10000 万元,带动 3750 户烟农持续稳定增收。

四、绿色农业示范创建项目

实施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项目 4 个。建设内容为建设玉米种肥同播核心区示范 4200 亩,,水稻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示范 2000 亩,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1080 亩,开展农户施肥调查 300 户,进行田间试验 11 组、土壤植株检测取样检测60 个,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 300 人次;低热河谷地区 枯柯河流域的重点生猪养殖密集区推广粪肥就地消纳、就近 还田利用 10 万亩,其中:柯街 2.2 万亩,卡斯 2.4 万亩,湾甸 1 万亩,大田坝 1.8 万亩,鸡飞 2.6 万亩;组织有机茶园(转换)认证 9 万亩,实施技术培训,推广病虫草害有机防控技术,建设有机茶园样板 2500 亩,配供有机肥 750 吨,配备杀虫灯 10 盏、杀虫板 6.25 万片,种植覆阴树 1000 棵,修建茶园干道 570 米、生产通道 5485 米、沟渠 300 米、蓄水塘500 平方米、鲜叶存放亭 3 个,在二线以上城市开设“昌宁红茶铺子”5 个;新植桑园 1180 亩,标准化小蚕共育室改造 31座,新建地蚕大棚 16 座座 1730 平方米。项目实施地点为田园镇、温泉镇、漭水镇、翁堵镇、鸡飞镇、勐统镇、柯街镇、卡斯镇、大田坝镇、更戛乡、湾甸乡等 11 乡镇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1751.2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 绩效目标为示范区化肥用量减幅 3%以上,核心示范区肥料利 用率 40%以上,创建 10 万亩绿色种养循环种植示范基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90%以上,茶园亩新增效益 200 元,带动 农户增收 1800 万元,茶园“一增两减”行动覆盖面积 9 万亩, 新植桑园 1180 亩,验收合格率 100%,受益群众满意度 95%以 上,粮食等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五、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 13 个,主要建设内容为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配套相关附属设施,建成农旅融合发展型示范乡镇 1 个,产业发展型精品示范村 3 个,美丽村庄 18 个;项目实施地点为 13乡镇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15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 13 乡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绩效目标为建成 1 个农旅融合发展型示范乡镇、2 个精品示范村、建成 18 个美丽村庄,验收合格率 100%,受益群众满意度 95%以上。

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

实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 7 个,建设内容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7 个,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用房、仓库、青 贮饲料加工厂房等,建蔬菜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及分拣车间、 安装冷库设施等,建生猪、肉鸡等养殖设施用房,配套相关 附属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田园镇九甲社区,大田坝镇清河 村,湾甸乡上甸社区,勐统镇刺竹山村,珠街乡谷满村、羊街村,耈街乡金马村;计划投资为 540 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 400 万元,自筹资金投入 140 万元;项目实施部门为县供销社,行业主管部门为县供销社;绩效目标为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7 个,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股权量化、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将财政资金投入形成资产量化予入社社员,入社社员获得合作社补助资金股权及分红返利等,受益脱贫户 203 户 804 人。

七、少数民族生产发展项目

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 10 个,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道路 17.98 公里,农产品冷冻库 1 座,青储饲料加工厂房 700平方米、包装间 100 平方米、储料间 200 平方米,扶持发展巨菌草种植 100 亩、坚果种植 100 亩、热带水果采摘体验园165 亩、坚果提质增效 200 亩,圈舍改造 400 平方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 90 户,开展致富技能培训,配套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珠街乡庆美村、子堂村、比此村,耈街乡耉街社区、栗木村、土皮太村,湾甸乡下甸村,柯街镇 芒赖社区,卡斯镇卡斯社区,勐统镇勐统社区,更戛乡大沙坝村;计划投资为 95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 项目实施部门为珠街乡、耈街乡、卡斯镇、柯街镇、湾甸乡、 更戛乡、勐统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县民宗局;绩效 目标为建设生产道路 17.98 公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少数民族村寨基础设施,改善少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项目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项目 5 个,建设内容为新建茶叶加工厂房 300 平方米,新建更戛生态猪肉加工厂房 200 平方米,新建原料竹基地 500 亩,种植竹荪100亩,架设喷灌滴管管道 500 亩,新建养殖场圈舍 350 平方米,建设核桃高产优质示范基地 1 个,抚育核桃 1000 亩,成立劳 务公司一个,购置挖机、装载机各一台;项目实施地点为更 戛乡更戛社区,勐统镇勐统社区,大田坝镇华严村,珠街乡从岗社区、岔河村,温泉镇温泉社区;计划投资为 422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更戛乡、勐 统镇、大田坝镇、珠街乡温泉镇,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发改局 局;绩效目标为建设茶叶加工厂房 300 平方米,建设更戛生态猪肉加工厂房 200 平方米,标准化甜竹种植基地 500 亩,种植竹荪 100 亩,建成安置点标准化养殖场 1 个,养殖场圈舍 350 平方米,抚育核桃 1000 亩,购置挖机 1 台,购置装载机1台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90%以上。。

九、产业发展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实施产业发展设施项目 7 个,建设内容为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配套建设烤烟、香料烟、甘蔗、蚕桑等产业生产发展道路 26.33 公里,配套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卡斯镇兰山社区,鸡飞镇邑等村,更戛乡西桂村、大沙 坝村,勐统镇长山村,田园镇新华社区;计划投资为 950 万 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县交通运输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交通运输局;绩效目标为建成产业发展生产道路 26.33 公里,项目验收合格率 100%,受益群众满意度 90%以上。

十、小额信贷贴息项目

实施小额信贷贴息项目 1 个,建设内容为按照 5 万元/户 以内给予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贷款,用于产业发展,2022 年计划完成 8000 万元贷款发放,拟覆盖农户 1600 户以上,并按政策给予 贷款贴息,按政策给予2017-2020年5652户28114万元 3 年期贷款(含贷款展期)贴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实施地点为全县13乡镇121 个村(社区);计划投资 15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按照 4.75%的年利率贴息;项目实施部门为县乡村振兴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乡村振兴局;绩效目标为完成 8000 万元小额到户贷款发放,有效解决全县 13 个乡镇 121 个村(社区)7252 户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产业发展资金筹措困难,实现年户均增收 4000 元以上。 

十一、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 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 1 个,建设内容为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35 人,通过用工、收购农产品、租赁土地、劳务输出、带动种养殖等方式,带动已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 缘易致贫户 175 户 613 人,帮助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增收,每帮助 1 户按政策给予致富带头人 0.1-0.3 万元补助;项目实施地点为 13 乡镇个村(社区);计划投资 1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县乡村振兴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乡村振兴局;绩效目标为培育认定 3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已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 175 户,实现户均增收 10000 元以上。

第二节 畜牧生产

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生猪、肉牛养殖,实施畜牧生产项目 3 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479.44 万 元,全部为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实施肉牛养殖产业项目 2 个、种猪场和生猪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项目 1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年出栏 450 头以上标准化牛舍 2340 平方米,堆粪间 63 平方米,沉淀池 40 平方米,排污沟管 130 米,青贮池 500 立方米,草料间 103 平方米,消毒通道 6 平方米,水电路及附属设施,扶持 2000 户肉牛养殖户扩大基础母牛养殖,对发放肉牛产业发展基础母牛贷款 2 亿元实施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对云南好生长养殖有限公司 购买种猪、饲料等 500 万元贷款实施贴息、昌宁永继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购买饲料 20 万元贷款实施贴息,按照贷款贴息比列不超 2%的标准实施生猪养殖临时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地点为 13 乡镇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479.44 万元,全部为整合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大田坝镇、、县农业 农村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绩效目标为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1 个,年出栏肉牛 450 头以上,按照政策给予 2000 户肉牛养殖发放基础母牛贷款 2 亿元,对肉牛养殖户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对云南好生长养殖有限公司、昌宁永继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生猪养殖临时贷款贴息 9.14万元,受益对象满意度 90%以上。

第三节 林业改革发展

实施林业改革发展项目 2 个,建设内容为建设澳洲坚果抚育管理示范基地 6000 亩,其中柯街镇 2000 亩、湾甸乡 2000亩、勐统镇 2000 亩,采取补植、品种改良、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展技术培训 3 期 300 人次;实施森林抚育6000 亩,其中在鸡飞国有林场马鞍山和长岭岗山营林区 4000 亩,在西山国社合作林场右文、新城、关庙和勐廷社区营林 区 2000 亩,采取抚育间伐、修枝、割灌除草、施肥等方式。 项目实施地点为柯街镇立斯达、玉地里社区,湾甸乡小街子、 芒回村、下甸村,勐统镇长山、小勐统社区,鸡飞镇邑等、 澡堂村,田园镇右文、新城、关庙和勐廷社区。计划投资 3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标准澳洲坚果 300 元/亩,森林抚育 200 元/亩。项目实施部门为县林业和草原局,行业主管部门为林业和草原局。绩效目标为建设 澳洲坚果抚育管理示范基地,3 年后全面进入初果期,按平均 亩产澳洲坚果干果 10 公斤、30 元/公斤计算,产值达 180 万元;项目建设提供当地群众 150 个季节性务工岗位,实现增收 96 万元;完成森林抚育 6000 亩,带动项目区农户就业人数 180 人,通过中幼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项目建成后单位面积蓄积由 90 立方米/公顷提高到 105 立方米/公顷,抚育提高林业的附加值,项目区群众通过木材销售和销售采伐剩余物,亩均可增收益 180 元。

第四节 农村综合改革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项目 1 个,建设内容为拟整合田园镇 达仁社区,漭水镇联福、明德村,大田坝镇清河村,翁堵镇 立桂村,温泉镇兴文村、松山村、联席村,鸡飞镇英韬村、 八甲村 10 个村(社区)建设 2022 年茶企车间项目,主体工程为新建村企合作示范车间厂房 1740 平方米,购置与安装设备萎凋槽 26 台、茶叶程控自动揉捻机 8 台、茶叶自动发酵烘焙机 1 台、理条机 8 台、茶叶烘干机 2 台、CTH 茶叶提香机 8台、茶叶气动压饼及烘干设备 1 台、茶叶色选机 1 台、茶叶运输升降机 1 台、茶叶体验压饼机 5 台、茶叶自动包装机 1台、茶叶全自动覆膜热风机 1 台,茶叶发酵机 2 台,茶叶曲毫机 2 台,茶叶摇青机 1 台,茶叶杀青机 1 台,茶叶解块分筛机 1 台,古树茶杀青机 1 台;项目实施地点为翁堵镇翁堵社区;计划投资 5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50 万元/村;项目实施部门为翁堵镇人民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委组织部;绩效目标为建成村企合 作示范车间厂房 1740 平方米,实现集体经济收益 3.5 万元以 上每个村,受益脱贫不稳定户、边远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 收入群体人口 295 户 899 人。

第五节 水利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瓶颈,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为目标,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地位,改善和提升水利条件。实施水利发展项目 8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水库 1 座;治理河道 5.869 公里,新建两岸防洪堤 5.797 公里;山洪沟治理 3.678 公里,新建两岸防洪堤 2.442 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 57 件;对蚂蝗洼、新庄等 15 座小型水库防汛道路、坝顶道路、溢洪道工程、闸门、启闭机进行维 修养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53.91 公顷;对龙洞水库、大洼子水库、亮洞水库、水平水库、大 波萝箐水库、芭蕉林水库 6 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6 件,新建取水坝 6 座,新建及改造水厂 6 座,新建蓄水池 7 座,架设管道 45.32 公里。项目实施地点为13乡镇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7426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县水务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水务 局;绩效目标为新建小Ⅰ型水库 1 座,治理河道 5.869 公里,新建两岸防洪堤 5.797 公里,治理山洪沟 3.678 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 57 件,完成小型水库维修养护 15座 ,恢复及改善水库灌溉面积 1300 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1 平方公里,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6 座,改善水库下游灌溉面积 1.64 万亩,完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6 件。

第六节 农田建设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6 个,建设内容为建设高标准农田 69700 亩,实施坡改梯、地力培肥、土壤改良、测土配 方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配套夯实机耕道路、坝塘、排灌沟渠、管网及机械化作业等配套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更戛乡 西米村、西桂村、立达村、打瓦村,鸡飞镇八甲村、鸡飞村、邑等村,田园镇新华社区,漭水镇明华村,大田坝镇大田坝社区,珠街乡子堂村、羊街村;计划投资10455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绩效目标为建成高标准农田 69700 亩,粮食综合生产力明显提升,耕地质量逐步提升,项目验收合格率 100%,亩均增产 70 公斤,受益群众满意度 95%以上。

第七节 农村环境整治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3 个,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污水管网 9.9 公里,村内道路硬化 3 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 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3 座,配套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实施地点为更戛乡西桂村,湾甸乡上甸社区,柯街镇松林村; 计划投资为 50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 实施部门为更戛乡、湾甸乡、柯街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绩效目标为通过项目实施,污水 收集处理 60%以上,验收合格率达 100%,完工率达 100%,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群众满意度达 80%以上。

第八节 农村道路建设

实施农村道路建设(以工代赈)项目 1 个。建设内容为综合开发面积 15 平方公里,改扩建并铺筑村组混凝土道路 1条 6 千米,基本农田建设 200 亩(含坡改梯 200 亩);项目实施地点为更戛乡西桂村;计划投资 500 万元,全部为整合 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部门为更戛乡人民政府,行业 主管部门为县发展改革局;绩效目标为改扩建村组道路 6 千米,实施基本农田建设 200 亩(含坡改梯 200 亩),发放劳务报酬80万元,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15%,参与工程建设的贫困群众满意度90%以上。

第九节 其他

构建以人民为本、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政策,对跨省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000 元。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雨露计划”项目,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实现职业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做到应补尽补。方案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补助项目计划总投资 450 万元,“雨露计划”项目计划总投资 726.25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实施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补助项目 1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对 4500 名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跨省就业三个月以上实施一次性交通补助;项目实施地 点为 13 乡镇 124 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45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 1000 元/人.年;项目实施部门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绩效目标为保障 4500 名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跨省就业三个月以上,持续增加脱 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受益对象满意度 95%以上。实施“雨露计划”项目 1 个,项目建设内容为对 2300 名脱贫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就读职业院校学生,按照中职、高职(1500 元/学期),东西协作(2500 元/学期)的 标准,给予“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项目实施地点为 13乡镇村(社区);计划投资为 750 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中高职学生 3000 元/人.年,东西协作学生 5000 元/人.年;;项目实施部门为县教育体育局,行业主管部门为县教育体育局;绩效目标为保障 2300 名 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领导

为扎实抓好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分管财政、扶贫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昌宁县整 合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财政局,由李明川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谢斌、罗云鹏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抽调相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第二节 制度建设 

一、绩效目标管理制度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制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行全过程绩效目标管理。所有使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部门和乡镇均应申报绩效目 标,实行绩效目标审核并与指标文件同步批复下达,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审核批复的绩效目标,定期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实施绩效评价,以全面规范的绩效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部门联通、横向到边,流程融合、线上操作的原则。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管理,各部门应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将预算分配、执行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编制审核、绩效目标执行监控、绩效自评等业务录入云南省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确保数据全面性、真实性和及时性。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的,不得纳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不得进入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流程。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由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组织实施,各行业部门和项目单位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各部门(单位)是本部门(单位)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对本部门、本单位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绩效管理负责,对重大项目责任人要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年终各单位开展绩效自评报县财政局,县财政局根据各单位自评情况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综合绩效评价。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评价以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处理情况、资金成效情况为主。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评价通过看现场、查资料、访群众的方式开展。通过实地查看整合项目公示公告、规模、 实施、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等情况。查看有关单位会计凭证、 账本、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通过项目所在地乡镇、项目村和县直有关单位了解,同干部、党员和一般群众座谈,查看整合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扶贫效益,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了多少实惠,贫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主要评价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对整合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地点、资金来源、资金规模、项目实施主体及责任人、监督电话、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等相关情况,在项目村进行公告、公示。

项目实施情况。主要评价整合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后续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项目实施前和项目竣工验收后的成效对比。

资金使用情况。主要评价整合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拨付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和挪用等违纪行为。

财务处理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单位有关会计资料, 检查整合资金收支使用的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年终各资金将其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考核,绩效评价结果以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对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乡镇和部门,在分配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

二、项目管理制度

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项目批复和下达计划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县级批复的项目计划、扶持标准和资金投向等。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和变更的,应按照审批权限逐级报批。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项目管理,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廉政承诺制、廉政评议制等制度。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与监督,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切实承担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责任,统筹整合使用自有资金和整合资金,加强项目库建设,从已审核通过的项目库中,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

要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投入渠道, 县直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加大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农村贫困地区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投工筹资,自力更生,全面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资金管理制度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为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依法依规使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各项目实施部门根据资金管理办法, 可据实列支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各项目建设单位统筹解决。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公告、公示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两个一律”公开的要求,由财政、各涉农主管部门和乡镇组织实施,按照谁决策谁实施、谁公告公示、谁受理反馈意见的原则,县乡两级应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报刊、广播、电视、公开栏(墙)、会 议及告示等形式,将统筹中所有的财政涉农资金总量、来源、性质、用途、分配原则、计划等内容和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地点进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提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结果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对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乡镇和部门,在分配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定期审计和检查制度。县审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应当依法处理。

构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多方监管机制。乡镇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就近就便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巡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应及时 制止、纠正并报告上级部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 会等要深度参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明确职责

县直各相关部门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切实履行资金整合责任,工作职责具体如下。

1.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指导督促、组织协调、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审定、建章立制等工作。

2.县乡村振兴局负责牵头编制《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建立县级项目库及开展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评价。规划要详实具体,要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重点扶贫项目为载体,分年度分项目 提出建设任务、补助标准、资金规模、筹资方式、绩效目标、时间进度、拨付程序、监督措施等,扶贫规划要做到可操作、可实施;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整合资金到位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项目安排计划和用款申请;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督促检查。

3.县财政局负责制定《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和《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台账;梳理甄别纳入统筹整合的项目和资金,及时向县领导小组报告纳入统筹整合范围资金到位情况;审核扶贫规划中项目是否符合涉农资金支出使用方向,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监管,强化乡镇财政业务指导工作。

4.各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切块资金的争取力度,

做好项目储备,对乡镇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并按要求及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编制整合项目统一实施方案,对涉及的项目和资金进行指导监督。

5.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按照年度实施方案中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每年向县领导小组申报下年度项目需求计划、 组织好项目实施。

6.县人民银行负责协调各金融部门加大对全县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根据工作进展,按时提交工作进度情况。

7.县纪委县监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监督部门应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推进情况、规划衔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整合资金产生的效益,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应当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查处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行为,确保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效益。

第七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更加快速发展。2021 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更加精准,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快速。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公共服务全面发展、农村环境有效提升,发展 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促进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通过产业发展、小额信贷等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全县粮食、两烟、肉牛、生猪、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换挡提速的进程,农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增收来源渠道,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村集体经济全面提升改善。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大资源整合,加大涉农资金投入,集中实施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 10 万元以上。

第二节 社会效益

一是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项目实施将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安居难、增收难”等问题。2022年实施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项目、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覆盖脱贫不稳定户、边远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稳步改善脱贫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粮食、烤烟、香料烟、肉牛、生猪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确保脱贫群众收入 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实施“雨露计划”项目扶持脱贫户子女上学 2300 人,有效解决脱贫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项目实施,极大改善农村交通、水利、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

第三节 巩固提升效益

2022 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原则,稳定后续帮扶政策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拓展,攻坚成效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出列村和基础薄弱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 环境、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群众和低收入群众人均支配收入水平增长幅度高于全省 农村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