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3970T/20240318-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民宗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4-03-1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以更“新”的指标体系引导更“优”的创建 ​

以更“新”的指标体系引导更“优”的创建

近日,国家民委印发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简称《测评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切实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务实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进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贯彻新精神、因应新形势、立足新基础

《测评指标体系》是对2023年初印发的试行版测评指标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完善。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最新精神,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需要。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广西考察时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拓展成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要求的进一步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需贯穿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方向,聚焦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全国各地创建工作积极主动,进一步加强工作引导的需要。

各地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有关部门的助推举措不断出台,全社会创建热情空前高涨。自2012年起,国家民委每年开展典型示范评选命名,目前已累计命名205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在很多地方,创建工作已列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了各部门各方面参与民族工作的积极性,创建从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等主阵地主渠道,拓展延伸至更多行业领域、基层单元。为了顺应这一大好形势,规范、有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通过测评指标体系给出明确的导向和遵循。

三是主管部门对创建工作实际的把握更加精准,提升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围绕形成一套好用、管用、实用的“测评指标体系”,国家民委不断开展理论研究、持续开展实地调查。为了全面掌握创建工作情况,按照“边试边改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全面了解2023年测评指标体系试行版实践运用情况;科学选定21个市(地、州、盟)作为测评指标体系实施个案联系点,对指标实施情况持续跟踪问效。此外,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书面调研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地运用指标的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一线的创建实际和试行指标的运行情况,为调整优化测评指标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测评指标体系的“突出”特点

其一,更加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测评指标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推动工作举措围绕主线发力、资源力量围绕主线配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找准与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评价标准,以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衡量创建工作成效好坏。并把主线要求化为具体的测评内容、测评指标,“有形”可感知可操作,“有感”可体味可悟得,“有效”可发力可实践。

其二,突出深度融合。测评指标体系旨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创建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创建工作引导干部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通过选树在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方面突出的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一片,影响全局。

其三,突出分类指导。继续实施西部、东中部地区分类考核。西部地区测评指标适用于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所辖区和其他省、市的自治州、自治县,其余区域与地方适用于东中部地区测评指标。在指导创建工作立足本地,基于实际的同时,在一些指标设定中注意实现东西部各有侧重,如西部地区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任务更重,对东中部地区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等机制作用、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创建工作主阵地主渠道乡镇、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有针对性地形成分领域指标,精准精细予以指导。

其四,突出鼓励基层实践创新。着力引导基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深、做细、做实。鼓励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强调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面向党员干部、各界代表人士、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大力支持地方攻坚克难,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谋划硬招实招,探索有益经验做法。强调力戒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坚决杜绝照搬照抄等敷衍应付的做法。

三、实现创建工作更深更优

从一定意义上讲,测评指标体系既是“说明书”又是“指挥棒”,要写好说明书,挥好指挥棒。

对标指标,用好指标。将新印发的测评指标体系作为各部门、各地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起点,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容、把握指标体系的特点、领悟指标设定的实质,衡量创建工作与指标的对应性,扎实落实指标。

找准两端,扬长补短。各地要对照测评指标体系,立足实际,找准优势和短板,通过保持优势,补齐短板,实现创建工作的整体提升。要对照指标发现不足,实现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提质。

突出主线,融得自然。深化创建工作、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是口号,不是形式上的突出,也不是表面上的强调。而是要切切实实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在生产生活中、融入到各个领域,要以主线为标准评估政策、考量实践、评价工作。

规范创建,务实创建。要以同时印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命名管理办法》为依据,实现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能将创建目标、创建工作、创建进程单纯作为政绩任务,而是要作为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抓手、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