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3970T/20230904-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民宗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9-0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更戛:“非遗+电商”拓宽传统技艺“出圈”路

更戛:“非遗+电商”拓宽传统技艺“出圈”路

“芦笙一响,脚底发痒。”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乐器,芦笙历来被看作昌宁县更戛乡傈僳族的代表特征之一,每逢婚丧大事或节假日,芦笙便会闪亮登场,明净透亮的歌声盘旋于村寨之上久久不息,芦笙伴随着傈僳族先民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的芦笙早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昌宁县更戛乡的傈僳族素来喜爱制作芦笙,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制作,人人都会吹奏,民间一直传承着许多制笙高手和吹奏高手。民间艺人罗天宝吹奏的芦笙曲欢快流畅,充满喜庆,被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改编为《欢乐乡村》,作为傈僳族语言广播节目序曲引用20多年。作为更戛乡新一代的傈僳族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今年53岁的罗玉成12岁跟随父亲罗天宝学习芦笙制作,他对传统芦笙进行升级改造,他制作的芦笙音阶更加准确、使用寿命更长,广受省内外芦笙爱好者的好评。现在,他在自家的制作工坊里带了5名学徒学习芦笙制作和乐曲吹奏,由他带头创建的“傈僳族专业打歌队”至今也有11名队员。

“我们从前辈那里把这个手艺学下来,然后把我们手上的技艺学好,一边带徒弟一边创作,也一边把手艺传承下去。我们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把我们整个傈僳族文化推广出去,也通过直播和微信售卖等方式把产品卖向全国各地,最终我希望能够达到通过电商不断壮大芦笙文化产业。”罗玉成介绍,他从2010年开始推广芦笙文化,一开始是通过带着打歌队到周边县市在讨亲嫁娶的时候给主人家贺喜赚钱,顺带也售卖芦笙,每年收入的收入也比较少。后来,随着微信、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的兴起,2016年,他尝试着制作小视频、开直播,在网上传授芦笙吹奏技术,经过不断的摸索,他积攒了不少的粉丝,也在电商平台上打开了芦笙销路,每年线上的营业额不断的攀升,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一年下来销售额都维持在40万元左右,芦笙销路越来越好,同时带动了制作芦笙的原材料葫芦、紫竹等产业的发展。在罗玉成的带动下,更戛乡米河村制作芦笙的人越来越多,开直播卖芦笙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个订单从全国各地发来,一把把芦笙通过快递远销全国各地,实现年产值达70多万元。

罗玉成介绍,目前更戛乡的芦笙完全依靠手工制作,制作技艺有几十道工序,制作过程繁杂,全凭手感来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轻重度,是一个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对手艺人的体力与精力都是一项重大的考验,一把好的芦笙制作下来一般都需要3至5天,以前很多人都会因为制作时间长,不愿意等待就放弃购买。现在随着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也给芦笙销售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他们可以事先做好一定数量的芦笙,然后在网上进行直播售卖,有时候也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客户看见芦笙的制作过程,如果客户感兴趣也愿意等,他们也会接受一部分客户的预定。罗玉成不断探索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发挥“非遗+电商”的作用,以带徒传承、创新工艺、电商销售为一体的方式,有效推动了更戛乡芦笙产业化发展。

经过长期发展,更戛乡傈僳族的芦笙舞已经从单一的律动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律动,已发展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2023年,更戛乡傈僳族芦笙制作被列为昌宁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非遗传承需要多样化的载体,而“非遗+电商”的结合,也为非遗保护拓宽了一条道路,电商平台用大多数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创作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让芦笙以其独特的技艺与美感,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各类群体在消费和使用非遗产品的同时,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内涵和风采,也让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可观的经济收入,实现了芦笙商业价值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