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3970T-/2023-0106003 发布机构 昌宁县民宗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日期 2023-01-0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四项举措”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今年以来,昌宁县紧紧围绕“年内通过省级验收,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六项举措”不断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同心共绘千年茶乡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打造初见成效。

持续坚持系统推进。一是抓经济发展夯实创建基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抓工作载体丰富创建内涵。围绕创建指标体系,持续纵深推进茶乡领航工程、茶乡铸魂工程、茶乡筑梦工程、茶乡同心工程、茶乡平安工程、茶乡网格工程,全面查缺补漏、丰富外延内涵,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三是抓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持续建强“一馆一园三基地”教育阵地,充实“一根丝”宣讲团成员,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讲。通过文艺汇演、文艺作品创作、媒体宣传等方式,营造全域、全民创建宣传工作氛围。开设“茶乡石榴红 创民在行动”专栏,全面推广创建工作的“昌宁经验”。四是抓关键要素展现创建成效。持续提升完善典型经验材料、工作汇报片和创建纪实书三个关键要件质量,突出示范引领,持续围绕“一心三线”示范带布局,按照每个乡镇不少于3个点、每“进”不少于5个点,确定备选点71个,作为今年创建重点,同时,进一步筛选提升其中的27个点,确保既能全覆盖,又能更好展现昌宁创建水平;同时,立足昌宁实际和地域特色,进一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示范品牌,年内计划创建2个省级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创建不少于20个市级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开展第三批县级不少于30个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命名;持续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年内计划实施总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项目12个。

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一是抓宣传教育内容。继续聚焦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内涵,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凝聚力。二是抓宣传教育主体。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持续纳入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党校培训计划,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各村(社区)也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三是抓宣传教育形式。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邀请省市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九进”牵头单位及13乡镇组织对单位职工的全员宣讲;各单位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学校主题活动、民族民俗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书法、美术、摄影、专题展等展示展播,多角度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手段和融媒体优势进行宣传,以县级主流宣传媒体为主阵地,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多形式、多手段、多平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持续补齐要素短板。一是强化解说员队伍培养。针对解说质量强化、后勤保障优化、迎检氛围提升等,每个点择优选配2名解说员,举办解说员班,并加强日常实战演练,不断提高解说水平。二是持续加强氛围营造。持续在柯街收费站口、田园收费站口、清灵寺岔路口、右文岔路口等重点节点和柯街集镇、环城北路、滨河西路等重要路线,以广告牌、固定标语、灯杆标语等形式强化氛围;摘录宣传标语,提供到各乡镇、各单位运用。全县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持续强化媒体宣传。重点解决微端、网络的多,纸质媒体和音视频媒体少;省市统战民宗系统层面多,高层级主流媒体少;宣传点上的做法多,县级层面系统性的少等问题。联合省、市媒体,开展媒体集中采访,强化宣传的统筹谋划和针对性,形成联动态势,对创建经验做法进行全面宣传,叫响昌宁创民品牌。四是持续强化合力推动。着力强化统筹协调能力建设,采取目标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推进方式,推动形成合力抓创建工作的态势。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召开专题学习2场次,县政府常务会召开专题学习2场次,县政协开展政治协商在基层推动创建工作4场次,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1场次,县纪委县监委组成督查组开展工作督查1次,县科协利用科普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3场次,各级各部门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抓创建的工作态势。

持续压实责任和强化保障。一是持续构建“1+2+9+N”工作责任体系。重点压实督查组督查责任、宣传组宣传责任、创民办统筹责任、九进牵头单位牵头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创建单位主体责任等六个责任,强化按时交账、交满分账和出问题要负责的导向责任导向。二是持续强化工作保障。财力保障,县财政及时安排创建经费,保障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人力保障,创民办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并适时采取集中办公模式,从“九进”牵头单位调度人力,集中攻坚,解决人力紧张的矛盾。

通过“四项举措”的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打造初见成效,创建了“一中心三流域”示范带、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服务发展有力有序、省级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