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84-X/2023-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5-1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罗定兰:十年光景,贫困户变村首富

罗定兰51岁,10年前是庆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脱贫政策的帮扶下,罗定兰一家靠着辛勤努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现在已是全乡闻名的养猪大户2022年共销售生猪164头,收入达57.7万元昔日的贫困户变身为今朝的村首富

知荣耻,家境贫穷志不穷。

珠街彝族乡位处昌宁县东北部,脱贫前是一个集“山区、边远、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贫困乡,所辖的10个村(社区)均属深度贫困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收入来源单一,贫困发生率高。

10年前,居住在珠街彝族乡庆美村的罗定兰家中2个老人,其中1个是残疾,下有2个小孩正在读书。家中产业仅有烤烟和核桃,一年到头收入还不到2万元,只够用于生产生活开支。老人看病和孩子读书还要靠银行贷款和亲戚帮助,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生活。就在罗定兰为全家就医、上学一筹莫展时,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为她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通过村入户调查,县乡审核,2013年,罗定兰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后,罗定兰感觉不舒服,她决定要响应政府号召,抓住政策机遇,发展好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早日脱贫,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乘东风,养殖铺筑致富路。

当村里宣传能繁母猪补助等产业扶贫政策的时候,罗定兰决定借着东风发展养猪产业。她非常明白,搞养殖,一要技术、二要本钱、三看市场,因此悄悄买来《生猪养殖技术》《生猪疾病预防》等书籍自学,积极参加县乡举办的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班,多次考察周边的养猪大户,学先进的养殖技术,日积月累,打下生猪养殖的基础正巧这时又实施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助学贷款、“两免一补”等扶贫政策解决了生活开支的大头,全面保障了家人的生活。

罗定兰说干就干在乡邻们惊讶的目光中,2015年与庆美村委会承包了小湾水电站移民搬迁临时安置珠街中学的简易房,通过投资改造建起了猪圈注册了彝美生态生猪养殖场,养殖规模达200多头。2016年得到县畜牧局生猪养殖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也不断提高2016年他们一家丢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感党恩,致富不忘家乡人。

脱贫致富后,罗定兰把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化作实际行动,她会优先收购乡内群众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让乡亲们的农作物得到一个好价钱。还会主动传授生猪养殖的“秘诀”,帮助联系收购,动员其他群众一起养猪致富。家里的烤烟、红花等产业发展需要劳动力,也会优先考虑家庭特别困难的群众。几年来,她从不拖欠工钱,有时遇到学生开学、家人生病情况,会提前预支7年来共发放了30余万元的工资2020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她主动杀了2头猪,将新鲜猪肉和慰问品送到疫情健康监测点。

10年,罗定兰家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党的好政策,用勤劳双手、苦干实干蝶变成了全村收入最高户,大儿子已经参加工作,小儿子在部队服役,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罗定兰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谈起新年愿望,她表示通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充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的信心通过苦干实干,2025年,争取养猪年收入达到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