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84-X-/2022-0221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2-02-2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百香果如何变成百里香

2月2日,在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金宝村,主人毕映忠一大早就在自家的百香果园里忙活开来,为了在临县牛街乡的“赶集天”里给自己种的百香果找到好“婆家”,毕映忠一刻也舍不得耽搁。

从金宝村到牛街街子的距离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到达集市的毕映忠支起摊子,看着人渐渐多起来后,他开始卖力地吆喝:“本地百香果汁,新鲜果子生态蜂蜜,走过路过来一杯。”不一会,赶集的人们就把毕映忠带来的果子买完。合计了一下金额后,毕映忠高兴地说,“如果不是天气太冷,应该早就卖完了。”

正月初三这天,果园里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在集市上喝过毕映忠的百香果汁后,慕名来果园采摘果子回家自己制作的。来自巍山县牛街乡的段女士说:“就是在赶集时喝了一次,回家后孩子们都还想喝,趁着过年休息,就带着他们来果园自己摘了。”

毕映忠现在的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0亩,年均产量80吨,产值可以达到60多万元。果园里为脱贫户提供长期岗位10个,稳定带动户均年收入增收4万元左右,每年用工2000余人次,群众务工收入20000余元。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其他群众也开始发展这项绿油油事业,目前已推广300多亩,部分开始投产。

从不被人看好到有人跟着干,毕映忠只用了2年时间。2020年4月,毕映忠关闭了在大理营业的批发店,响应号召回乡创业。“当时批发店的生意还是可以的,每年纯收入在20万左右,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土地有感情,政府都在大力号召回乡创业,那肯定会有所作为。”怀着对家乡的责任和土地的眷恋,毕映忠回乡开始种植百香果。面对一没技术二没经验三没销路的困境,从20亩开始发展,毕映忠一边向别人学经验、向网络要技术,另一边和家人在地里埋头苦干,通过带着果子到德宏、昆明等水果市场去推销,把买家邀约到地上实地查看果子的生长条件和品质,毕映忠终于全面打开了市场。“无论是到实地看的老板,还是在水果市场看到果子的老板,都说我们的果子品质非常好,个头大、果汁多、甜度高、品质优,还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就是会产出高品质的百香果。”面对未来的市场,毕映忠信心十足。

市场一打开,毕映忠就像吃了“定心丸”,开始扩大规模、完善灌溉条件、招募工人,动员乡亲们一起发展百香果,并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帮助回收果子。凭借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如今毕映忠已是村内的致富带头人。

目前,绿油油的百香果给毕映忠带来了甜蜜蜜的生活,他又开始探索林下种植药材模式,希望充分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带领更多群众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