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432-4/20240201-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4-02-01 |
文号 | 浏览量 |
2023年,受复杂国内外环境、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跌、运营成本增加等影响,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运行下行压力增大,增加值增速呈现负增长状态。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增速呈下滑趋势。2023年,全县49户(含2户“下升上”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累计现价总产值同比下降20.4%,增加值下降8.9%(可比价增速,下同),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五县区第三,规上工业占GDP比重为16.44%,拉低GDP增幅1.3个百分点。
(二)三大门类增加值“三降”。1户采矿业同比下降94.0%,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0.5个百分点;46户制造业下降8.2%,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7.1个百分点;2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下降9.2%,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1.3个百分点。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5增10降”。其中纺织业增长6.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4.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7%;中药饮片净增;10个行业下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00.0%;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9.0%;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2.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0.0%;木材加工下降24.6%;家具制造业下降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9.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5%。
(四)主要产品产量“6增13降”。成品糖增长95.6%,多晶硅增长61.5%,水泥增长1.4%,商品混凝土增长0.1%,塑料制品增长5.1%,核桃油净增;13种产品产量下降,锡矿下降100%,建筑用天然石料下降34.6%,饲料下降10.2%,冷冻蔬菜下降7.6%,饮料酒下降3.7%,精制茶下降23.1%,人造板下降27.1%,家具下降12.2%,活性炭下降2.6%,免烧砖下降79.8%,工业硅下降33.4%,发电量下降9.0%,自来水生产量下降9.2%。
(五)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落。2023年,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7.7%,产销率为98.1%;实现营业收入124.61亿元,下降20.4%;实现利税总额29.48亿元,下降36.4%,其中,营业利润25.75亿元,下降36.7%。 47家企业中2户企业亏损,亏损额为0.08亿元。企业经济效益较上年有所回落,运行压力不断增大。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产值增长活力不足。一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开工不足,且项目的谋划和包装水平低,特别是在“绿色食品”和“绿色能源”方面,企业包装全产业链项目谋划不及时、行动不快,落地项目少,建成投产少;二是纳规企业贡献小,2023年共纳规3户企业,其中1户新建投产企业,企业刚刚达到纳规标准,拉动作用小,2户为“规下升规上”企业,对当年没有起到支撑作用,新的经济增长点少,难以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存量企业发展后劲弱,停产、产值负增长企业多,12月份有9户企业因市场影响、规模效益不显、资金链断裂、季节性停产、行政许可、设备检修等原因处于停产转态,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的有30家,负增长面达61.22%,且部分存量企业已处于满产状态,后续增长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二)工业发展基础不牢固。一是转型升级困难,从全年的数据来看,酒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硅基、电力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2.33%,其中,蔗糖、核桃、茶叶、蔬菜、硅冶炼等主要以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矿产、农林、能源资源的高度依赖,转型升级困难;二是企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少,没有形成综合、集群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低,投资后劲不足,资金缺口较大,项目推进难,新增产能较少;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我县大多数工业市场主体以加工初级原料产品为主,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主要行业拉动作用减弱。2023年增加值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34.77%,同比下降20.0%,拉低规上工业6.8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16.04%,下降8.8%,拉低规上工业1.2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占8.47%,下降12.8%,拉低规上工业0.99个百分点。
(四)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多晶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均受市场价格下滑影响。以多晶硅为主的计算机通信制造业,虽产能得到释放,但价格较同期大幅下滑,2023年多晶硅销售平均单价为10.19万元/吨,2022年销售平均单价为24.29万元/吨,短期内难于恢复到同期水平,多晶硅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9.17%,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企业纳规入库。为进一步加快工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向好发展,相关主管部门还需强化动态监测、重点监控,做好跟踪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完成纳规入库工作,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围绕企业技改扩建、转型升级等,谋划包装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现以工业投资结构调整引领工业转型;二是围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依托资源优势,认真策划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的全产业链项目进行包装,及时纳入投资项目储备库。
(三)加强存量企业运行预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预警监测,动态跟踪重点产品产量、销售、库存和价格变化情况,准确把握企业经营情况、发展态势和应对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产能充分释放、月度间稳步增长,巩固工业稳增长的基础,并形成持续正向拉动。
(四)加大企业统计能力提升。持续做好统计业务培训指导,提高企业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规范企业统计行为;规范和完善企业统计台账,做到“依法依规,数出有据,据有支撑,支撑合法”,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生产月报部分核查工作规范》,扎实做好工业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提高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