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694092E8-/2020-0416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0-04-16 |
文号 | 浏览量 |
昌宁县卫生健康局紧紧围绕“让全县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有效防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这一总目标,坚持“七个到位”,扎实推进健康扶贫“百日总攻行动”,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
组织领导到位。县卫生健康局成立了局长和书记为双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各股室负责人和各医疗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调整充实健康扶贫办公室人员。明确全县健康扶贫的路线图、时间表,班子成员挂牌督战各乡镇健康扶贫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阶段健康扶贫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效开展专项督导指导,有效促进各阶段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县健康扶贫工作做到精细化部署,精确化推进,高位推动。
部门协同到位。卫健部门先后与财政、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在“四重保障”政策、“一站式”报销结算、大病集中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方面出台了多个联合文件,为建立健全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长效机制提供了政策保障。在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上重视加强协同,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纳入医疗保障救助范围,为“四重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四重保障”政策,确定县人民医院为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院,成立了大病专项救治临床诊疗专家组,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病患者筛查,针对具体大病制定专项救治临床路径,为每一位救治对象制定初步诊疗方案,明确疾病治疗方式对患者档案进行“一人一档一方案”管理,加强大病救治后随访管理工作。大病专项救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类29种大病患者1072人,救治率100%。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达不到90%的通过医疗救助达到90%。
措施保障到位。我县19个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开通“一站式”即时结报。全县“三个一”建设全部达标,“三合格”医疗技术人员全部配齐,“三条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组建2个医共体,100%覆盖乡镇卫生院,下沉县级医疗资源,从县级医疗单位选派专业技术骨干4名到乡镇卫生院,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县级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新建卒中、胸痛2个急危重患者救治中心。县中医医院成立省、市名中医工作室,实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由县直医疗单位、民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组建专家组13个68人,组建义诊服务团队13个104人,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26个1144人。按照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418名,全覆盖开展村医能力提升培训。
宣传培训到位。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应知应会知识,并熟练运用健康扶贫工作中,真正做健康扶贫工作“明白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病种做好健康科普宣传,加强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居民卫生健康基本知识讲座、人居环境相关卫生知识宣传,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
精准管理到位。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识别管理。开展健康体检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提高精准识别度,适时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重大疾病、慢性病患者分类管理、分类救治,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救治。认真做好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的网络维护工作,每个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实时更新数据,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确保了县、乡、村数据保持一致。各级医院和村卫生室做到底子清、数据详实,将健康扶贫精准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患者。
服务管理到位。加强慢病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三个一批”中慢病签约服务一批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患者管理措施,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每年1次健康体检,每季度至少1次面对面随访,全县管理建档立卡高血压患者5388人、建档立卡糖尿病患者528人、建档立卡结核病患者31人、建档立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628人,管理率均达100%。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措施,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人群开展签约服务,不放过任何边缘户,并在解决家庭医生“签约不为”的问题上下工夫,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提高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