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6402-5/20251010-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水务局 |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5-10-10 |
| 文号 | 浏览量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库堤坝上常见的白蚁是土栖性白蚁,常见种类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两种,白蚁会导致堤坝内部结构受损,特别是在汛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白蚁的危害不容小觑,开展白蚁防治工作不仅能及时清除隐患,还能建立长效监测和预防机制,防止白蚁再次入侵。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份是白蚁活动的高峰期,气温适宜,巢群活跃,取食与繁殖行为频繁,地表痕迹,如泥被、泥线和分飞孔更加明显,易于勘察蚁巢。且这个时间段,汛期结束、水位下降,堤坝工程逐渐露出水面,背水坡等区域干燥,有利于技术人员全面清晰地检查白蚁危害痕迹。此后至下一个汛期之间存在数月的“空窗期”,适宜开展白蚁防治等除险加固工程,且不影响防汛安全。因此,结合白蚁活动规律与水利工程特点,每年10月前后是堤坝白蚁防治工程施工的关键集中期。
昌宁县水务局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工作,提前部署,9月19日县水务局与开土垚生态白蚁防治有限公司签订了“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工程合同”并召开了开工会议。水务局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土垚生态白蚁防治有限公司围绕白蚁的种类、分布、习性及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排查、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会后紧抓10月前后白蚁防治工程施工关键期,扎实开展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工作。施工方结合自身具备专业的白蚁防治技术能力,根据工程特点和危害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在过程中严格遵守《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优先采用环保、低毒的防治药物和技术,减少对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影响。截至目前,已完成翁堵、水平、新街子等17座水库以及罗闸河、漭水河等堤防的巡查工作,累计检查堤防80公里,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