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8169183-5-/2022-0301002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 |
公开目录 | 生态环境保护 | 发布日期 | 2022-03-01 |
文号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浏览量 |
生态环境、生态思想,关系人类如何存续与发展。如何构建和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如何保护环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如何定位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开创生态文明新境界?面对这些激荡全球的时代之问,中国已经作出了历史性回答。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完成脱贫攻坚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向世界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让世人看到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步履铿锵,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蕴和质量成色。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艰巨性、长期性,决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无法毕其功于一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触及的问题层次会更深、领域会更广,也给环境传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绿色生活、绿色素养、绿色传播三个方面。
积极践行绿色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频频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总体要求和实施路径。用行动诠释和落实上述要求,就要创造出更多与公众生活相关的案例。比如在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等领域形成典型示范,并及时形成简要可行的标准规范。
2018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发布,细化了公众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给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一文件精神既需要坚持,也需要升级,更需要宣传。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将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写入重点任务,部署了“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把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放在碳达峰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研究表明,居民消费领域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48%到53%,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调动并长久保持环保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一直是需要着重关注的课题。2021年10月,《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报告多次提及“碳普惠”这一概念,其核心逻辑就是“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人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以绿普惠云为例,它是数字化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把公众“衣食住行游”的每一次减排行为,通过对应场景的数字化平台,自动汇集成个人碳账本,让参与者随时得到物质和精神激励。在碳市场成熟时,云平台记录的个人减排量将成为个人碳资产。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碳普惠机制,把无形的绿色生活方式转化为有形的绿色价值。碳普惠、绿普惠,就是要让公众在减排过程中享受付出带来的快乐,实现目标之后更快乐、更美好,从而充分调动起公众参与的热情和持久积极性,使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和自觉。
全力提高绿色素养
2021年2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指出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提升各类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
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社会公众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公众绿色素养的提升。公众绿色素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绿色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减排潜力巨大。同时,个人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偏好可以引导企业转型,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变化则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进而形成良性社会互动。
创新开展绿色传播
笔者认为,应结合当今环境传播的形势和特点,创新开展绿色传播。让全社会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随着5G的发展,可以利用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多。既有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还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媒体,更有媒体融合。各种应用会越来越多。
其次,可供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应对气候变化、抗击疫情等很多全球性难题上,中国的作用非常突出,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但在国际舆论中我们总是处于弱势,这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故事没有讲出去、没有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舞台,世界舞台也需要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在中国讲好环境故事,还要向世界讲好中国环境故事。
第三,美丽中国的故事越讲越有讲头。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是举国参与的伟大事业,生态环境领域的话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笔者通过自身经历认识到,环境传播要“破圈”。第一,改变“搞环保的不了解碳,搞碳的也不想介入环保”的局限。第二,要把环境问题从专业人员的书本里、论坛上,放到广大公众的圈子里,并且把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亿万人自觉参加的行动。
作者:杜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