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4-1-/2020-1023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20-10-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2019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昌宁县沪滇劳务协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转移就业人员工作完成情况

2019年,昌宁县共有劳动力2060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8007人,年度累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1462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中,通过沪滇劳务协作工作实现转移684人,其中:转移到上海就业31人,完成目标任务30人的103.33%;转移到其他省市(除到沪)就业172人,完成计划数150人的114.67%;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481人(其中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453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28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106.89%。

(二)就业招聘工作开展情况

年度组织了“春风行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会”和“沪滇劳务协作暨高校毕业生专卖招聘会”专场招聘会2场次,同时,还先后到卡斯镇、勐统镇、大田坝镇、鸡飞镇等乡镇集镇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专场宣传招聘活动10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咨询1000多人次,通过招聘会工作的开展帮助25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成功签约就业。

(三)职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年度共组织开展沪滇劳动协作专场招聘会22场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10人,完成计划数800人的101.25%。

(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情况

建成就业扶贫车间4个,完成计划数4个100%。

(二)资金使用完成情况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劳务协作工作机制。自开展沪滇劳务协作以来,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派出县转移办工作人员多次赴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开展劳务对接,就劳务协作、供需对接等达成了共识,实质性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县乡村三级联动,完成了全县58007名贫困劳动力资源“三摸清”工作,对贫困劳动力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转移就业情况等进行汇总登记,建立了资源数据库。根据市人社局下达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昌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沪滇劳务协作就业扶贫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为年度开展沪滇劳务协作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开展外出务工返乡过年服务。开展“送出去,接回来”服务工作,1月25日开展了2019年返乡农民工座谈会,让贫困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家乡的温暖,了解我县农民工在外务工的就业情况、诉求以及希望政府部门给予帮助解决的事项。年前,我局与人力资源机构密切配合,对接省、市、县交通运管部门,首次推出“迎来送往”模式,包车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直达昌宁运送我县农民工返乡过年,年后又从昌宁包车直达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运送农民工务工,解决农民工出行难等一些困难问题。从1月25日至2月26,共组织包车8车次,接400多名农民工返乡过年;包车13车次运送620名农民工外出务工。

(三)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一是加大信息宣传。通过政府宣传方式,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宣传。先后组织了2次县级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会,编制了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单、招工信息宣传单,利用网站、微信、电视、招聘会、宣传栏等、入户走访等形式为贫困户宣传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外出务工,共放发就业政策宣传单和招工信息宣传单各25000多份,提高了贫困户、贫困劳动力以及企业沪滇劳务协作政策知晓率。二是举办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加强县内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共培育发展了5户人力资源公司,开发岗位4981个,组织了“春风行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会”和“沪滇劳务协作暨高校毕业生专卖招聘会”2场次,同时,还先后到卡斯镇、勐统镇、大田坝镇、鸡飞镇等乡镇集镇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专场宣传招聘活动10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咨询1000多人次。三是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通过宣传、动员、组织,2019年贫困劳动力到上海就业31人,到其他省市就业172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481人,其中: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441人。认定扶贫车间(扶贫合作社、返乡创业组织)4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8人。

(四)突出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县人社局结合各乡镇、村(社区)特色产业发展、转移就业需求开展各类培训。在田园、柯街、卡斯、漭水、大田坝、温泉等6个乡镇开展家政服务、红茶加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家禽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22场次810人。同时,在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宣传招聘、技能培训时,向广大贫困劳动力讲解沪滇劳务协作就业扶贫政策、法律法规、权益保护以及外出务工知识。通过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外出务工脱贫致富”的理念深入广大贫困劳动力心里,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工作台账,加强信息统计。认真按照、市、县人社、扶贫部门要求,建立、完善资金使用专项台账,并及时上报相关统计信息。二是严格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加强材料的审核、加强公共服务岗位的管理,严格按照政策的范围和标准使用,坚持人社、财政、扶贫联合审批,主动接受审计部门审计,既确保资金安全又充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9年昌宁县沪滇劳务协作到位资金247.2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19年上级下达我县沪滇劳务协作专项补助资金247.2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其中职业培训补贴32.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20.3万元、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2.8万元、劳务中介补贴9.78万元、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补贴181.92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昌宁县沪滇劳务协作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关于通报2018年上海市对口支援专项资金支持沪滇劳务协作相关政策口径的函》文件规定,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肃资金的审核、审批、拨付及公示程序,确保资金收支切实符合政策规定。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8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人数810人,补贴标准400元/人;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441人,补贴标准500元/人/月;享受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一次性生活补贴203人,补贴标准1000元/人;享受给予劳务中介补贴163人,补贴标准600元/人。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84.72万元,拨付职业培训补贴32.4万元,拨付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一次性生活补贴20.3万元,拨付劳务中介服务补贴9.78万元。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受益贫困人口满意度达95%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四、绩效自评结果

昌宁县2019年沪滇劳务协作工作,在各级大力支持下,在滇沪双方的协同配合下,积极探索沪滇劳务协作工作新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显成效。县委、县政府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全面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到对口支援地区、沿海发达城市、就近近地转移就业。上海援滇领导年内2次到县人社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劳务协作工作,亲临现场指导现场招聘会工作1场次。县乡村三级协同配合,全面扎实推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全县上下形成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是精准培训促转移。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案,把培训人数落实到村,培训对象落实到农户、落实到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各乡镇、村(社区)特色产业发展、转移就业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力求做到培训人员、需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精准落实。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贫困劳动力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务工专业技能,并成功帮助5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三是转移输出促增收。通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安置、有组织输出就业,助推贫困劳动力家庭增收脱贫。其中,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员年务工收入达1.6万元以上,比安置前每人年均增收1.6万元;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人员年均增收0.6万元,比安置前每人年均增收0.6万元;转移到上海和其他省市务工贫困人员年务工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比转移前每人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四是严格核查强管理。我县高度重视沪滇劳务协作各项工作,并强化各项工作的跟踪落实。并强化各个工作环节的跟踪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职业培训严格按照组织报名、申请开班、开班审定、开班培训、考核发证和技能鉴定程序开展工作;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切实做到因人定岗、严格考核,杜绝“只领钱不做事”现象发生;外出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强化审查、跟踪;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强化现场查验、加强人员跟踪落实,确保吸纳就业情况真实有效;资金拨付严格按照政策的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使用。

五、结果公开情况

昌宁县2019年沪滇劳务协作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公开公示程序,并按时对补助对象予以公示。

六、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回顾我县2019年沪滇劳务协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细节性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围绕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重点加大建档立卡户的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精准培训、精准就业。

一是持续推进转移就业。统筹协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好岗位开发、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大宣传发动有序输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乡村公益岗管理。加强对通过沪滇协作开发的乡村公益岗管理,坚决杜绝“只领钱不做事”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