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10-5-/2021-1020003 发布机构 昌宁县财政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21-10-2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052400121101000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保办字〔2019〕12号)、《中共昌宁县委 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发〔2019〕1号)精神,制定本规定。

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是中共昌宁县委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工作机关,为正科级,列县委机构序列,加挂昌宁县新闻出版(版权)局、昌宁县政府新闻办公室、昌宁县广播电视局牌子。中共昌宁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对外加挂昌宁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昌宁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中共昌宁县委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为正科级,列群团机构序列,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

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全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和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拟订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关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协调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2.统筹协调全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协调全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视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研究、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3.统筹指导协调全县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工作,组织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

4.负责规划组织全县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指导协调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5.统筹分析研判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组织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工作。

6.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负责有关行政审批工作。统筹指导全县“扫黄打非”工作。负责县内报纸刊物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县新闻记者证的管理。

7.统筹指导协调全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组织开展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的研究,组织协调开展网络宣传、信息内容管理、舆论斗争等工作,维护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统筹指导网络阵地建设,统筹规划重点新闻网站信息安全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突发事件有关应急工作。统筹协调数字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

8.从宏观上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县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9.拟订全县电影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负责管理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电影放映等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全县性重大电影活动。

10.对全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研究提出意见建议,统筹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指导协调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负责管理县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

11.统筹指导全县舆情信息工作,组织协调开展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踪了解、研究掌握宣传舆情动态。

12.负责拟订全县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监督检查行业标准实施,指导监督广播电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负责监督管理、审查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和质量。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指导协调全县广播电视重大宣传活动,指导实施广播电视节目评价工作。承担全县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资格和网络视听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县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检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统筹推进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广播电视系统安全和保卫工作。

13.统筹协调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全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外宣传工作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和对外宣传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相关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组织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协调推动昌宁文化走出去工作。

14.组织协调涉及港澳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涉台问题的宣传工作。

15.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全县新闻发布工作,承担县委新闻发布有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县政府新闻发布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协调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拟订全县重大问题对外宣传口径。

16.负责联系县外宣传单位和媒体,开展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县外来访记者采访事务方面的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新闻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17.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涉及人权问题和涉及西藏、新疆及反邪教等方面的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工作。

18.受县委委托,会同县委组织部管理新闻、文化、广播电视、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和互联网信息等方面县级宣传文化单位的领导干部。对乡镇宣传委员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有关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管理。负责组织开展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

19.归口管理县融媒体中心,主管县属国有文化企业。负责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日常工作。

20.完成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中共保山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保山市广播电视局和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昌宁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

1.指导协调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社科普及基地开展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全县社会科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2.组织和推动全县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3.组织和推动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社会科学信息咨询服务。

4.组织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选表彰,激励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问题、服务发展大局,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向县委、县政府反映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向社会科学工作者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希望和要求。

6.加强对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横向联系合作,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和学术交流。

7.完成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层层宣讲,深入人心。县委书记带头开展宣讲,组建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委办主任、县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县委宣讲团;依托县委宣讲团和“一根丝”宣讲团,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 善洲故里先锋行”“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采取“微短剧”“微党课”“微文艺”“微文学”的方式,有效推动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千家万户。各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党史、军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省市县情为重点,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校师生爱党爱国爱家情怀。今年以来,全县县乡村共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640余场次,累计参学干部、群众、师生达12万余人次。

2.全员学习,学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县委中心组引领学,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学,县委常委班子深入学,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全面学,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学。2020年以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专项学习4次,各级党组织学习600场次以上;组织征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8000余本,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持续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建设使用,全县参学党员达1.56万人,参学率达81%,向平台供稿近300条,现已采用近100条。同时,把学习活动与开展“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市情新内涵大讨论、弘扬四苦精神教育活动结合,组织撰写理论文章500余篇、心得体会1万多篇。

3.聚焦新闻宣传,主流舆论持续巩固壮大。打好“两大战役”宣传战。聚焦脱贫攻坚主基调,围绕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长效化“十大工程”,深入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走基层”调研采访活动,在上级主流媒体刊播脱贫攻坚稿件110余条,播出宣传标语607条,讲述我县脱贫攻坚故事的第一部本土电视剧《最后的窝棚》在县级媒体平台首播,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为昌宁争创脱贫攻坚“四连好”提供了良好舆论保障。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宣传阐释作为重中之重,及时转载转播中央主流媒体权威报道近3万条次,发布通告16个。将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作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重要举措,在县级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报道,制作宣传展板1840块,发放宣传材料24万余份,组织讲座450余场次,累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完善平台建设聚合力。完成融媒体指挥中心电视节目高清化改造,实现软件系统接入省级平台上线运行,安装“茶香昌宁”APP2万余人,“两台一报两微一端五号”的媒体矩阵初步形成,“高水平策划、一次性采集、同平台共享、多渠道分发”的新闻宣传格局基本显现。年内,昌宁电视台、昌宁新闻网等县级媒体平台,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六个主战场”“六个强县”等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开展新闻宣传,采编新闻信息近1万条次,宣传工作的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内外宣传塑形象。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美丽县城”主题新闻发布会,积极邀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莅昌采访,借助保山“三城建设”契机,重点策划“从美丽县城到美丽坝区”、“筑梦!朝着高速路网时代”、“哀牢文化探秘”等重大外宣主题,在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新闻稿件。年内,美丽县城创建、高速路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一批新闻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近100条新闻在云南电视台播出,125条新闻在市广播电视台播出,600余条次稿件在中央和省、市平面媒体及网站刊发。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讲述昌宁哀牢文化的八集纪录片《探秘哀牢古国》于11月底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丽县城、哀牢文化等昌宁外宣品牌进一步树立。

4.聚焦精神文明创建,创建成果卓有成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截至目前,县级中心已建成揭牌,13乡镇实践所全部建成使用,124个村级实践站达“七有”标准,实现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率达100%。同时,组建“1+5+6+N”文明实践服务队伍470余支,志愿者人数超8000人,开展了“报到社区、服务有我”等活动,以特色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作用发挥明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活动,截至2020年,昌宁已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成文明村镇69个、文明单位61个、文明校园15所、文明家庭46户。2020年以来,积极做好全国文明单位的申报和巩固工作,对20个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村镇、校园)开展复查;完成7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核查工作;评选并挂牌“十星级文明户”3400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起好步。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调研,完成田园镇新城社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传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漭水镇“一线”精神教育基地、温泉镇松山“善洲精神”教育基地3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工作,田园镇新城社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对姚家坡烈士陵园、河西水库、昌宁红茶厂等进行调研,对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标准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5.聚焦民生需求,文化文艺文产繁荣发展。强化文化市场治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宗教出版物、印刷品及有害信息工作。2020年以来,对118个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配备价值23.6万元的图书,用好农家书屋开展“红色阅读月”“农家书屋·伴我成长”等全民阅读活动;联合公安、文旅等部门出动检查400余人次,对500多家次文旅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成功举办文旅活动。组织庆祝建党99周年文艺晚会,乡村春晚、歌手大赛、送戏下乡等活动20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文艺生活。“十一”期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国庆文化旅游周期间推出“千年茶乡·茶味昌宁”“乡村振兴·美丽乡约”“火腿松露节”等系列文旅活动,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发挥以旅找商作用,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积极申报文产项目。积极编制“十四五”文化产业规划,加大文化产业申报和扶持,培育昌宁七碗茶院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昌宁泰瑞商贸文化企业升规纳统申报工作有序推进。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3人。其中:行政编制18人,事业编制15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3人),事业人员1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其他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5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5人。

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2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收入合计8799569.99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799569.99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3445543.70元,增长64.35%,主要原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年度项目增多,收入增大。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支出合计8020139.15元。其中:基本支出4563094.66元,占总支出的56.90%;项目支出3457044.49元,占总支出的43.10%;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2850726.97元,增长55.14%,主要原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年度项目增多,支出增大。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4563094.66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72789.51元,增长8.90%,主要原因人员运行经费增多。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4123392.45元,占基本支出的90.36%;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439702.21元,占基本支出的9.64%。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457044.49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477937.46元,增长253.08%,主要原因是年度项目增多,支出增大。具体项目开支情况:

全县党报党刊订阅费2053816.00元;《昌宁宣传》办刊经费100000.00元;十九大主题宣传经费100000.00元;《昌宁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APP客户端租用和维护费100000.00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经费50000.00元;昌宁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费108952.00元;昌宁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经费198833.10元;2019年第二批补助地方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0.00元;2019年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运行维护市级补助资金4480.61元;数字电视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经费643.97元;201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19376.80元;2019年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5400.00元;中央、省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145164.58元;201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97600.00元;2020年公益性岗位经费12777.43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970139.1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38%。与上年对比增加3550726.97元,增长80.34%,主要原因:

单位行政运行增加2310420.70元,事业运行减少53496.15元,其他宣传事务支出增加405570.20元,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增加198833.10元,广播、电视支出增加170560.07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支出增加282998.86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增加87244.76元,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增加58326.69元,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减少2900.00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21295.64元,公益性岗位工资12777.43元,行政单位医疗增加71602.59元, 公务员医疗补助增加30084.36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142907.8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07%。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及商品服务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198833.1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49%。主要用于申报省、市级文艺精品,创作出人们需要的文艺作品;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732665.9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19%。主要用于保障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正常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570894.8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16%。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

9.卫生健康(类)支出374837.3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70%。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行政单位医疗及公务员医疗补助;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90000.00元,支出决算为84426.00元,完成预算的93.8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58668.00元,完成预算的97.7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5758.00元,完成预算的85.86%。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数减少。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441.14元,下降0.5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00元,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52.14元,下降0.4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89.00元,下降0.73%。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数减少。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8668.00元,占69.49%;公务接待费支出25758.00元,占30.51%。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8668.0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58668.00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本年度工作开展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25758.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25758.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42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78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因公务活动,与我单位有业务往来需要接待的相关单位人员的接待。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39702.21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6780.75元,增长3.97%,主要原因是印刷费用和培训费用增加。

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

1.办公费29717.99元;

2.印刷费16345.00元;

3.电费4354.57元;

4.邮电费19043.00元;

5.差旅费9470.00元;

6.会议费27992.14元;

7.公务接待费19337.00元;

8.劳务费1350.00元

9.工会经费58302.21元;

1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8668.00元;

11.其他交通费用205122.3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资产总额1231352.62元,其中,流动资产1027147.17元,固定资产净值204205.4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0.00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872568.39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93816.33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详见附表(附表11)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详见附表(附表12-01——附表12-13)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中国共产党昌宁县委员会宣传部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级和其他同级部门补助收入等。

三、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代码2080501):指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八、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监督索引号53052400121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