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5-X-/2022-0308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2-03-0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家谈(三十六)

抓实教学常规提升保教质量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保教质量是生命线,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常规的落实,即保教常规的落实。幼儿园保教工作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二者是相互融合、同步进行。教师作为保教常规的实施者,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造者,应从教学计划、备课、一日生活(生活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反思、评价、校本研训等方面做好保教常规工作,全面提高保育教育水平,确保每一位幼儿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加深认识,让常规成为习惯

一是“知”,就是让教师充分认知幼儿园一日生活从入园到离园,从盥洗到整理,从自主游戏到集体活动各个环节的保教常规管理的内容,通过岗前培训、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等方式,不间断地营造氛围,宣传引导,广泛深入地传播,贯彻到全体教师之中,加深教师对保教常规管理的印象。在思想上、认识上取得共识,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逐步改进教师的信念,让执行保教常规成为习惯。二是“行”,就是让教师认同保教常规管理,按照保教常规长期不懈地开展教学。按照保教常规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定式,形成习惯。教师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须坚决、自觉地维护保教常规管理并执行,才有可能转变成习惯。最终,保教常规管理在传播、领会和自觉执行中,成为幼儿园的文化传承和发扬。

二、行为养成,让常规成为习惯

任何一所优秀幼儿园完善的制度,既是约束教师行为的规范,也是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共同遵守的标准。当保教常规被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准确运用的时候,工作效率会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一是管理者带头执行保教常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教师做到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能做的事,管理者首先不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正确引导教师执行,才能取信于教师,获得大家支持,进而自觉效仿。

二是教师自觉维护遵守保教常规。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而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让执行保教常规成为习惯”的行为养成。坚持养成执行保教常规的好习惯,或许开始很难。所以教师都必须自愿接受保教常规,并入脑入心。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把“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磨掉随意、回归标准,自觉成为保教常规执行的推动者和维护者,让保教常规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陪伴我们工作的好习惯,形成推动幼儿园发展的一种无形动力。

三、检查督促,让常规成为习惯

检查督促就是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约束自己教学行为,向保教常规的标准靠近,进而逐步变成自觉自愿的习惯。

一是保教常规成为习惯,没有特权。制定了保教常规,幼儿园的所有人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保教常规一旦不被重视,或其执行可以因人而异,那么保教常规也就可有可无了,幼儿园就会管理无序、效率低下。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对遵守保教常规获得保教质量提升的应予表彰奖励,对待工作马马虎虎、稀里糊涂,影响工作质量考核不合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惩罚,促使教师对保教常规自觉遵守。

总之,让保教常规成为习惯,逐步形成幼儿园管理文化。有了管理文化的基础,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的规范和团队凝聚力才能提升,幼儿园才能得以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就水到渠成。

昌宁县幼儿园 杨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