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93-8-03_A/2015-1223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发改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5-12-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上下紧扣跨越发展主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实现生产总值33.3亿元,增长11.6%,为计划的39.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6.3%,为计划的29.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8.1%,为计划的41.2%;第三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9.6%,为计划的50%。三次产业结构从年初的38.8:36:1:25.1调整为27.8:38.7:33.5,三大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6.3和3.6个百分点。

(二)新型工业扩容增量,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增长23.8%;规上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17.5%。稳步推进“四访四帮四定”活动,抓实工业运行生产要素调度,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帮助企业扩产促销。各类工业产品增长平稳,生产工业硅9859吨,增长94.2%,为计划的35.5%;锡精矿含锡量561吨,增长60.3%,为计划的37.2%;食糖5.1万吨,减少15.9%,为计划的80.8%;酒精4807千升,减少11.4%,为计划的120.2%;精制茶1.7万吨,增长10%,为计划的54.4%;原煤13.1万吨,增长18%,为计划的46.9%;水泥16.9万吨,下降50.5%,为计划的27.9%;发电量2710万千瓦时,减少18.3%,为计划的22.6%;红砖1.1亿块,增长8.7%,为计划的48%。

(三)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完成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6.5%。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完成,完成粮食总产4.6万吨,增长5%,为计划的21.9%;油菜总产5587吨,增长17.7%,为计划的101.6%;烤烟10.6万亩,增长0.7%,为计划的106%;香料烟总产6100吨,增长2%,为计划的100.6%;入榨甘蔗40.55万吨,减少17.4%,为计划的89.7%;蚕茧产量225.3吨,增长55.4%,为计划的21.5%;干茶总产1.6万吨,增长44%,为计划的72.3%;蔬菜总产10.9万吨,增长18.9%,为计划的84.3%;水果产量9700吨,增长41.6%,为计划的46.5%;肉类总产5.5万吨,增长5.4%,为计划的50%;水产品总产5400吨,增长32.2%,为计划的54%。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成立了保山市首个中药材商会。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迅速,新增农民合作社25个。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农民增收明显,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02元,增长13%,为计划的51.3%。

(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总量再上台阶

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增长35.1%,为计划的57.3%。充分发挥“三人议事”决策机制作用,高质量抓实项目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列入省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2个,完成投资1.5亿元,为计划的55.1%;列入市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67个,完成投资22.5亿元,为计划的61.8%。狠抓项目前期,主动对接省市“五网”建设规划,高标准储备项目,已申报完成大勐统河河道治理工程等项目28个,总投资9.4亿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3.2亿元;2015年保障房建设等42个项目已完成可研,力争年内得到省、市立项批复;“十三五”重大项目集群规划编制完成初稿,计划投资1354亿元。资金争取成效明显,全县累计争取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118个项目扶持资金5.1亿元,增长26.3%。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7.6亿元,增长34.2%,为计划的54.6%。

(五)内需拉动作用明显,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增长11.9%,为计划的41.3%,批、零、住、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5.9%、12.8%和9.3%。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力度加大,全县限额以上商贸和重点服务业达35户。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2676万元,增长8%。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增加值达1847万元,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0.9%。坚持高标准谋划文化旅游业发展,小桥温泉度假区、茶文化体验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接待游客31.4万人次,增长33.2%,为计划的62.9%,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增长74%,为计划的56.8%。外贸出口企业快速稳步发展,完成进出口总额418万美元,增长46.7%,为计划的62.7%。

(六)财政增收趋势良好,金融运行步伐稳健

实现财政总收入3.85亿元,增长7.6%,为计划的53.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亿元,增长15.6%,为计划的53.9%,营业税和非税收入分别增长41.7%和4.3%。实现财政总支出14.7亿元,增长38.3%,为计划的59.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2亿元,增长31.9%,为计划的58.8%,扭转了财政收支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完成融资3.3亿元,协调到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我县48户企业贷款7.85亿元;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38亿元,增长18.1%,为计划的93.2%;贷款余额36.84亿元,增长26.6%,为计划的99.8%。

(七)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建设亮点频现

围绕“田园城市”发展定位,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启动卡斯芒尾等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规划编制,全国第三批漭水徐家寨等5个传统村落地形图测绘工作正在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茶韵公园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南门河污水管网建设等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公园绿化带、道路景观带、广场园林带的管养不断加强,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11.5立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38.2%。柯卡一体化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控制性详规和重大建设项目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已启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3.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7.15%。

(八)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547人,增长6.5%,为计划的67.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15元,增长11%,为计划的44.2%。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58%。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城北教育园区建设进展顺利,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42%,中医药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群众就医负担减轻。县城棚户区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入户调查同意率达90.3%;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接近尾声;2015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前期工作开展顺利;城区公租房先租后售及廉租房配租工作深入推进。片区扶贫和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完善;文明县城创建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85.7%和96.5%。

(九)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司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县的意见》;完成了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建成行政审批和投资项目联审视频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审协调;与省市同步推进集体经济、土地制度、公路养护、水利制度、林权制度、城乡一体化6个方面的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三权三证”确权登记颁证、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全面铺开;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加大;药品价格改革、卫生院托管试点建设等医改工作全面启动;殡葬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公车改革等其他改革工作均稳步推进。

(十)高质高效编制规划,科学谋划昌宁发展

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度适当超前于省、市。共确定编制县级总规1个、乡镇总规13个、专项规划38个。目前,35个“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全面完成;县级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已通过县委常委会审定;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已成型;县级总体规划、乡镇规划和专项规划均已于6月底完成初稿编制,正在进一步修改、衔接和完善,可圆满完成规划编制各项任务。

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一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受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6户煤矿仅有红星煤矿1户正常生产,十里香、映山水泥、昌宁锡矿和勐亚水泥4户原有规上企业面临停产,摩尔农庄、嘉礼饲料等在建工业项目尚未竣工投产,导致规上企业产值较年初计划支撑严重不足。二是投资增长支撑不足。受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减弱,偿债进入高峰期,政府投资能力受限,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难度加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及未纳入“十二五”规划盘子项目争取中央资金难度加大。三是财政减收因素叠加。受国家“双控”政策影响,烟叶税大幅减收,水泥、原煤等支柱产业生产下滑趋势明显,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对财政增收形成有效支撑。加之借款数额大、预拨资金多,资金调度十分困难。

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预测

从全县经济运行趋势及主要供给支撑上分析:初步测算,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4.9%。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43%;财政总收入7.15亿元,增长12.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6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支出24.7亿元,增长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5亿元,增长6.2%;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3%,在计划数104%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亿元,增长1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9亿元,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667万美元,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8元,增长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3元,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3.7亿元,增长13%;贷款余额36.9亿元,增长16%。各项主要指标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下步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为确保全年各项目标圆满完成,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提质增量为核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力度促进项目开工,重点抓实长岭岗水库、滇西1944果酒生产和2015年保障房等建设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制定进度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大链二级公路、立影水库、摩尔农庄核桃加工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43%。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省、市投资重点,重点抓实大型通用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县重点领域建设运营,力争民间投资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年末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69亿元,增长35%以上。

(二)以达规促产为目标,积极推动工业发展。狠抓工业运行调节,帮助企业做好行业生产监测分析,加大运行调度,确保企业产销两旺,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狠抓骨干企业培育,一企一策制定纳规计划,以“3个10亿元”生物资源产业培育为重点,力争年内新纳规上企业7户以上,全面推进“两个10万元”培育工程,培育微型企业200户。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工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县内5户煤炭企业的技改扩建,支持水泥产业联合兼并重组,降低生产成本,加快锡矿企业技改,扩大生产能力,保证企业不停业不停产,持续增加工业发展后劲。

(三)以发展特色为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抓好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力争增速在全市保持领先。提升农技水平,确保大春粮食生产满栽满插,建设标准化茶园,加强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培训,抓好甘蔗新品种实验推广,做好畜牧秋防、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确保各农业产业丰产丰收。加大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漭水联福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力争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8万亩。进一步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确保新增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村24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生猪调出大县、千亿斤增粮、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实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83元,增长13%以上。

(四)以发展三产为关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业发展改革试点建设,总结形成昌宁经验,确保通过市级验收,确保年末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4.9%以上。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激活市场消费潜力,确保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7亿元,增长12%以上。加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4户以上。持之以恒推进旅游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确保旅游总收入达3.77亿元,增长65.4%以上。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巩固房地产业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雄达、宁和苑等房地产建设项目,促进住房健康消费。

(五)以强化征管为抓手,努力促进财政增收。夯实财源基础,抓实下半年烤烟、硅矿、茶叶等主要有税产业,加大对应税投资项目的税收清缴力度,强化房地产税收管理,加强土地增值税清算,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力争年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公开财政预决算,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财政预算指标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年末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6.2%以上。抓实融资工作,编制完成《昌宁县2015—2017年金融发展规划》;依托县佳阳公司和县水投公司等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扩大信贷规模,确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和16%以上。

(六)以城镇建设为载体,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城乡规划思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年内完成7个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80个村庄规划修改提升及5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加大城建项目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兴宁街等市政道路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和山水迎宾广场等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兴宁街南、北延长线等道路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围绕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86.5%和96.7%,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

(七)以保障民生为基础,协调推进社会进步。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快“三项贷款”的审批、放贷进度,力争开发就业岗位3100个,城镇就业人数达2300人。抓好昌一中、昌二中扩建等在建教育项目进度,做好学前、义务、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认真开展县内教师招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好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8%以上。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工作,力争完成棚改300户;加快2015年公租房前期工作,确保9月底前全面开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00户以上,全面提升农村民房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抓好7项扶贫机制改革创新和10项重点工程建设。积极落实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城乡低保等惠民政策。抓好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后续建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八)以创新机制为依托,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上级出台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行减税扶持。与省、市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三权三证”融资抵押,稳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柯卡一体化试点建设进度。完成新一轮校长选聘、教职工竞聘和绩效工资考核改革,健全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评价机制。全力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按要求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等其他改革工作。

(九)以对接协调为重点,提升规划编制质量。巩固“十三五”规划编制成果,注重上级经济政策和投资导向的研究判断,做好与国家、省、市规划的有机衔接,争取昌宁更多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点工作挤进上级“十三五”规划盘子。建立规划咨询论证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切实增强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完成规划纲要的修改完善、汇报衔接和提交审议相关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