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93-8-03_A/2015-1223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5-12-23 |
文号 | 浏览量 |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昌宁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扩内需,不遗余力促改革,多措并举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新提速。
(一)抓调控促运行,经济保持稳中趋进。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6.4亿元,增长11.5%,为计划的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6.8%,为计划的99.8%;第二产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16.1%,为计划的96.2%;第三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3%,为计划的94%。三次产业结构从40.5:35.6:23.9调整为38.8:36.5:24.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7、5、3.8个百分点。
(二)抓产业促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8.9亿元,增长7.2%。主要农产品中,粮食、香料烟、干茶、蚕茧、泡核桃、肉类总产超计划完成;果蔬总产完成计划目标;烤烟、甘蔗总产未完成年初计划;中药材、糯橄榄、食用菌、冬桃、魔芋、柠檬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建成基本农田95.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5万亩,建成通村水泥路830.3公里,解决2.6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新农村试点100个,打造美丽乡村4个,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土地流转1.3万亩,“合作股份”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昌宁红茶庄园、葡萄酒生态庄园建设推进顺利,新增农民合作社50个,消除“空壳村”15个,新培育龙头企业7户,经营模式不断优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85万人次,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7元,增长14%,为计划的100%,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抓调整促转型,工业发展快中趋稳。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1.9亿元,增长23.9%;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运行稳定,工业硅、锡精矿含锡量、食糖、精制茶加工、核桃加工、畜产品加工、墙体材料、发电量超计划完成;酒精、木材加工、原煤、水泥未完成年初计划。新培育10户规模企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18%。野生滇橄榄系列产品深加工、福润15万吨肉类加工、松山锡矿等项目建成试生产;摩尔农庄、昌宁红茶业集团总部、柯街20万吨饲料加工等项目推进顺利,完成非电力工业投资8.5亿元。入园企业达76户,实现工业产值38亿元,园区经济对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实现“双下降”。
(四)抓内需促消费,第三产业拉动有力。全县在抓快生产性服务业、抓活生活性服务业和抓实服务业组织保障建设上狠下功夫,年内共培育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2户,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3.5%。城东农贸市场完工投入运营,城南农贸市场建设顺利推进,粮油储备库、城北农贸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万村千乡”工程扎实开展,商贸物流网络不断健全,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增长13%,为计划的98.2%。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门户网站建成运行,旅游推介不断加强,小桥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推进顺利,“千年茶乡”茶文化旅游园区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开展。接待游客总数36.9万人次,增长1.9%,为计划的101.1%;实现旅游总收入8100万元,增长1.3%,为计划的101.3%。
(五)抓项目促投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36亿元,增长40.4%,为计划的10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完成产业投资18.16亿元,增长84.9%,占完成投资的54.3%;完成社会投资13.97亿元,增长7.3%,占完成投资的41.8%。交通建设全面提速,618.3公里农村公路全面竣工;江桥、珠街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大链二级公路、珠街至巍山公路改造工程推进顺利;高速公路和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能源保障能力日益提升,松子山风电场、2013年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黄草山风电场、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立觉河、大柳树水库等项目竣工;2014年千亿斤增粮工程、弥泥河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开工建设;立新、松林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
(六)抓管理促保障,财政金融平稳运行。着力培植可持续财源,不断强化绩效理念,硅、烟草等有税产业健康发展,税收征管不断加强,国有资产全面盘活,民生支出得到优先保障,完成财政总收入6.3亿元,减28.3%,为计划的95.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亿元,减25.8%,为计划的102%;完成财政总支出24.4亿元,增长2.8%,为计划的118%。富滇银行昌宁支行投入运营,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年末余额分别为56.3亿元、31.8亿元,增长16.6%和25.1%。
(七)抓统筹促协调,城镇建设亮点频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市规委会评审,近、远期中心城区规划面积分别达10.2平方公里、14.1平方公里;珠街、耈街等6个乡镇总规编制进展顺利,7个传统村落规划全面启动。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推进,顺城道路人行道改造、宝达路东段道路等项目建设完工;客运站至环城西路连接线、达丙街南延段建设推进顺利。污水处理厂验收全面结束;滨河生态农业示范园、老年大学等项目投入使用;西山公园基础设施拓展提升改造、县城游泳池等项目加速推进,城镇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园林绿化抚育管护成效显著,山水田园城市已具雏形。鸡飞、温泉、翁堵、大田坝4个乡撤乡设镇工作全面完成,田园镇统筹城乡试点和柯卡一体化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达35.9%。
(八)抓民生促和谐,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坚持把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社会对教育满意度达89.7%,学前三年入园率达67.6%,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7.3%,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高考录取率达98.8%。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开发就业岗位326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0.05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8.07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升格为省二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8.84%。新建保障性住房100套,改造农村危房2950户,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安居问题。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5%和99%,文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2%,市场物价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预计人口自然增长率达4.8‰。以“6995”信息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人民武装、妇女儿童、统计、气象、档案、地震、史志、食药安全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九)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财税金融改革深入推进,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更加规范。积极探索沿边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营改增”稳步推进,税负得到减轻。资源环境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调整了珠街集镇自来水价格和翁堵集镇、县城的垃圾清运收费标准。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田园镇西山片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试点工作顺利启动。社会领域改革稳步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不断健全。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00万美元,减少30.4%,为计划的62.5%;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亿元,增长15.3%,为计划的100%。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消费增长点不多,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出口形势严峻,加快发展压力不减;二是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是农业现代化推进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四是财税增收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五是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断增多。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统筹兼顾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综合考虑昌宁发展基础和外部机遇,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7.8%以上,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考核任务。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提质量,突出结构调整,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加强运行调节,优化生产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协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95.4亿元,增长16%以上;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6%以上。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依托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提升园区自主发展能力,力争入园企业达79户以上。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重点实施好黄草山风电场、县城天然气利用工程、“滇西1944”果酒生产、摩尔农庄核桃综合开发、核桃青皮硬壳综合开发等项目。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建议为:工业硅2.6万吨、锡精矿含锡量1300吨、食糖6.1万吨、酒精5500千升、精制茶3万吨、木材加工30万立方米、核桃加工5万吨、畜产品加工1.5万吨、原煤42万吨、发电量1.2亿千瓦时、水泥55万吨、墙体材料3亿块。
(二)坚持促增收,突出产业发展,促进农村持续繁荣。 着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巩固粮食、甘蔗、“两烟”产业,强化茶叶、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稳定蚕桑、果蔬、畜牧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食用菌、冬桃、魔芋、柠檬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带动强的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52.7亿元,增长7.5%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6.5%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50个,发展农业庄园经济,推广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试点经验,扩大“合作股份”试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23元,增长13%。打造美丽乡村10个、村庄整治384个、易地扶贫搬迁400人、改造中低产田地3万亩、实现建制村通畅数124个,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2015年主要农业产品生产计划建议为:粮食21万吨、油菜5000吨、入榨甘蔗45.2万吨、烤烟1.2万吨、香料烟6025吨、干茶2.28万吨、核桃3.4万吨、蚕茧1050吨、蔬菜15.67万吨、水果2.34万吨、肉类总产11.08万吨、水产品1万吨。
(三)坚持扩内需,突出市场建设,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启动实施农业综合服务业发展改革试点县建设,优化消费环境,用活消费政策,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规模,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22.1亿元,增长14.5%以上;新培育限额以上服务企业4户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亿元,增长12%以上。建成昌宁货运站和信达公司东、西物流中心;实施好汽车维修企业、粮油储备库、茶艺坊茶叶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山水田苑基础设施、城北农贸市场等项目,完善商业网点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雄达、宁和苑、南园和翁堵综合小区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健康消费。加快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温泉旅游度假区一期开发、隆祥大酒店、映春湾休闲度假中心等项目建设;抓好澜沧江百里长湖度假区、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立木神山、明山水库、耈街苗族刺绣和湾甸傣族工艺品开发、大甸山古墓抢救性文物保护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达1亿元以上。
(四)坚持强基础,突出项目建设,促进投资高位增长。 实施项目103个,力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44.66亿元,增长30%以上。农林水利方面,重点实施好立影、松林、长岭岗、羊肠河、桂花树5个水库和大勐统河大勐统坝段治理等项目建设,抓好立新水库、芒赖整村推进等项目前期工作。交通方面,重点实施好大链二级公路、珠街至巍山牛街公路、455.7公里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抓好高速公路、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能源方面,重点实施好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黄草山风电场等项目建设,抓好保山至临沧天然气管道昌宁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城镇建设方面,重点实施好漭水1+1新型农民社区、卡斯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抓好珠街集镇二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生态环保方面,重点实施好古树茶生物多样性保护,锡矿、灏煜灵铜矿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卡斯集镇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建设,抓好柯街、卡斯村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社会事业方面,重点实施好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妇幼保健院、思源实验学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抓好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项目前期工作。
(五)坚持重统筹,突出区域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坚持“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美乡村,做优社区”城镇建设思路,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达丙街南、北延段道路、田园镇达丙片区集中供水工程、漭水镇、卡斯镇整乡推进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城市供水普及率98.6%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率38.6%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86.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7%以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深入推进田园镇统筹城乡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柯卡一体化建设新方法,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城镇人口达1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7.9%以上。
(六)坚持惠民生,突出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扩大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00个以上,新增就业人数2300人以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健全城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巩固在98%以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8%以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前教育基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好用好保障性住房,改造3500户农村危房,启动实施县域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加强价格监管,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9%和99.5%。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认真抓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理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七)坚持促改革,突出依法治县,促进环境不断优化。 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推动依法治县进程。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和专项资金管理,加快沿边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与省、市同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加快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加大考试招生、职业教育、教师轮岗等教育综合改革力度;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殡葬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创新招商方式,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增长10.9%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50万美元以上,增长10%以上。
(八)坚持谋长远,突出思维创新,促进规划高效编制。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创新思维方式,加强政策研究,深化县情认识,根据“十三五”规划编制时间进度要求和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2014年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基础上,做好与省、市规划衔接,起草好《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统筹抓好各行业、各领域的专项规划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在新常态下打造昌宁经济升级版,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