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310-/2018-1031004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珠街乡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18-10-31 |
文号 | 浏览量 |
珠街乡2018年脱贫规划
一、基本情况
珠街彝族乡位于昌宁县东北部,地处“三州五县”结合部,乡政府驻从岗社区,距县城102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81平方公里,辖10个村137个小组4743户14205人,其中,农业人口13435人,占94.58%。属昌宁县建档立卡贫困乡之一,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17户贫困户5033人,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5.43%,其中:金宝村151户470人、子堂村145户519人、比此村132户426人,以上3个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他7个村(社区)贫困人口分布为:岔河村179户581人、庆美村127户378人、珠街村147户594人、羊街村270户836人、谷满村174户553人、黑马村142户589人、从岗社区50户87人。
二、社会公益事业及经济发展现状
珠街乡集“山区”、“边远”、“民族”、“贫困”四位一体,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高寒山区与低热河谷地域并存,气候干燥,植被和水源都相当稀少,是有名的“老旱区”。辖区内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村组公路路况较差,大部分都为土路面,晴通雨阻现象突出,路面等级亟待提升。全乡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来源渠道较少,加之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群众综合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难度较大,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和劳动技术,“智力”贫困突出。境内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仅625毫米。拥有林地30万亩,森林覆盖率57.7%;拥有常用耕地总资源3.1万亩。全乡有公路147条,总里程609公里;有小(二)型水库3座,灌溉沟渠136条,小水窖12417口,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达48%。全乡有中学1所,村完小10所,办学点1个;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0个。2014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056万元,同比增长17.71%;农民人均纯收入5228元,同比增长17.35%。完成粮食总产11206吨;种植烤烟16523亩,上等烟比例达56.8%,均价30.39元/公斤,实现产值5926.66万元,实现烟叶税收1304万元;拥有泡核桃面积19.3万亩,干果产量3500吨,产值7000万元;在低热河谷区域培植澳洲坚果12500亩、糯橄榄5000亩;实现畜牧业总收入4613.51万元。
“十二五”期间,全乡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46.4519万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507.7549万元;发放小额信贷4期,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250万元。共计实施了14个整村推进,其中:1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3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1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共计投入资金扶贫资金340万元;实施了100户安居工程,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实施,糯橄榄种植产业扶贫60万元,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1924户,共计6198人。扶贫工作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脱贫致富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643元提升到2014年的5228元,年均增长19.56%。
三、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有点儿存款的农户都是近年来没有改造过房屋,也就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辈子或者两代人攥下的辛苦钱不够一次的房屋改造,目前仍有大部分农户住着建筑年限较长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危房。究其贫困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二是少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弱,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珠街地处偏僻,距城区较远,消息相对闭塞,有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能及时运送出售,村民经济收入不乐观,相应对村组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相应不够。一是村组道路全是黄土路,影响农民出行及作物外调;二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太差,农田不能有效灌溉;三是村民脱贫缺乏资金投入,扶贫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五、发展思路和发展潜力
按照扶贫工作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增加村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整合资金,集中投入,以整乡推进为基础,统一规划,推动农业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配套、改革创新投入机制,提高产业效益。一是要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利用好珠街人多地广的优势,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二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再发展,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要重视科技教育扶持,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返乡工作,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促进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完善推进,实现全乡贫困农户彻底脱贫致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通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帮扶,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整乡推进等项目工程。2018年内实现子堂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90户613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新农村建设
(1)实施一批以村内道路建设、亮化工程、环卫设施、绿化工程、活动场所建设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行政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等建设项目。
比此村行政村整村推进,概算投资560万元;子堂村殷家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概算投资203万元;比此洼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概算投资206万元;比此新村自然村等10个“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概算投资681万元;羊街村兴龙民族团结进步项目,概算投资500万元;庆美村山头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概算投资500万元;上元自然村等4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概算投资175万元。
(2)易地扶贫搬迁安置80户,安置304人。投资概算3500万元。
2.水利设施建设
(1)新建大花坟水库、地界河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概算投资10000万元。
(2)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防洪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灌溉沟渠防渗加固建设工程。概算投资200万元。
3.电力设施
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概算投资300万元。
4.道路交通
(2)村组道路硬化100公里。概算投资10000万元。
5.危房改造建设内容
拆除重建危房改45户,修缮加固危房500户。概算投资150万元。
6.坡岭地整治建设内容
坡岭地整治建设1000亩。概算投资35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种植业
继续推进黑惠江淹没线万亩绿色经济林建设,在黑惠江淹没线种植澳洲坚果、糯橄榄、芒果、黄果、香蕉、荔枝等新兴产业1.5万亩,年内完成5000亩。概算投资1000万元。
2.养殖业
建设养殖基地3个,标准化猪舍改造与扩建设10300㎡,先进养殖设备购置500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520㎥;优良种猪引进900头,科技培训1100人次。概算投资200万元。
3.资源开发
建设集生态旅游、江面运动、住宿、垂钓、演艺、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彝族特色大型山地综合“风情园”。 概算投资2000万元。
4.劳务经济
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培训农民3000人次;转移就业人数1000人,扶持创业人数100人。 概算投资20万元。
(三)组织建设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帮扶成立黄牛、生猪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中药材种植和传统手工业制作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发展互帮互带、脱贫致富的自我帮带能力。概算投资200万元。
2.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
建设自然村活动场地兼应急避难场所30个。 概算投资450万元。
(四)生态建设及环境整治
1.人居环境改造
改厕改厩500户,实现人畜分居。 概算投资250万元。
2.污染治理
成立垃圾清运、处理合作社39个。概算投资200万元。
3.环境绿化美化
在公路沿线、集镇、村院落、人口密集的居住区种植景观树,年内建设3万平方米。 概算投资45万元。
4.景观林新植 新植红花油茶1000亩、种植映山红,山茶、杨梅等树种。 概算投资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