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64XP/20240508-00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耈街乡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4-05-0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各村、乡直及驻耈单位:

现将《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此件公开发布)

中共耈街彝族苗族乡委员会

耈街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2024年5月7日

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根据《昌宁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昌巩固振兴组办〔2024〕17号)文件精神,结合耈街乡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相关规定及各级政府关 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工作思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为主题,围绕“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1.明确监测标准。结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低保标准等因素,确定2024年全乡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700元为监测底线。(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11村)

2.抓实监测帮扶。强化监测帮扶机制,不断调整优化内容程序,坚持农户自主申报、干部排查、部门大数据筛查预警等渠道互为补充、相互校验,及时排查发现风险,针对性落实帮扶举措,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把群众增收作为巩固成果促振兴的首要任务,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耈街中心校、社会事务办、项目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耈街中心卫生院、11村)

3.推动风险消除。以行政村为单元,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监测对象帮扶成效评议工作,对风险消除稳定性较弱的,继续给予针对性精准帮扶;对风险稳定消除的,及时按程序标注风险消除。(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公室、耈街中心校、项目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耈街中心卫生院,11村)

4.持续巩固成果。围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服务保障水平。紧盯控辍保学、饮水安全、住房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教育卫生水平,落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保缴费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应保尽保。聚焦4类重点人群和4种慢性病患者,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签约一人、做实一人”。(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耈街中心校、社会事务办、项目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11 村 )

5.提高群众满意度。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分析,认真开展实地核查,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加强政策宣传,持续推进监测对象申报、帮扶政策到户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持续推广使用“政府救助平台”“防止返贫监测”APP,不断提高救助事项申请办理便捷度。(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宣传办、社会事务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11村)

(二)全面加强产业帮扶

6.强化金融支持。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贷款总额不低于600万,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做好“融信服”平台运用宣传推广,扎实推进全乡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线上办理。加快“富民贷”产品推广。(责任领导:李玮、李剑波;牵头部门: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办、项目办,11村)

7.强化产业发展。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和传统产业提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核桃、坚果精深加工,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农特产品收购、加工、交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电商发展,培育阿水村、挖沙村2个电商发展示范点,加大对汪家箐石片房、阿干云海、挖沙村垂钓中心、水炉古核桃树群、利东山万亩杜鹃林以及彝族苗族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一条季节性、周末性乡村旅游路线,策划核桃节、火把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全方位展现耈街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人文风情、特色美食,不断扩大对外知名度。(责任领导:王是博;牵头部门:项目办;责任部门: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市场监督管理所、自然资源所,11村)

8.强化分类指导。持续做好项目资产的评估、登记、确权。加强扶贫资产监管,探索经营性资产市场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资产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资产效益发挥正常。(责任领导:王是博;牵头部门:项目办;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11村)

9.强化联农带农。进一步健全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所有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抓实产业和就业两个增收关键点,提升利益联结质量,巩固发展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围绕“一地四带”,探索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规模连片、优势明显的产业示范集群,重点在团山片区打造烤烟产业示范基地,在新厂—阿干—栗木—阿水片区打造烟后豌豆种植示范带,在挖沙—水炉—金马打造核桃产业发展示范带,在耈街村—金马村—打平村打造以叶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示范带。用好“党组织+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长效机制,以基层组织推动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土地、人力等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发展。(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项目办;责任部门:基层党建办、经济发展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督管理所,11村)

10.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鼓励和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组织开展乡村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每村至少培育3名致富带头人,全面发挥乡村人才“头雁”作用。(责任领导:袁丽萍;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基层党建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11村)

(三)全面抓好农村就业保障

11.保持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要求,紧盯“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加强岗位推介,提升就近就业质量”等重点工作,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指导服务和技能培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落实就近就业,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不低于上年度规模,按时足额发放补助。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确保90%以上的“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就业或升学。(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社会事务办;责任部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11村)

12.强化工作措施。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落实好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雨露计划补助、公益性岗位补助等帮扶政策措施。精准掌握脱贫劳动力务工状态、帮扶需求、政策落实等信息,及时准确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更新。(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党群服务中心、耈街中心校、基层党建办,11村)

(四)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13.做好安置区和搬迁群众生活保障。持续跟踪监测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深入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服务,确保搬迁劳动力整体就业率90%以上,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加强协调配合,补齐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提升安置区社区治理水平,落实搬迁群众户籍管理、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工作措施,抓实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责任领导:王是博;牵头部门:党群服务中心;责任部门:项目办、平安法治办、社会事务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11村)

(五)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14.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两污”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为重点,科学规划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新厂村易木自然村为试点村,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到2024年末,全乡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5%以上,改厕质量明显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进一步成熟,治理率达58.06%以上,实现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目标。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和人居环境红黑榜通报机制,强化村规民约引导、约束作用,营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责任领导:禹国文;牵头部门: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责任部门:项目办、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建办、社会事务办,11村 )

(六)持续开展乡村社会治理行动

15.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命案防控、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持续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全面推广“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责任领导:张 哲;牵头部门:平安法治办;责任部门:派出所、司法所、社会事务办、基层党建办、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11村)

16.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注重扶志扶智相结合,抓好励志教育,把脱贫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广播、网络、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和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励志教育和技能培训,把施策做实、做细,用技能致富,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继续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安置区产业,不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责任领导:孙继敏;牵头部门:基层党建办;责任部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司法所,11村)

(七)凝集帮扶力量

17.深化定点帮扶。推动挂包帮扶单位落实挂包帮扶责任,推动定点帮扶单位发挥行业优势,充分发挥消费帮扶引领作用,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增收。(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建办、市场监督管理所,11村)

18.巩固结对帮扶。继续坚持“三深入”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乡级领导挂村、单位包村、干部职工联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员力量,严格驻村工作队员管理,确保全乡11个村有帮扶单位帮扶,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办;责任部门:各挂包单位,11村)

(八)改进监督检查工作

19.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完善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把监督检查成果作为平时工作考核内容。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实地督导和专项督查,推动涉农重点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改进,督促各类问题真改实改,指导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推动问题整改。(责任领导:李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乡村振兴办、财政所、农业中心、项目办、社保办、各挂包单位,11村)

(九)加强工作保障

20.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压实责任和发挥作用的七条措施》等机制,明确各村、各责任单位所负责任。

21.强化政策保障。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沪滇帮扶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支持,保持资金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政策稳定。

22.强化工作保障。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协调,牵头部门要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形成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工作责任,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3.强化纪律保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绩效考核,根据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强化考核问效。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切实加强全乡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充实耈街乡2024年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杨 锦 乡党委书记

施棋方 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

:张 哲 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人大主席

乡党委副书记

王是博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袁丽萍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李玲君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孙继敏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禹国文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张相飞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罗莹琪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李剑波 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

苏红洲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赵鹏飞 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

朱文豪 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

张正雪 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

赵学强 团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挖沙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丁维文 水炉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张治鹏 耈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李中杨 金马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茶继典 打平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李仙官 土皮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左树仁 阿水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左世军 栗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张金超 新厂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茶建虎 阿干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经济发展办,由李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朱文豪、张正雪为工作人员。工作职责:负责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统筹组织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完成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