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235-/2021-0528007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勐统镇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1-05-28 |
文号 | 浏览量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3日在勐统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党委副书记、镇长 杨光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勐统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下同心、干群齐心、万众一心,盯紧抓实镇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总目标,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心全意谋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一)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脱贫摘帽重点,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是花足“细”心思,精准绘制脱贫“作战图”。坚持按照“因户施策”的思路,“精、细、实”地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现全镇1867户7802人高质量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动态清零,顺利通过各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国家普查验收,并被保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为“2020年扶贫先进单位”。二是下足“硬”功夫,扎实织牢脱贫“保障网”。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结合民众住房情况和实际需求,宜改则改、宜搬则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6户,有效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三是铆足“新”干劲,着力打造脱贫“加速器”。坚持“产业+就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依托全镇产业布局,带动“四小产业”有序发展。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年内6个贫困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四是做足“智”文章,巩固脱贫成效“新篇章”。切实把扶贫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不断深化拓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成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政策要求,进一步提振精神面貌、破除思想贫困。强化脱贫成效宣传和氛围营造,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二)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疫情防控难点,新冠疫情严防严控
始终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责任,根据各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返乡人员排查,分别以镇、村、组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并指定网格责任人,压实责任人责任,构筑了纵成线、横成片、点相连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网格,筑起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合理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产业发展等工作。2020年,勐统镇共设置健康检测卡点3个,发放各类疫情防控宣传材料3400余份,张贴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公示公告等海报157幅,排查出返乡人员2173人,采集核酸样本932份,辖区内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三)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经济增长热点,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挑战,积极采取有力稳控措施,全镇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8.9%;财政总收入完成5919万元,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41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84万元;财政总支出完成59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7万元,上解支出334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4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固定资产投资达1.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0.83%,贷款余额1.68亿元,同比增长2.14%。
(四)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增收创效燃点,产业发展增值增效
一是稳扎稳打,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严守耕地红线,扎紧扎实粮食安全生产“米袋子”,播种农作物8.82万亩,粮食产量达1.83万吨。抓稳抓牢“菜篮子”工程,各类优质农产品供给有保障,蔬菜产量实现2760.6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明显,肉类产量实现5436吨。巩固勐统香料烟核心烟区建设,2019至2020产季种植合同面积13652亩,烟叶收购42326.24担,产值5012.83万元。突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因地因村规划,推动形成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实现“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二是创新创优,企业效益进一步增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链全面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产品附加值,着力构建“产销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企业发展实现动力提升、质量提升、效益提升。三是借势借力,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紧紧围绕“红色+绿色”的旅游发展思路,依托高速公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契机,用好用活政策资源,积极全面推进“旅游强镇”战略,努力推进勐统贡茶庄园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集文化体验、传统村落、生态休闲等多主题为一体的旅游平台。
(五)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环境整治特点,镇域面貌升档升级
立足“美丽鹭乡、幸福勐统”定位,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双线并行、同推共进,镇域环境不断改善。一是整治与引导相结合,打造宜居宜游环境优美的“乐土”。殡葬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强化殡葬行业服务管理,初步建成勐统社区青龙山、长山村下马鹿2个集中安葬点,火化率保持100%;以“七改三清”为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构建“户集——村运——镇处”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垃圾收处实现集中处置;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936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摸排完成;坚持政府主导、各村主责、民众主体,以村规民约为引导,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美、环境美、城镇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为一体的“六美乡村”格局初具雏形。二是保护与发展相融合,打造山美水美生态和谐的“净土”。深度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理念,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卓有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有力,完善14处重点河库渠塘“一河(湖)一档”动态管理台账,以“清五乱”专项行动为主攻方向,累计排查整改问题8个,完成上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5个,河湖库渠水域岸线环境面貌持续提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天然林保护建设项目13万亩,公益林保护建设项目1.0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项目3000亩,林业资源保护取得实效;积极开展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毁林种植、违法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问题。绿水青山生态效益充分显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生态空间逐步建成。
(六)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项目建设节点,发展格局扩展扩容
牢固树立“大项目快发展、小项目慢发展、没项目难发展”的理念,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实现高速高质高效发展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支撑,强化政策保障,抢抓建设时间节点,以高质量的项目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勐统中型灌区建设扫尾,马家田、酒药寨、大河、刺竹山、小勐统高标准农田建设,立新水库和输水管道及道路建设,大勐统河和龙洞河治理等在建项目的实施,马田头、酒药寨村民小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板家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新庆、大河农网整体改造等项目;做好新庆片区以工代赈项目、勐统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勐统河水系联通工程和二级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七)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社会保障基点,民生红利普及普惠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善谋民生之利、勤解民生之忧,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一是强化综合保障,兜牢保障民生的“底子”。完善特困人员“一人一档”,56户60人特困人员实现供养兜底全覆盖;严守“十条红线”,按月开展低保对象动态调整,现纳入农村低保798户1281人,城镇低保38户46人,精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完成591名残疾人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发放311名残疾人护理补贴24.26万元,280名残疾人生活补贴22.28万元;全面推动“医养两险”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0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89%。二是优化便民服务,迈开服务民生的“步子”。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个,完成签约7802人,开展入户诊疗4轮,积极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和“一站式”即时结报机制,民众就医难题得到有效化解;及时调整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充分运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三是细化就业帮扶,走稳改善民生的“路子”。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420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组织各类技能培训529人次,充分利用沪滇劳务协作等契机转移农村劳动力11570人次,就业环境显著改善,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用活发展民生的“引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逐步形成;积极培育、培养特色民俗活动,广播电视卫星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村组活动场所配备完善,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八)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社会治理焦点,社会氛围和谐和美
紧紧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逐步建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安社区建设向实向深向细推进,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管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是综合治理时时发力。建立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和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隐患排查,年内调处矛盾纠纷142起,未发生影响重大的社会治安事件。牢牢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及时掌握信访人员、信访事件动态,严格落实信访问题属地化解和舆情稳控责任,年内共受理来信来访26件,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二是法治建设久久为功。普法工作扎实推进,通过设点宣传、普法课堂、观看直播等方式深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社会全面延伸。综合推进多领域联合执法,基层民众守法、敬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司法平台效用、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为基层民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36次、办理人民调解案件116件,民众“轻法轻诉、信访不信法”的观念明显转变,用法、崇法意识不断增强。三是专项工作步步落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整治不良风气,对农村“黄赌毒”、违法违建、邪教活动打击持续发力,命案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减少,辖区内无刑事案件发生,社会秩序和谐有序,社区氛围安定祥和。
(九)这一年,我们牢牢聚焦履职服务要点,自身建设坚强坚定
坚持依法履职,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一是勤政为先,提升能力素质。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线上学习平台,广泛开展集中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全力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二是廉政为纲,改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刻汲取秦光荣案、耿梅案、“3·29”专案带来的危害,强化廉政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震慑,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逐步形成。三是简政为要,显现干事担当。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勤俭节约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大民生保障领域经费投入,打造令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回顾2020年的成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镇人大主席团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勐统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勐统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脱贫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仍然艰巨;特色产业资源聚合度低,发展模式较为简单粗放;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集镇功能亟待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等等。对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敢于担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水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勐统将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抢占先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镇党委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奋力开创勐统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1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8%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以上;招商引资完成县级考核任务。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全局,把握关键,2021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立行立改之志,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聚焦短板、查缺补漏。一是直面问题抓整改,打好脱贫成果“保卫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各级专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考核发现问题、自检自查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把“改”字贯穿始终,坚持先行先改、改实改细、改好改全层层压实整改责任。二是巩固成效谋发展,打响乡村振兴“升级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持续巩固好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发起乡村振兴总动员。着重发挥特色产业布局优势,加快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发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项目覆盖为助力,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加快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二)走创新创优之路,持续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政策扶持、结构调整、品牌培育、文化助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规划特色布局,带动农业“活”起来。立足勐统优势,结合各村(社区)主体功能区划,推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产量;调整优化香料烟种植,完成县级下达指标任务;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养殖业产值逐年增加;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快构建形成规划合理、产业集中、优势突出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促进产业协调、高效发展。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带动企业“强”起来。抓住我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契机,充分结合现有产品特性,加快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展特色品牌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特色农产品外销比例,深入挖掘冬谷米、茶叶、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的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转化率,加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利益链接机制。三是融入特色文化,带动旅游“热”起来。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内核、增添文化魅力,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彰显生态绿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方面的潜力,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三)行群策群力之举,持续聚集环境整治合力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共管共治,建设绿色家园。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完善集镇、村庄聚集区域污水管网配置和散居农户粪污分户无害化处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快运、清洁处理零填埋。二是共建共享,释放绿色福利。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巩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林地、草地保护和恢复,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坚持人工造林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着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动员民众主动参与植绿增绿行动,在镇村干道、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打造一批绿色精品工程,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绿色福利。
(四)鼓跨步跨越之劲,持续发挥项目建设助力
紧扣各级重大战略和重大部署,抓住“十四五”发展契机,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大项目落地勐统。一是巩固提升“老基建”,加快实施村内道路提升工程,改善民众出行条件;积极协调上级资金,加快推进芒卡坝和三眼井、邦伍等移民后扶项目建设,酒药寨至板家寨茶园美丽公路建设,完善和规范公墓和集中安葬点的硬件设施,持续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民众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便捷、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二是加快培育“新动能”,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助推农特产品贸易集散地及物流中心建设,结合滇西旅游大环线,积极打通“走出去”的经济发展“命脉”,进一步促进内外资源交互配置,为加快优势资源、优质人才“引进来”创造有利条件。加快5G网络基站、茶博园及农业观光园等“潜力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供需共同受益、具有经济增幅效应的项目,促进基建、经济“双升级”。
(五)务惠泽惠民之实,持续增强民生保障实力
坚持抓好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投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强化保障“安”民。着力解决“医”与“养”的问题,严格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加强慢性病规范管理、高龄老年人疾病随访和健康指导,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探索“医养结合”新体系。统筹完善优抚安置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失独失能老人、残疾人的关爱服务,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二是稳定就业“惠”民。围绕稳岗扩岗两个着力点,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三大重点群体,分类实施专项行动稳就业、保收入;落实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政策,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规范化程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充分的就业。三是科教发展“助”民。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带动基层民众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依托东西部协作教育契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科教事业,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六)求安稳安定之效,持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完善基层自治体系。构建完善基层党组织自治体系,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基层议事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监)事会等为载体,以村规民约等为自治章程,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矛盾纠纷调处、村级业务管理能力,加快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民主治理格局。二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探索乡镇综合执法平台。加快完善村级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民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依法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黄赌毒”专项整治,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及时排查影响社会治安的风险隐患,保障基层安定和谐。三是营造基层德治氛围。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诚信观念,以基层治理组织为主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和德治教育,弘扬红色精神、榜样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明新风,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强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树牢科学新风、节俭清风、人情暖风、淳朴民风,在勐统营造“崇德尚德”的良好氛围。
(七)尽为党为民之责,持续强化自身建设定力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举旗铸魂,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依法善治,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政府权责清单,织牢权力“笼子”,加快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深化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民主监督。切实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的征集、办理和答复,主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和批评。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三是履职尽责,加强纪律建设。突出政治监督、纪律监督,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加强政治纪律监督检查,以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纪律教育,强化负面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
各位代表!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弘扬“三牛”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