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07F-/2021-1214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湾甸乡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发布日期 | 2021-12-14 |
文号 | 浏览量 |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湾甸乡深入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大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将“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这个暑假,在大城村一家小卖铺前的青树下,熟悉的小黑板上,又写满了弯弯扭扭的豆芽似的古傣文,十几个孩子围在万德美身边,时而读、时而写,学习累了她就给学生唱上一段傣文调子。吱吱喳喳的粉笔声、朗朗读书声、温婉柔美的傣族歌声已经成为这个村子刻在心里的旋律,留住了一辈辈傣家儿女的乡愁。
“担心我们这代老了,傣族语言文字就这样丢失”
2014年9月,湾甸乡乡土人才万德美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对万德美的肯定,同时也是湾甸乡乡土人才培育成功的典范。万德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傣族农民家庭,在她的记忆中,从小父亲就经常念古傣文,每晚上都念,寨子里一大伙人围着就来听他念那些书,自己就坐在旁边看书边听着,他读到哪里自己就看到哪里,读着读着慢慢就学会了。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对傣族文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普通话广泛推行,外出务工的人逐渐增多,像她这样热衷傣族语言文字的人却越来越少。村子里年纪大的会说能听不会写,年纪轻的能听会说一点不会写,年纪小的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更不会写。父亲留给她的十余册傣文古籍只有她一人翻看,曾经脍炙人口、喜笑悲泣的傣族民间故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担心我们这代老了,就没有人认识傣文,我们的傣族语言文字就这样丢失,很可惜。”
到万德美近二十岁时,从保山民族干校学习傣文回来后,把老人们几代保护留传下来的古书、故事传承下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1987年,万德美回到老家,因为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便在寨子里开了个小卖铺,边做生意边翻译古傣文。
古傣文记录了古代傣族先民发展奋斗的历史,一些傣族历史故事对后人有教育意义,自己掌握一定的汉语和傣文知识,只要说得出来的话,都能够用汉文和傣文写出来,所以她希望傣族的年轻人都能够学好傣文,把傣族文化传承下去。于是她担任起这个重担,义务教授大家学习傣文。万德美家就在大城村小新寨佛寺旁边,家里不方便,她就组织大家到佛寺学习,人少的时候就在家里教学,教他们没有收过一分钱,利用休息时间教,卖货空闲时间教。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根教棍,开启了她的义务教学之路。和她学习过傣文的孩子,大多数都坚持下来认真学习,掌握了傣文基础知识,了解了傣族历史文化。
“傣家儿女,应该担起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为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乡党委政府围绕“传承、融合、发展”,让民族特色文化扎根校园。自2012开始,湾甸中学、小学每个学期都会安排20个学时以上的傣文传承培训,培养傣族学生在能说傣语的同时会写傣文,万德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被邀请到学校授课,看着明亮宽敞的教室,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她感慨万千,“日子好过了,全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能做的不多,能做一点是一点”。她没有因此闲下来,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傣文古籍翻译上,为各地前来求教的傣文化爱好者答疑解惑,假期、周末继续教周边的傣族孩子学习傣文。通过政府组织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形式,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乡近百人能够写傣文。
万德美常说,“作为傣家儿女,我们应该担起传承和保护傣家文化的这份责任”。除了文字和语言进课堂,学校打造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宣传长廊,让各族师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了解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为交流交融民族文化搭建了平台。打破传统的“大课间”活动,将傣族的“傣族舞”,彝族的“左脚舞”等融入到课间活动,打造出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活力大课间。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断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环境美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人也更自信”
傣族建筑也是傣族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质遗产,传统民居、佛塔、佛寺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万德美来说熟悉而又亲切,也是千千万万傣族群众的乡愁。近年来,湾甸乡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建成了集田园、山水风光为一体的传统村落。通过实施旅游特色村寨、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对马棒佛寺、小新寨佛寺、大城佛寺等原有的民族宗教场进行提升改造,修缮了祥和泼水广场、帕旭泼水广场等一批独具傣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2013—2015年帕旭自然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傣族特色民居改造,2016—2017年再次全面提升了自然村的基础设施。2018年帕旭自然村荣获保山市第一批“3A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来湾甸旅游的人多了,知道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人也多起来”,这几年拜访万德美的人纷至沓来,带着对民族文化的景仰与好奇。湾甸乡着力打造“傣乡湾甸”精品旅游线路,将泼水节、火把节与湾甸历史遗迹、特色农产品观光休闲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感悟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更好地体验乡村休闲新生活。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形成了芒岗—帕旭—芒石—马棒傣族民居、民俗体验特色旅游环线。走完蓝花楹大道,坐西朝东的高大寨门,让过往每一个人都能感受浓厚的傣族文化底蕴和风采;到了帕旭自然村,一个个生动的傣族文化故事跃然墙上,成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民族文化“打卡点”;漫步在村道上,热情如火的凤凰花让人目不暇接,掩映着金灿灿的寨门,苍劲古朴的大榕树守护着神秘瑰丽的佛寺,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从左手提凳子,右手提竹箩,背上背着女儿一天赚两三块钱到现在女儿大学毕业,自己住上新平房,万德美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和受益人,“环境美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人也更自信”,朴实的话语渗透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特别是每年的泼水节,采花、堆沙、洗佛、百家宴、传统舞蹈嘎光表演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和文体赛事吸引着大批天南海北的游客,傣族的传统饮食、服饰、舞蹈等文化进一步传扬。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湾甸乡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进而带动着水果、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乡村产业留住越来越多的人,民族文化也滋养了越来越多的人。
万德美是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为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输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湾甸乡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带动乡村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下一步将继续保护和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并将其充分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打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支撑点,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湾甸乡:于彪 朱梦梅 )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湾甸乡深入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大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将“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这个暑假,在大城村一家小卖铺前的青树下,熟悉的小黑板上,又写满了弯弯扭扭的豆芽似的古傣文,十几个孩子围在万德美身边,时而读、时而写,学习累了她就给学生唱上一段傣文调子。吱吱喳喳的粉笔声、朗朗读书声、温婉柔美的傣族歌声已经成为这个村子刻在心里的旋律,留住了一辈辈傣家儿女的乡愁。
“担心我们这代老了,傣族语言文字就这样丢失”
2014年9月,湾甸乡乡土人才万德美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对万德美的肯定,同时也是湾甸乡乡土人才培育成功的典范。万德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傣族农民家庭,在她的记忆中,从小父亲就经常念古傣文,每晚上都念,寨子里一大伙人围着就来听他念那些书,自己就坐在旁边看书边听着,他读到哪里自己就看到哪里,读着读着慢慢就学会了。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对傣族文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普通话广泛推行,外出务工的人逐渐增多,像她这样热衷傣族语言文字的人却越来越少。村子里年纪大的会说能听不会写,年纪轻的能听会说一点不会写,年纪小的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更不会写。父亲留给她的十余册傣文古籍只有她一人翻看,曾经脍炙人口、喜笑悲泣的傣族民间故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担心我们这代老了,就没有人认识傣文,我们的傣族语言文字就这样丢失,很可惜。”
到万德美近二十岁时,从保山民族干校学习傣文回来后,把老人们几代保护留传下来的古书、故事传承下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1987年,万德美回到老家,因为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便在寨子里开了个小卖铺,边做生意边翻译古傣文。
古傣文记录了古代傣族先民发展奋斗的历史,一些傣族历史故事对后人有教育意义,自己掌握一定的汉语和傣文知识,只要说得出来的话,都能够用汉文和傣文写出来,所以她希望傣族的年轻人都能够学好傣文,把傣族文化传承下去。于是她担任起这个重担,义务教授大家学习傣文。万德美家就在大城村小新寨佛寺旁边,家里不方便,她就组织大家到佛寺学习,人少的时候就在家里教学,教他们没有收过一分钱,利用休息时间教,卖货空闲时间教。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根教棍,开启了她的义务教学之路。和她学习过傣文的孩子,大多数都坚持下来认真学习,掌握了傣文基础知识,了解了傣族历史文化。
“傣家儿女,应该担起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为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乡党委政府围绕“传承、融合、发展”,让民族特色文化扎根校园。自2012开始,湾甸中学、小学每个学期都会安排20个学时以上的傣文传承培训,培养傣族学生在能说傣语的同时会写傣文,万德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被邀请到学校授课,看着明亮宽敞的教室,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她感慨万千,“日子好过了,全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能做的不多,能做一点是一点”。她没有因此闲下来,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傣文古籍翻译上,为各地前来求教的傣文化爱好者答疑解惑,假期、周末继续教周边的傣族孩子学习傣文。通过政府组织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形式,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乡近百人能够写傣文。
万德美常说,“作为傣家儿女,我们应该担起传承和保护傣家文化的这份责任”。除了文字和语言进课堂,学校打造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宣传长廊,让各族师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了解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为交流交融民族文化搭建了平台。打破传统的“大课间”活动,将傣族的“傣族舞”,彝族的“左脚舞”等融入到课间活动,打造出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活力大课间。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断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环境美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人也更自信”
傣族建筑也是傣族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质遗产,传统民居、佛塔、佛寺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万德美来说熟悉而又亲切,也是千千万万傣族群众的乡愁。近年来,湾甸乡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建成了集田园、山水风光为一体的传统村落。通过实施旅游特色村寨、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对马棒佛寺、小新寨佛寺、大城佛寺等原有的民族宗教场进行提升改造,修缮了祥和泼水广场、帕旭泼水广场等一批独具傣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2013—2015年帕旭自然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傣族特色民居改造,2016—2017年再次全面提升了自然村的基础设施。2018年帕旭自然村荣获保山市第一批“3A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来湾甸旅游的人多了,知道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人也多起来”,这几年拜访万德美的人纷至沓来,带着对民族文化的景仰与好奇。湾甸乡着力打造“傣乡湾甸”精品旅游线路,将泼水节、火把节与湾甸历史遗迹、特色农产品观光休闲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感悟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更好地体验乡村休闲新生活。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形成了芒岗—帕旭—芒石—马棒傣族民居、民俗体验特色旅游环线。走完蓝花楹大道,坐西朝东的高大寨门,让过往每一个人都能感受浓厚的傣族文化底蕴和风采;到了帕旭自然村,一个个生动的傣族文化故事跃然墙上,成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民族文化“打卡点”;漫步在村道上,热情如火的凤凰花让人目不暇接,掩映着金灿灿的寨门,苍劲古朴的大榕树守护着神秘瑰丽的佛寺,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从左手提凳子,右手提竹箩,背上背着女儿一天赚两三块钱到现在女儿大学毕业,自己住上新平房,万德美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和受益人,“环境美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人也更自信”,朴实的话语渗透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特别是每年的泼水节,采花、堆沙、洗佛、百家宴、传统舞蹈嘎光表演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和文体赛事吸引着大批天南海北的游客,傣族的传统饮食、服饰、舞蹈等文化进一步传扬。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湾甸乡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进而带动着水果、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乡村产业留住越来越多的人,民族文化也滋养了越来越多的人。
万德美是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为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输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湾甸乡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带动乡村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下一步将继续保护和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并将其充分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打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支撑点,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湾甸乡:于彪 朱梦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