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594R-/2021-093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卡斯镇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发布日期 | 2021-09-30 |
文号 | 浏览量 |
卡斯风俗| 卡斯布朗族文化初探
布朗族
布朗族,原称蒲满、蒲蛮、本人。本人有本地人之意,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布朗族。汉代以前,卡斯的布朗族集中居住在兰山以西到广邑一带。元朝初年,蒙古贵族的金戈铁马打破了布朗族平静、安定的山地农耕生活。刀光剑影的民族纷争以蒙古大军的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而使布朗族臣服。为了摆脱元朝统治者的束缚,布朗族只好向东南部更加偏僻的山区迁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的生存与繁衍。今天,卡斯的布朗族集中居住在新谷村、卡斯村的应白、双龙、二沟、仓房等村民小组,有总人口3000多人。布朗族是我国特少民族之一,是卡斯最早的土著民族,布朗文化是卡斯文化的源头。
服饰
布朗族男性服饰较女性服饰要简单,上身穿对襟衣,圆领、长袖,下身穿宽裆裤,以青黑色为主,带黑色的包头。包头由一条长条形的布,戴法比较简单,左手在头上按住保头的一头,按顺时针方面绕成箍状,留出头顶。男性服饰比较宽松简洁,便于爬山、奔跑、爬树、攀岩和生产劳动。
女性服饰比男性服饰复杂,在方便行动、生产、生活的同时,重在装饰、炫耀、表现方面。并且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青年女性服饰比较靓丽,上身内穿围有精制花边的背心,对襟排着用不同颜色的布拼成的花条,衣领部分有的还缝上银子打制的有手指头大小的装饰物,显得靓丽华贵。背心外面穿上窄袖短衫,一般用颜色鲜艳的布料做成,右斜襟,没有领,镶花边,宽带紧腰,腋下系带。下身穿裙,裙又分内裙和外裙,内裙为白色,比外裙稍长,露出一道显眼的花边。外裙做工比较繁琐,分前裙和后裙,前裙从上往下,三分之二是用红色,三分之一是黑色、绿色、青色等布料拼成,后裙用绿色、白色等单一颜色的布料做成。用一条方块银带或多条银链系裙,也用布带系裙。留长发、挽发髻,缀彩色线球、插鲜花或装饰物。已婚妇女戴黑色或青色包头,包头顶部隆起,左边抽成穗、须状,穗须作为装饰物。中老年妇女服饰以青黑色为主,装饰物逐渐减少。女性有缠小腿的习俗,青年女性一般用白布缠,中老年女性一般用黑布缠。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赤脚或穿草鞋。最好的草鞋是用花线编织的花线草鞋。
布朗族妇女还保留着传统服饰特征,男性服饰已向流行服饰发展。
葬俗
卡斯的布朗族敬重死亡、善待亡人。
人死,布朗族不叫死,叫“嫣”(音:yer),有枯萎、完结的意思。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布朗族尊重死亡、善待亡人。
(一)净身
估计老人要死的时候,子女、侄辈要用篙子给老人洗澡,俗称“净身”,意思是洗去其生前的污垢,让其洁净地进入另一个世界。洗完澡,给其换上寿服、穿上花草鞋。寿服上衣内白外青。寿服如果是新衣服,要用香火在衣、裤上分别烧一个洞。如果不烧上洞,到了阴间,其他亡魂会把这套衣服抢去。如果死前来不及洗澡,断气后马上进行“净身”仪式。
(二)接气
老人病危,子女不出远门,要轮流昼夜守候,便于料理后事,更重要的是“接气”。父母死亡,断气的时候,子女在父母身边的叫接着气,不在父母身边的叫接不着气。接着气为吉,接不着气为凶。子女会为接着父母的气而心安理得,会为接不着父母的气而内疚、自责。有接着气的子女今后的日子顺畅,接不着气的子女今后的日子颠簸的说法。接气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要听父母最后说出的话,一些民间艺人,如医生、木匠,传授技艺都靠口授心记,有些独门绝技,往往要在他油尽灯枯之时,才会告诉他的弟子和子女。另外,在父母临终前,会说出对子女的希望、祝告,有财产的会说出对财产的分配安排,如果生前还有事情牢挂,会叫子女帮他了却。因此,父母病危,子女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路远的及时赶回父母的身边,为的就是接父母的最后一口气。
(三)停尸
老人死后,停在堂屋的左边,下面垫草帘子、席子、褥子、垫单,死尸头靠家堂、脚向门槛平放在上面。嘴里放点银器,耳朵一边挂点银器,表示死后穿金戴银。用麻线把双脚扎拢,手拿元宝平放在身体的两边。两个多时辰以后安棺,安棺前,要在棺木内摆放三行纸钱,摆成方块形,死尸入棺后,棺木大头靠家堂,依然停在堂屋的左边。
(四)点长明灯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要让他手拿一盏点燃的油灯,老人断气后,用一个篾箩装上玉米或谷子,点一炷香插到箩里,灯也放到箩里。把箩放到死者的脚前,死尸入棺后,再把箩放到棺木小头的一个矮凳上,箩里的香要随时点插,点上第一炷香,直至出殡、下葬,香火不能熄灭。油灯从点亮就不能熄灭,因此,叫“长明灯”。人死后,从阳间到阴间,要经历千难万险,要穿越漫长的黑夜,“长明灯”就是为了给亡魂照路,让他顺利到达阴间,如果灯在中途熄灭,亡魂会在阴阳之间徘徊难前。
(五)刻木作念
人死后,儿女要刻一个木人,做上标记,放到供桌上的一个盒里,世代供奉。历史上,布朗族受其他民族的歧视,经常迁徙,居无定所,实行土葬,在经常的迁徙过程中文字遗失,无法做碑记,也就不砌坟,不立碑。在东迁西移的迁徙过程中,就把亡人刻成木人,以便在迁徙过程中,随家带走便供奉。后来,定居以后,这种习俗还在延续。
(六)哭调
父母死亡,儿女要哭,其他亲人也要哭。一种哭是失去亲人时情不自禁伤心的自然流露,有撕心裂肺的哭,嚎啕大哭,呜咽的哭,有的甚至哭得死去活来,这是真正的哭;另一种是礼节性的哭,在整个葬礼的过程中,每进行一种活动都要由儿女作礼节性的哭。礼节性的哭有想对固定的调子,如安棺调、更宝调、起棺调……种类繁多;哭的内容因人、因时而异,也有一些内容在相互借用而流传下来。
1、隔亲调。
隔亲调在死者即将断气到停放这段时间哭。如:阿妈(阿爹)你放心去(音:kè),你不要挂小儿大女,牛马牲口路你不要走,你去(音:kè)找三代利老祖好安身。
阿妈(阿爹),喜鹊老哇叫到,我只防叫到别人利外人,不防叫到我好人利阿妈(阿爹)。阎王老爷叫到你么,你怎不说隔了一家利老小,你怎舍得脚踩阎王门,口口吃了阴间饭,身身穿了阴间衣,你怎么舍得叫你利小儿大女身身穿着隔娘衣,口口吃着隔娘饭……
2、安棺调。
一对白鸽飞过街,怎会舍得把我利老娘(阿爹)安进冷棺材。
一对白鸽飞过河,要把我利阿妈(阿爹)老娘安进去么我见不着。阿妈,我十二把利钥匙交给你,你哪把利钥匙开哪道利锈花门……
3、更宝调。
在每晚的五更天,儿女都要起来烧更宝,同时要哭。如:阿妈(阿爹),你喘口阳气回阳爬起来,你利小儿拿给你银钱用,狗咬三声真半夜,鸡叫三遍天亮明。金鸡抬头阴鸡叫,金鸡叫得真半夜,阴鸡叫得真五更。你的小儿拿给你银钱用,你去(音:kè)到望香台上你买了三分钱利开水解解渴,你买了五分钱利大白米饭打点心。人家搭你拿银钱你不要放给人家去(音:kè),你说你利小儿大女拿给你利,你不要放给人家去(音:kè)
4、出纸调。
大六花钱上你银钱用,头台你把它开地价,二台你拿它盖房子,三四五台你留着做零用……
5、接后主。
阿妈,你喘口利阳气回阳利爬起,你爱饱口人利后人来到了。素常百情你把他们来招待,今天你喘口利阳气和他们说一声,今日你有话么搭几个表兄表嫂说,有苦么搭几个表兄表嫂叙。今日你对实不住你爱饱利口人利后人。你利小儿大女站着不有人家高,坐着不有人家大。今日这天四方八面利亲威利六聚来完了,我利阿妈,怎不见爬起叫到利话一声……
6、上头祭。
我的阿姐(妹)来到了,抬得给你一山红一身青。猪头三牲摆中间,茶品利果子摆两边,你想请哪点儿么回阳爬起请哪点儿……
7、上付灵船。
请得高明先生盖得给你五架梁利房子梁靠柱,前边利出厦,后边挂得一对小麒麟,头台低台你罢在,低台关牛牲口,头台安米粮,你在中台好安身。
8、起棺调。
在起棺前哭,哭完起棺,如:
小小架皮十八,把我利阿妈老娘放在两边捌。两边提起阿妈利老娘你不要怕,一提提到大门外,紧紧捆来么紧紧扎。叫我利阿妈老娘又在深山老箐大白瓦房子,我利阿妈利老娘把喜鹊老哇做邻居,山神老爷又做寨邻。
总的来说,卡斯的布朗族,人数不多,很多习俗都在汉化,在葬俗中,他们多数借用汉族的习俗,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的一些内容。布朗族的哭调内容比较丰富,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
婚俗
布朗族男孩进入适婚年龄以后,由父母请一个月老帮助物色适婚女孩。如果自家有看中的女孩,就直接请一个月老“探亲”。
探亲:月老一个,抬一包糖、一壶酒作为与女方的见面礼。另外,再带一壶酒,如果在路上遇到人,月老就要约他喝酒。到女方家后,月老跟女方父母说明来意,如果女方不收糖和酒,就表示不同意这门亲事;如果女方收下糖和酒,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也就可以做下一步工作。
要八字: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后,男方就请两个月老,请一个挑担子的人,抬糖、酒、米、茶、盐,一只公鸡、一只阉鸡,做一套衣服的布料等礼物。“一女出姓,九族得知”,这天,女方的挨支和正亲都要聚拢,女方家及挨支正亲每家一包粮、一瓶酒。公鸡当天杀,献老祖,瞧鸡卦,占卜这桩婚事的未来。阉鸡不杀,由女方养着自行处理,女方把女孩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小张红纸上交给月老带给男家,这就是要八字。
合婚:要八字就是为了合婚。合婚,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给玩弄术数的先生,用八卦五行学说,笔对相生、相克、相害等关系,确定能否婚配。
回话:合婚以后,无论全上合不上,男家都要请月老抬一包糖到女方家如实回话。如果合不上,这桩婚事倒此为止,以前所抬礼物归女方,双方好合好散。如果合上,就商量确定男女双方见面的日子——对口。
对口:由月老带男孩到女方家与女孩及父母家人见面。由月老分别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这门亲事,男女双方会说一些委婉的话表示同意这门婚事。男女双方表态后,相互赠送见面礼,男方给女方一套洗漱用具,女方回男方一双花草鞋(用各色花线编织成,类似草鞋)。
压八字:男方由月老、挑担人,抬一只阉鸡,一只火腿,做两套衣服的布料,酒、糖、盐、茶若干。女方家要请挨支、正亲和执事(总理)一起吃晌午。阉鸡不杀,由女方养着自行处理。
商量:男方请一个月老,抬一包糖、一壶酒,到女方家商量办婚事的事宜。如果女方同意,就定递通柬的时间。
递通柬:主要是商量“过布”的财礼,男方家月老二人,挑担人一人,抬阉鸡一只,糖二包,酒一瓶,茶一包,盐二包,米肉不定数,请先生写一扣柬,柬的内容大体上是五个方面:一是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二是接亲的日子;三是接亲这天的禁忌,执掌;四是“百年和好”“天作之合”之类的吉利话;五是表示对女方父母的感谢。一般用一小张一尺二寸或一尺三寸长的红纸,当年是平年折成十二折,是润年折成十三折,也就是一个月一寸一折。柬的内容写好以后,装在一个红纸折成的信封里,同时装上钱一块六,二块六……女方家请识字人开金、念金,里面的钱归开金人。阉鸡不杀,由女方养着自行处理。女方根据情况,可以杀自己家的一支鸡做成竹笋炒鸡特色菜款待客人。同时定下过布的时间。
过布:男方家请月老二人,挑担人一人,抬不同花色、质地的可以做六套衣服的布料,酒二瓶,阉鸡一只,酒、肉、盐、米、茶若干数。女方家的挨支、正亲、执事(总理)要报到吃晌午,男方给每家安排一包糖。“过布”这一环节除了递交礼物之外,月老要跟女方确定抬妆的人数,送亲的帮数。送亲一般有一帮送,两班送和三帮送。这里的“帮”就是指辈分。一帮送是指单是新娘的同辈、哥嫂、姐、弟、妹送亲;两帮送是指除了同辈之外,还有上辈或者下辈参加送;三帮送是指同辈、上辈、下辈都参加送。月老得到女方家相关信息、数据以后,回报给男家,男家要有回应准备。
接亲:男家出了新郎之外,还要请一个陪郞,一个伴郞,四个或者六个姑娘,包括两个月老参加接亲,陪郞的职责是招呼好新郎,伴郞的任务是跟女方家接洽。接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女方把嫁妆——两张柜子放在院子里,放针线之类的柜子放在前,装食物之类的柜子放在后。女方家请两个人“交妆”,也就是动一下柜子,表示男方可以抬走,男方捆好嫁妆抬到门外,新郎开始行“四礼八拜”。女方家要准备一壶茶、一壶糖蜜酒、一个盘子,女方家的两个长辈,在新郎的一边站一人,陪郞、伴郎一边站一人。新郎面向家堂磕三个头,磕完第三个头,继续跪着,双手托盘子,由陪郞、伴郎给盘子上的杯子里到茶和糖蜜酒,先倒茶,后倒酒,有先苦后甜之意。第一杯茶、酒倒在门外敬天地,第二杯茶、酒倒在家堂脚,敬祖宗,第三杯茶、酒敬执堂的两个长辈,长辈咕了茶、酒后,给新郎挂“红”。“红”一般是舅爹、舅妈或正亲其他人给的。行完“四礼八拜”。陪郞陪新郎先走,到大门外等候,男方由两个接亲的姑娘到闰房里牵出新娘,接亲队伍正式启程。启程时抬嫁妆的走在最前面,然后是新郎、陪郎、伴郎、月老陪同送亲队伍走在最后面,基本上保持这个队形。在路上,遇到桥,新郎要背新娘过桥,遇到沟、河,新郎要背新娘过水。送亲的要跟抬嫁妆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看见抬嫁妆的人。
接送亲队伍到达男家时,男家的门口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一个烧着香面的香炉,香炉的两边各点一盏油灯,桌子下面装一个盛着水的盆,盆上放两棵棍子,在上面烧钱。女家送亲的是一帮,男家要有相应的一帮出来接,女家送亲的是两帮,男方就要相对应的两帮来接,如果女家送亲的是三帮,男方就要有相对应的三帮出来接,每接一帮,要在盆上面烧一份钱。新郎、新娘有抢房的习俗,一般认为新郎抢到房,今后的生活中,男方就会占上风;如果新娘抢到房,在今后的生活中,女方就会占上风。为了抢到房,在大门口对接的时候,新郎就乘机先进新房一转,表示已经抢到新房,然后再“谢红”。
谢红:就是把新娘家戴给新郎的红解掉。把送亲人接进院子后,送亲的男人入座洗手、洗脸、喝茶,送亲的女人等候新娘入洞房。男家给送亲人及其他客人、寨邻抓果子。新郎磕过老祖头,回到院子,牵着新娘并排走入洞房,新郎新娘入洞房后,两个请好的中年妇女给新郎、新娘喂酒,喂完酒后,解掉新郎的红,谢红结束。
交钥匙:吃晚饭的过程中,由女方送亲的负责人把男方的父母找拢,由新娘的弟妹或其他亲人把锁柜子的钥匙交给新郎的父母。男家用一个盘子装上果子之类和一个红包,同时送给交钥匙人。钥匙由婆婆拿着,然后再交给新娘,交过钥匙,送亲的留下二人或四人陪新娘,其他人回家。
晚上,先闹新房后打歌。
回门:第二天吃过早饭回门。回门除新郎新娘外,两个月老、陪郞、伴郞也要参加回门,还要请上一个小姑娘陪新娘回门。
认亲:新郎新娘第七天回娘家认亲,抬米、酒等物,给挨支和舅爹、舅妈各送米、酒一套。
另外,女方请的执事人从“要八字”开始到“回门”都要在场,男家请月老二人,中途不能更换,也是要负责到回门。婚后的第一个年的大年初二,新郎新娘给两个月老各送一份“水礼”。“酒肉朋友 ,盐米夫妻”,这句古老而朴素的格言是布朗族待人接物、居家过日子的最好诠释。
卡斯的布朗族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坚持和真诚,书写的布朗文化,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传承至今,从中可以看出布朗族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文字来源:张贵成
图片: 蒋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