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51C/20240401-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大田坝镇
公开目录 政府预算 发布日期 2024-04-0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大田坝镇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昌宁县大田坝镇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书面审查)

(2024年3月21日在大田坝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万元,为年初预算720万元的108.81%。分税种完成情况为:增值税10万元,个人所得税0.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万元,房产税3万元,印花税0.5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万元,车船税32元,烟叶税733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万元。

2.支出情况: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2万元,为年初预算数1352万元的160%。按功能分类支出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万元、农林水支出140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802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63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70万元),收入合计55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2万元,上解支出3423万元(其中教育上解2395万元,卫生上解259万元,离退休上解199万元,烤烟上解101万元,香料烟上解25万元,住房公积金上解29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及孤儿补助上解150万元),支出总计5585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30万元,支出3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财政运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狠抓财政收入,强化收入征管。一是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培育税源,进一步巩固两烟等重点收入来源。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完善收入预测分析机制。建立税务、财政等部门收入组织信息交换联动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税源、新增税源信息,认真做好税源排查分析,及时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等有关重点税源监控,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全年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83万元,超年初预算8.75%。

(二)做好民生保障,提升民生福祉。2023年,我们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确保民生优先,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全镇百姓。以“三保”工作为底线,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严控“三公”经费,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用。

(三)优支出,重点项目资金进一步保障。按照“调整结构、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的原则,在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用好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加大了对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23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涉农整合、沪滇协作资金765万元(涉农整734万元、驻村工作队20万元、沪滇协作10万元)。

(四)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不同性质的资金,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跟踪问效,及时反映问题,加大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按政策、按预算、按用途高效使用,不形成新的债务,增加债务风险。

三、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1.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795万元。其中:增值税14万元,个人所得税1万,城市维护建设税1万元,房产税3万元,印花税1万元,车船税43万元,烟叶税73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万元。

2.支出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131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0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6万元,农林水支出614万元。

3.预算平衡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5万元,转移性收入4038万元,收入总计483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522万元,支出总计4833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政府性基金预算0元。

四、2024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依法组织收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的理念,不断提升财政服务保障能力。一是持续开发农业潜力,巩固“两烟”产业,推进蚕桑、茶叶、核桃、果蔬、中草药等产业发展,扶持发展循环养殖、林下养殖等生态产业,促财政收入完成,助农户鼓足腰包。二是持续发展文旅经济,依托天堂山万亩杜鹃、澜沧江百里长湖、多彩的历史文化三大资源优势及三道桥AAA级旅游景区、狮子塘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链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持续深入开展税源调查,挖掘新税源,扶持有潜力有优势的本土企业,加强重点税源监管,确保应收尽收。四是持续抓项目投资管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抓牢抓实固定资产投资,确保税收收入应缴入库。五是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彻底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六是继续盘活存量资产,加大闲置资产处置力度,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尽快实现收入。七是聚焦“三保”,兜住底线。加大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力度,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坚持“过紧日子”,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增强“三保”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二是加强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力度,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三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不同性质的资金,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跟踪问效,及时反映问题,加大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按政策、按预算、按用途高效使用。四是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不新增债务,减轻债务风险。

(三)持续深化改革,提升依法理财能力

一是树立“无绩效不预算,无预算不项目”的绩效理念,强化预算约束,从严编制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内容,严格履行预算编报程序,严格财政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在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及指导下充分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核算一体化管理。二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底线思维,加快资金支付进度,保障支出需要,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三是认真履行公开公示制度,加大预决算、“三公”经费开、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相关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四)加强财政监督,强化财政管理

一是严格内部控制,按照内部控制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二是强化村级财务指导,强化监督管理,做到资金专款专用。三是认真履行乡镇财政管理职能,规范财务会计管理,逐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四是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办法,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加强国有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五)加强内部基础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说话,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改善工作作风,财政干部与群众多联系,财政监督与群众监督常互动。二是加强干部培养,提升干部服务能力,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干部培训机制,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素养,让财政干部成为“多面手”。

各位代表,在全镇上下万众一心的努力下,2023年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是,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单一、无重大项目支撑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长难度加剧。面对挑战与困难,我们将认真听取并采纳各位代表的建议意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并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前行,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名词解释

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包含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预算中的调入资金、调出资金主要反映四本预算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般公共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安全等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通常所指的“地方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农林水支出等;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补助、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一种财政平衡机制。按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主要包括体制补助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边境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结算补助等。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是指政府间服务于特定政策目标,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转移支付资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公共预算按照预算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置,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不足,实现跨年度平衡的资金。按照预算法规定,结余资金应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其主要内容就是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等,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及购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