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51C-/2022-122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大田坝镇
公开目录 政府文件 发布日期 2022-12-2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大政发〔2022〕75号大田坝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及稳定核心烟区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烟草产业是通过多年艰辛努力才培育发展起来的一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无论是对地方财政贡献、支撑镇域经济发展,还是增加烟农收入、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骨干支柱作用。要抓牢抓实核心烟区建设保护,共同强化核心烟区稳定发展,推动昌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划定烟田,夯实发展基础

全镇坚持在生态条件最适宜或适宜、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耕性良好、烟叶风格特色鲜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区域内规划基本烟田,实现稳定烟叶生产基本盘,稳定烟叶供给总量。全镇划定基本烟田1.0377万亩。

全镇划定烤烟基本烟田面积1.0377万亩,(其中核心烟区0.5349万亩、重点烟区0.4187万亩、普通烟区0.0839万亩)。各乡(镇)划定烤烟基本烟田面积为:大田坝社区基本烟田面积1325亩(其中核心烟区249亩、重点烟区1076亩、普通烟区0亩);华严村基本烟田面积4463亩(其中核心烟区2784亩、重点烟区1073亩、普通烟区605亩);清河村镇基本烟田面积798亩(其中核心烟区625亩、重点烟区173亩、普通烟区0亩);湾岗村基本烟田面积1224亩(其中核心烟区323亩、重点烟区759亩、普通烟区142亩);文沧村基本烟田面积1756亩(其中核心烟区723亩、重点烟区1029亩、普通烟区3亩);新寨村基本烟田面积807亩(其中核心烟区644亩、重点烟区74亩、普通烟区89亩)。

现状种植豆类、蔬菜、烟草等非粮食作物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或永久基本农田,要加以引导,每年必须种植一季粮食作物。推动建立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制度,基本烟田在不与粮争地、不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在基本烟田区域建立和谐共生的烟粮种植关系,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基本烟田规划与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有机融合,稳定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安全和优质烟叶原料保障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凝聚发展共识。要牢固树立抓产业发展就是抓乡村振兴的理念,抓基本烟田保护、核心烟区稳定就是抓好产业的思想,高度重视烟草产业发展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度重视,把实施基本烟田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盯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稳控规模面积。镇人民政府成立大田坝镇永久性基本烟田规划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大主席任组长,烟站负责人任执行组长,抽调专人为成员,定期研究基本烟田规划与保护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难题,指导督促各种烟村(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履职尽责。

(三)强化政策支持。一是统筹涉农整合资金,用于基本烟田保护、绿色生态特色烟叶生产、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将基本烟田建设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机衔接、一体推进,对基本烟田所在区域土地流转、农机具购置、有机肥施用、地膜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利用等按规定给予支持。二是积极争取省、市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与基本烟田保护挂钩。烟草部门的建设投入要安排在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区划定区域内,非划定区域内不予安排。三是建立基本烟田建设整合机制,持续推进高标准烟田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坡耕地治理、土地整治工程、农田水利、烟基投入等项目,要优先在基本烟田规划区实施,优先投入在核心重点烟区、土地长期连片流转区以及配套资金有保障、烟农支持、建管良好区。四是积极争取红塔银行、昌宁县农村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加大烟草产业链的金融及保险服务。

(四)落实责任担当。要高度重视烟草产业的稳定发展,主要领导要勇于担当,靠前指挥,加强组织协调,深入调查研究,率先垂范;分管领导要敢抓敢管,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存在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谋划烟草产业发展,把分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形成“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部门协同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

四、核心烟区保护与发展

(一)建设核心烟田保护区。一是优先选择规划建设或已建成的高标准烟田,划定核心烟田保护区,稳住优质烟区,稳定优质烟田,出台相关文件,把基本烟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工作机制,实施建管用并重,确保基本烟田划得出、建得好、守得住。二是结合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基本烟田保护机制,着力推进基本烟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现基本烟田长久管护、永久使用。三是建设核心重点烟田保护区,结合烟区布局优化工作,在核心烟区以打造“万担乡、千亩村”为抓手,建设烟叶发展产业带。在烟农积极性高、土地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好的区域,优先选择规划建设或已建成的高标准烟田,划定核心重点烟田保护区。四是加强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烟草部门要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联合建立基本烟田监测监管体系,综合运用“3S”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开展烟田动态监测,实现精准管理、退补平衡,坚决守住烟田红线。

(二)加强土地流转。在基本烟田规划区内,以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坚持依法自愿、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有偿使用原则,加快推进域内以村委会、合作社、种植专业户为主体的土地长期稳定有序流转,通过连片规模化种植,实现政策向烟区倾斜、投入向烟田集聚、科技向烟农直通,优化布局良性运营,挖掘资源凸显效益,为烟草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进绿色生产,保护烟区生态。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化、植保绿色化、能源低碳化和资源循环化等绿色烟叶生产技术,打造绿色农业示范样板,保护烟区环境。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落实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要求,推进农业化肥减量化、植保绿色化、能源低碳化、资源循环化等绿色烟叶生产技术,落实烟叶可持续发展(STP)理念,促进烟叶生产由化肥施用为主向土壤保育转变、由化学防治为主向绿色防控转变、由传统燃煤烘烤为主向清洁能源烘烤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清洁环保型的绿色低碳烟叶生产方式,打造绿色农业示范样板,保护烟区环境。二是扎实开展植烟土壤保育。推进植烟土壤“用养结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探索开展水肥药协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深化连作障碍消减、有机无机配施等技术的集成融合创新,加快植烟土壤精准调控技术模式构建与应用,为稳定核心烟区,促进保山烟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扎实开展绿色高效植保。实施农药化肥负面清单管理,强化农药化肥负面清单宣传,全面推广蚜茧蜂、性诱剂、生防菌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完善田间鲜烟叶、初烤烟叶农残快速检测工作,不断提升烟叶安全性。四是扎实开展低碳精准烘烤。紧紧围绕新能源全面替代燃煤烘烤烟叶目标任务, 以改建生物质燃料烤房为主,加大生物质燃料烘烤推广力度,稳步推进清洁能源烘烤, 降低烟区碳排放。

(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广机械化作业。 围绕耕整地、起垄、打塘、覆膜、 中耕培土等田间生产重点环节, 突出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统筹整合烟农自有农机、合作社配置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资源,因地制宜探索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数字赋能提升烟叶生产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烟叶产业链生产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快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建设推广应用,构建“数字惠农”协同应用生态, 为数字烟叶惠农增收保驾护航。

(五)产业融合发展。以提高烟田产出综合效益为核心,积极构建以烟为主、绿色生态、经济高效的耕作制度,高水平建立“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烟区产业综合体纳入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合力打造烟区产业融合的试验田、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园、 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六)加强队伍建设,激发烟农活力。一是通过加强职业烟农培训,支持烟草部门开展职业烟农培育和技术培训指导,将职业烟农培育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范畴,稳定烟农队伍;二是培育适度规模主体,加快培育新时期农业产业工人队伍和年轻化、新生代职业烟农队伍,着重发展10—30亩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升发展10亩以下的农户,使其单户面积提升到10亩以上,适度发展种植规模30亩以上的农户,实现烟农队伍的长期稳定;三是提升合作社服务水平,提升烟农专业合作社对烟草产业的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大农业联合社与烟农合作社“社社联合”发展的新路子,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烟区碎片化、产业分散化等问题。健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