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4XP/20240401-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耈街乡 |
公开目录 | 促农增收 | 发布日期 | 2024-04-01 |
文号 | 浏览量 |
“这是我们特有的大红菌,能煮鸡炖汤,味道鲜美,美容养颜,大家快看一看,瞧一瞧。”“这是我们从山里的农户手里收购的特制的腊排骨,用的都是农户散养土猪上好的排骨腌制,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善佳农产品体验店里,店主商翠正在开直播卖货。
商翠是耈街乡挖沙村挖沙村民小组村民,从小在农村长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姑娘。近两年,她积极探索网络直播,销售火腿、蜂蜜、红菌、羊肚菌等山里的优质的农特产品,为农特产品插上了翅膀,让自己从“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将农特产品从“山旮旯”飞向了大市场。
曾经,商翠也与许多农村姑娘一样,成年以后就一直在外忙碌。刚开始打工,后来自己做过餐饮,可能是因为从小长在农村又长期在外的缘故,她总觉得“外面”的东西没有家里的好,在外见得多了、看得多了,时间越久越发惦记山里的珍品。而且,她发现好多人要么不认识山里的珍品,要么想要购买却买不到。于是,她在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借助电商发展,开发农特产品对外销售的渠道,让愁卖的人卖得出去,想买的人买得进来。
“一开始只是想着我们老家那些农特产品天然有机、原生态,质量那么好却卖不出去,而在城里面的人却很难买到,太可惜了。刚开始自己就试试像小卖部买卖东西那样,开一个农特产品店。后来看到网络销售越来越发达,于是就和网络挂上钩,干脆开了个农特产品体验店。我当时就想着,自己能不用那么东奔西跑,同时也能帮帮我们山里的人,帮他们把东西卖出去,多点收入。”对于自己网络直播销售的初衷,商翠这样说。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等店开起来以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好多次都想放弃了,一夜一夜睡不着觉,但是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回忆起创业之路,商翠也是满腹心酸。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该经历的苦和该吃的亏她一样都没少。2021年刚起步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购买的腌制火腿一半多坏掉了,亏了不少钱;在直播时,有人质疑产品有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是不是三无产品等等问题;进村收山货遭遇了路遇恶狗,车子前进不了后退不了的窘境……但这些困难和挫折,她都挺过来了,逐渐成为了山货行家、开车能手。
“我去街上卖山胡椒腌豆腐和树花,街子上人多,东西又重,不好卖,商翠阿妹就来到我家里和我买豆腐和树花,价格和到街上卖的价格差不多,我很满意。今天一天卖出去的腌豆腐和树花有400元呢,卖给她真是又方便又划算。”挖沙村商家村民小组张洪蕊开心地说。
两年过去了,走进商翠的小店,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满满的山里珍品映入眼帘,腊排骨、腌火腿、苦荞面粉、红菌、树花、土鸡蛋等等,店里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来销售农特产品。商翠说:“我店里的农特产品种类很多,给顾客的选择也很多。大多数客人会到店里进行选购,或者在微信上找我下单,现在我有不少回头客呢。我主要还是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联系有经验有资质的主播,请他们帮忙销售我收购来的农特产品,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直播,销售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不一会儿商品就被抢完了。我进行‘线上’销售的产品都经过严格挑选,卫生和味道都有保障,这样大家才能买的舒心、吃的放心。”
挖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商智在看到了自己的姐姐做农特产品做得有声有色,便打起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主动找到姐姐商翠寻求村企合作。刚好商翠也有打算,姐弟俩一拍即合,挖沙村在小店算上了村集体经济账,通过联农带农,2023年帮助挖沙村农户增收2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据了解,商翠销售的货除了耈街本地特产,还选择全县其它乡镇优质土特产进行销售,联农带农作用不断增强,最多一天仅腊排骨就销售达千斤,2023年店内销售额近200万元,2024年1至2月销售额达40万元。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商翠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我准备做农特产品的供应链,收购更多优质的农特产品。同时,对接更多优秀主播,在网上销售农特产品,把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我自己赚钱的同时,农户也能赚到钱,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家乡农特产品发展。”(供稿:耈街乡孙继敏、李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