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543H-/2023-0204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漭水镇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3-02-04 |
文号 | 浏览量 |
漭水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把准方位、锚定目标,谱写了漭水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3亿元,增幅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增幅10%;公共预算收入达180.57万元,完成率达120.3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8亿元,完成率达11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2.97亿元和2.32亿元,分别增长4.6%和0.0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依托,以茶旅融合发展为目标,聚焦“乡村旅游+生态”“乡村旅游+产业”,黄家寨古茶公园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三产链条加速融合,“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格局初步构建。采取“文化+生态+旅游”模式,完成景区游客接待31.2万人次,创造茶产业附加值6032万元,带动旅游业服务业收入6200万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成功引进保山数豆子咖啡有限公司昌宁咖啡烘焙厂,瑞威士工业硅生产线复工复产。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年内建成标准化示范茶所6个,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3人,市场主体累计达1430户,完成率达100%。
——美丽村庄再换新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治污治乱工作,创建人居环境示范点9个,厕所革命任务完成率达100%。漭水社区成功入选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漭水社区黄家寨自然村入选云南省绿美村庄,明华村获评云南省卫生村,河尾社区入选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森林乡村,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推进。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坚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严格执行“五年过渡期”要求,消除风险监测户25户91人,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达1.24万元,增幅达19.85%,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下群体实现全面清零。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60户800万元。报销防贫保险34起,赔付资金达54.27万元,赔付率达136%。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镇人民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镇党委的带领下,面对疫情防控、经济下行等各种挑战,主动适应,抢抓机遇,合理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年内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开局取得新的进展,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以助力群众增收为抓手,增强发展后劲
——主导产业促增收。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10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有机茶园1.2万亩,完成茶叶产量372.5万公斤,产值达2.1亿元。巩固桑园面积6000亩,交售鲜茧18.3万公斤,产值达873.2万元。核桃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1.1亿元。播种粮食4.37万亩,实现产粮1554.4万公斤,产值达5178万元。完成肉类总产5609吨,实现畜牧产值2亿元。
——特色农业促增收。全镇中药材总面积达到8100亩,产值1400万元。巩固提升红花油茶5540亩,产值达50万元。巩固提升澳洲坚果1979亩,产值达47万元。发展魔芋产业8000亩,产值达800万元。明德村发展制种玉米440亩,产值达120余万元。探索发展羊肚菌、鱼腥菜、胡蜂养殖等特色产业,产值达690万元。
——就业务工促增收。组织开展务工就业“春风行动”、技能培训“提质行动”、项目建设“惠农行动”、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就近创业“服务行动”,开展就业培训32期2204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次,务工收入达2.3亿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贷款41户820万元。
(二)以推动项目建设为抓手,巩固发展基础
——项目申报有力有效。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指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年内编制申报项目26个,申请项目资金4366.96万元,批复项目14个,批复项目资金1730.96万元。
——项目前期稳步开展。重点推进7个前期项目,其中,沿江村天堂山古树红茶茶旅融合产业发展、南片区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建设2个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共裕社区乡村振兴试点项目、漭水社区黄家寨片区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2个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实施方案编制、施工图测设工作。9.5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明德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河尾社区古树茶园提质增效3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服务功能,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百千万美丽村庄创建和绿美乡村创建,投资410万元完成沧江茶源(漭水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河尾社区古树茶品牌打造等4个项目建设,美丽漭水建设成效初显。投资371.95万元完成村企结对帮扶、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路基改扩建等13个项目建设。沿江村、联福村金银花产业扶持、漭水社区精品示范村建设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完成投资550万元。永昌高速(漭水段)征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资金兑付396.3万元。
(三)以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强化生态保护
——加大造林治林力度。生态建设及环境治理制度逐步健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建强林长制队伍,配齐镇村级林长21名、护林员68名、专管员250名。开展巡林286次,完成造林1000亩,补植补造樱桃树苗1万株,完成义务植树3.5万株,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75.27%。
——强化水源河流保护。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有力开展水环境“清四乱”专项行动,组织清河120余次,镇村两级河长巡河1421次。实施河库治理、污水收集处理等项目8个,农村污水处理率保持在66%。河西水库扩容提标列入计划,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加强。重点河流保护成效显著,澜沧江漭水段联合治理效果良好,漭水河成功通过美丽河湖市级验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粮食病虫害绿色防控 1.9万亩。
——有效整治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对破坏生态安全违法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9起,处罚19人次,收缴林业行政罚款21.4万元。查处违规用火14起,查处非法出售、挖掘古茶树16起,办结野生动物造次16起。完成森林火灾保险面积25.67万亩,保险面积、保险率均达100%。完成各级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15个,整改率达100%。
(四)以改善社会民生为抓手,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服务保障不断完善。新增低保对象137户206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24户2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77.92万元,发放残疾人补贴和高龄补贴共76.81万元,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农村养老保险续保率达105.0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73%,其中低收入等重点人群参保率达100%。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77%,人口计生奖励政策、生育政策知晓率达95%。
——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投入优秀师生奖励、困难师生资助、教学管理奖励资金、基础设施扶持资金80余万元。漭水镇小学阶段综合排名位居全县第二,初中阶段七年级全县排名第三。漭水中学、中心完全小学均被评为“保山市2022年度中小学优秀学校”。漭水中学成立了昌宁县首个名校长工作室,漭水镇中心完全小学荣获全省“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党建示范学校、全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第二届保山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各项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率均达国家标准,投资23万元提升改造卫生院中医馆、住院部等功能室,中医中药得到较好推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投资120万元完成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和漭水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共建项目。组建业余文艺演出队21支,深入开展“书香漭水”阅读推广、“流动博物馆进社区”、“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21场次,服务群众2.3万人次,有效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娱乐点28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创新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五)以强化综合治理为抓手,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包片、包联企业,机关干部包村、包企业的网格化监管网格责任体系。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运输、交通运输和渔业船舶行业、危险废物、粉尘涉爆等7个重点监管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80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2处。投入7万余元规范设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各类库室和制度,完成专职消防队事业法人登记,规范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组织开展消防、防汛等应急演练220场次。
——信访维稳突出新机制。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得到市级肯定,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坚持打防结合,接处警同比下降71起,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7起,无命案、无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事故。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7件,调处87件,调处成功率100%。认真抓实“法律明白人”培养、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和法治宣传等工作。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工作持续巩固,坚决打击邪教,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全县前列。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
——疫情防控取得新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措施出台之前,牢牢守住了“零感染”“零病例”的健康底线。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以来,成功夺取“保健康、防重症、零死亡”的保卫战胜利。不断筑牢防疫屏障,有序渡过疫情流行期,稳步实现疫情“压峰”转段。
(六)以效能政府建设为抓手,加强民主法治
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信仰之基进一步筑牢。持续开展“怕、拖、推、散、浮、庸”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作风之问 发展之变”大讨论活动,着力防范和化解“三公”经费、各级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有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应问题8件,办结为民服务事项1.08万件,开展政务公开4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健全村级财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积极打造阳光村级财务,开展“一把手”离任审计2次。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镇村干部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作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一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心血。我们清醒的认识,要加快漭水的发展,必须有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必须有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必须有一支敢于担当、团结拼搏的干部队伍。必须有群众的支持配合。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漭水发展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同志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总量小、财税增收困难、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导致发展质量不高;改革创新不足、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导致发展思路不清,依然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用更加长远的目光、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熟悉内情、掌握上情,逐一解决问题。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突破之年,我们面临的总体形势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相继提出发展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活力和团结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勤政务实,清正廉明,扎实抓好各项工作。
2023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建设“滇西最美古茶村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周边县区一小时经济圈”的目标,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和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年内做好三件事:一是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建设一个示范基地;二是围绕昌宁红茶品牌打造建设一个红茶综合体验区;三是围绕乡村生态旅游启动建设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150万元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05%和5.17%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上级下达的既定任务。
二、2023年政府工作任务
(一)稳市场促就业,夯实经济增长发展基础
紧盯项目谋划落地。盘活闲置、低效土地,让项目进得来、放得下、留得住。持续完善项目谋划会商机制,招引符合漭水镇发展定位的产业项目,做强做精乡村产业。以东西部沪滇协作扶持项目为主线,加快项目包装策划,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力以赴争取共裕社区乡村振兴小微产业园建设、漭水镇沿江村天堂山古树红茶茶旅融合产业发展、河尾社区茶产业提升改造等3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投资。围绕茶叶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扶持创建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对落地项目的土地使用、手续办理、项目推进等工作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解决。持续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抓实8个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抓实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全力培育和激活市场主体,力争培育市场主体100户以上,市场主体巩固率达98%以上,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有力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以稳岗增收为目标,强化就业促进和技能提升。落实各类农民稳岗就业政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全力保障和支持茶叶企业加快发展。多措并举打造就业务工平台,帮扶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想方设法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力争新增就业人数达4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1万人以上;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千人次以上;创业贷款扶持40人800万元以上。
(二)抓产业聚特色,推动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7.11万亩耕地红线,完成粮食总播面积4.37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56万吨。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夯实粮食安全基,加快完成明华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明德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努力争取项目,逐步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坚持把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放在重中之重,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农业产量增长步伐。严格执行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要求,确保粮食安全。
筑牢农业发展支撑。持续巩固主导产业,稳定茶叶采摘面积4.4万亩,完成茶叶产量372.5万公斤,产值2.1亿元;提升改造老桑园1500亩、冬季桑园管理6000亩,交售鲜茧200吨,产值950万元;完成肉类总产值6982吨,产值2.5亿元。力争完成核桃提质增效8000亩,森林抚育3000亩。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羊肚菌、巴西菇、灵芝等特色产业,巩固中药材种植面积8100亩。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强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力度,持续争取4个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项目,持续做好古茶树保护,对私挖乱盗行为“零容忍”。争取项目扶持培育养殖示范大户,有序推动明华村巨菌草养牛(羊)示范点项目,力争建成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20个以上。
强化农文商旅融合。围绕推动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旅游升级”为抓手,积极探索茶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为旅游产业注入茶产业内核、增添文化魅力,推动茶叶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继续完善名镇和名村创建申报工作,力争在创建省级旅游名镇的基础上将漭水社区、沿江村申报成为旅游名村。持续推进“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围绕漭水旅游“牌多品少、景多线少、看多留少”三个突出问题,激活茶企内生动力,做活一个茶旅品牌。着力完善黄家寨古茶公园、澜沧江高峡平湖两个3A级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和规范运营工作,力争将阿背寨景区、天堂山景区创建为3A级景区。
(三)强保障优服务,提升民生事业服务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继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0万元建设明华村大丫口至豆食地、联福村大会场至白坟山、等11条组内道路硬化工程,力争联福核桃坪至平掌子、明德村白路河至河尾2条14公里村组道路开工建设。全力抓好百千万工程项目,继续推进沧江茶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抓实农村饮用水集中化处理、片区化供水,有效解决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确保明华香竹提水工程全面建成,争取南片区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解决局部地区用电保障不足问题。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启动实施元宝山公墓二期建设项目。推进乡村振兴纵深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全面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动态清零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500元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争取涉农整合资金和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持续推进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2个精品示范村、3个美丽村庄创建。针对乡村示范区建设、绿美乡村创建、传统村落保护等领域谋划一批带动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优化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强低保兜底动态调整,探索低保群众、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帮扶解困长效机制,稳步提高优抚对象、低保人员、农村特困人员等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筑牢社保保障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质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师生安全。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卫生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切实发挥村卫生室作用,加强全民卫生健康教育。建成联福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文化自信,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四)抓治理美环境,厚植绿色生态靓丽底色
全面巩固环境整治成效。大力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重点加强生活垃圾保洁、生活污水处理、生活秩序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逐渐形成全员动手、全民参与、广泛保持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最美村组、美丽庭院等评选,实行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加大对畜禽养殖、乱排乱放垃圾污水等整治力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全年零火点。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巡察检查,强化河道监管,促进水质改善提高。
加快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实施道路新建和修复工程,缓解道路安全问题,增强载体功能和承接能力。以更高标准严格宅基地审批、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力度。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空间重构、资源重组。进一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五)稳大局保安全,创造和谐安定生活环境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积极培育“义警”志愿者、村组“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全面排查化解村组矛盾纠纷。结合疫情防控网格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大重点时间节点信访人员稳控力度,确保涉访涉诉问题实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
落实落细安全生产。以消防安全、森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开展农村交通、建筑、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健全灾害事故防范救援机制,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坚决遏制森林火灾、消防事故多发频发态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保护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治药物的需求,切实加强药品市场监管,有效打击囤积居奇、哄抬药价行为,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看病就医等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六)务实效求创新,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善于服务。
清正廉洁讲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杜绝各种不正之风,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致力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自觉接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牢记宗旨讲奉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勤于政务、不骄不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高效履职讲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讲真话、道实情,提高行政效能,用可实操、可落地、可见效的履职成果,树立勤政、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处于奋力开创“十四五”新局面的关键期,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不惧风浪、勇于拼搏,进一步树立信心,打开发展思路。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鼓足劲头,勇于创新,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