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76387470-X-/2021-0923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目录 规范性文件 发布日期 2021-09-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灾情应急管理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标准(试行)

为科学统筹生产与安全、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镇应急管理经验和做法,经县安委会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发展和应急管理的主要论述,紧紧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加快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应急管理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发展理念。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坚持以落实风险防控为主旨,以精准治理为核心,加强风险分析和识别、强化监测和预警、提升管控和整治、完善预防和处置,全面提高精准治理能力,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三)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县、乡、村、组有序联动运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快速应对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专职消防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基础作用。

(四)坚持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村(社区)、乡(镇)直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的主体作用,动员企业及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公众力量,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同时,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五)坚持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加强科技手段和现代化数字技术运用,着力破解制约应急管理的问题和瓶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准确把握应急管理科学方法,坚持预防为主、精准管理、社会共治,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化解危机,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六)坚持信息公开,引导舆论的原则。在应急管理中,要

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外,做到信息透明和公开。积极对社会公众的舆情进行监控,了解社会公众的所思、所想、所愿,对舆情进行正确、有效引导,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把制度优势化为治理效能。

三、基本目标

实现乡镇应急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基本建立;规范化工作机制和示范乡镇、示范村应急管理工作实现有序运转;适应乡镇应急管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规范化应急预案有序实施;应急管理规范化工作以崭新的姿态迈入“十四五”,为全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和新经验。

2021年,完成乡级指挥平台和示范村服务站建设,乡、村两级联动有序运转,应急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到2022年,全面完成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乡、村、组三级联动有序运转,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和适应乡镇应急管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3年,完成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有序运转,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规范化应急预案有序实施,应急管理向智能化迈进。

四、工作重点

(一)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灾害应急管理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成立创建灾情应急管理示范乡镇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建一支灾害信息员队伍。一是以行政村为单位,采取公开推选的办法,每个村推选2名责任心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群众公认的村民,经乡村资格联审合格后,担任灾情信息员。二是实行信息员AB角工作制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员队伍体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灾情管理及时、高效和精准。三是严格聘用和考核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每年与信息员签订责任书,通过对信息员监测信息报送、气象预警信息接收、预警信息发送、应急处置、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核发补助。

(三)组建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一是组建一支涵盖应急维稳、抗洪抢险、森林防火、应急通信、医疗救护等专业的50人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强化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开展经常性培训、集训、演练,提高实战能力,打造成为一支“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三是配齐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保障应急救援队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四是应急救援队伍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使用,始终做到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

(四)建设一个应急广播站。一是建设1个乡镇应急广播站和村级广播室,实现乡、村、组广播全覆盖。二是确保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广播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和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五)建成一个应急消防站。一是以救早、灭小为目标,依托政府专职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在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建立应急消防站,用于防火巡查和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二是应急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三是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水枪、水带、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灭火器材和单兵图传、可移动音视频布控球、卫星电话、手持对讲机等通信器材。四是配置消防车辆及普通无人机。

(六)编制一个应急预案。一是需要预先对事件进行风险辨识、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二是需要对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科学而有效的具体计划和安排,针对气候、场所、环境等因素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为降低事件或者灾害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控制事态发展,消除突发环境影响,防止发生次生或衍生灾害。三是需要明确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等问题。四是需要指导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五是结合乡镇实际,具有较强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七)构建一个联防联控机制。一是建立一个适应复杂条件下“全灾种、大应急”救援需求,以政府专职消防队为主力、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机制。二是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保障应急联防联动制度落实、信息共享、联合演练、协调处置等方面指挥顺畅,响应同步,在大灾大难面前形成“一盘棋”的应对局面。三是加强部门沟通联系,在联动机制建立、方案预案对接、应急力量建设和专业训练、联合演练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防灾减灾合力。四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合作交流机制、联合指挥协调机制,在突发事件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协作配合、应急资源互联互通、应急力量联演联训、突发事件协同应对等方面开展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八)制定一套应急管理制度。一是按照“上下基本对应”原则,进一步理顺县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等指挥机制的上下贯通、衔接有序的工作体系。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化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走出乡镇特色消防救援新路子,在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三是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九)开展一系列应急宣传活动。一是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帮助公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让公众利用已掌握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去更好地应对处置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维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将常见的多发的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通过直观的形式,告诉公众在灾害面前怎么防范、怎么处置、怎么应对。三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组织现场咨询等方式,推动防灾减灾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乡村、进家庭,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推动基层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技能提高。四是提倡每个公民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参观一次图片展览、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的活动,为公众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十)实施一套应急演练。一是以应急预案所假定的突发事件为基本场景,通过模拟应急突发事件的活动,达到检验预案、完善措施、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的目的。二是通过应急演练,进一步查找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三是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应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关系,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十一)储备一批应急物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稳定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稳定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物资准备充足,及时到位。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应急物资储备要统筹规划,统一调配,资源共享,同时要紧密结合全镇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轻重缓急,保证重点。三是坚持明确责任,分级负责原则。各村(社区)、乡镇直单位分别负责本单位的应急物资储备。四是坚持拓展形式,节约实效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放大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