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73430283-3-02_Z/2017-0406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17-04-0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云南省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解读

为了便于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委、办、厅、局,以及各有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云南省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落实工作,现就《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对质量的“硬承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将标准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予以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等制定和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标准定了就不能破,要让标准成为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因此,标准对于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16〕11号)》发布实施,提出了我省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质量,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构建公平竞争环境,需要标准作为硬约束;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聚集发展度,需要标准发挥引领作用;规范行业发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环境,需要标准发挥规则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贸易往来,提高交易效率、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实现“走出去”战略,需要标准作为贸易准则。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制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标准“树标杆”的引领作用和“划底线”的兜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节能环保、保证质量安全、塑造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形象,全面提高标准应用和实施水平,用“云南标准”带动“云南制造”和“云南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编制依据

(一)国家、行业、地方规划和相关文件的收集

共收集了2011-2016我国、行业以及部分省市发布的相关文件100余份,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68号)、《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等文件。

(二)我省有关规划和文件的收集

共收集了2011-2016云南省发布的相关文件110余份,主要包括《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云政发[2016]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云政发〔2016〕1号)、《云南省质量强省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16〕11号)等文件。

三、主要内容

针对我省产业发展中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产品和服务执行标准不严、产业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行动计划》在编制时着重考虑,一是上下协调、注重特色。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工作任务,又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突出八大重点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各领域标准体系的研究和顶层设计,做好统筹、放管结合,推进标准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注重结合、着力创新。在对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我省十三五规划、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面向新形势、新任务对我省八大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进行总体布局。三是分工负责、统一管理。既发挥好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又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在相关标准领域内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作用。四是多元参与、协同推进。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和标准化两个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承诺”。

《行动计划》的编制,与《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16〕11号)的具体要求相协调,着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着力于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并持续推动重点产业相关标准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以实现“生产有标可依、管理有标可循,转型有标引领、服务有标支撑”。

《行动计划》内容包括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5个部分。总体要求是:进一步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快标准在重点产业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提高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实用性,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重点产业标准化基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通过努力,实现“生产有标可依、管理有标可循,转型有标引领、服务有标支撑”。基本原则为“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适用有效”和“坚持高效推进”。工作目标是:提高标准化工作能力、建立健全重点产业标准化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和监管、加强标准信息化建设和推动云南标准“走出去”等五大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分成2018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既设定了定性目标,又确定了定量指标。目标既具有前瞻性,又不会望而不及,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有利于考核。

四、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要求,以“无标制标、有标贯标、低标提标”为出发点,以“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本、企业标准强质量”为落脚点,用专栏的形式确立了八大重点产业的标准化建设重点任务,列出了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以构筑现代医药工业体系、先进医药文化体系、大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开展我省地道中药材、中药制剂等标准的研制工作,争取中药标准多进入国家药典,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二)旅游文化产业。围绕“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建设,以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重点,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标准的研制,建立健全云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建设, 积极开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发展工作,加强边疆民族文化标准化工作。制定实施以服务为核心、以群众满意度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规范文化市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三)信息产业。围绕全面推进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开展公共云计算服务标准、信息安全监管标准的研制,促进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

(四)现代物流产业。围绕我省推进实施的“五网建设”,以把云南建设成中国西南物流中心、中国高原特色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印度洋跨境物流中心为着力点,完善干线铁路、公路以及机场、港口、口岸、管道等物流交通及流通标准应用水平,加大对已有国家、行业和地方物流标准的实施力度,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和多式联运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以物流的标准化促进物流的现代化。

(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围绕云南“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标准体系。

(六)新材料产业。全面推进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围绕贵金属新材料、基础金属新材料、稀有金属新材料、光电子和电池材料、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以结构设计、原材料和工艺等质量控制为重点,开展标准研制和实施。

(七)先进装备制造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基础,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加快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制定一批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产业发展的地方标准,积极争取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推动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

(八)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围绕我省食品重点产业,在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追溯技术等标准制定上有所突破,支撑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我省重点消费类产品和大宗进出口产品,加强消费品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配套检验方法等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保障措施

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为了保证《行动计划》顺利、有效实施、富有成效,《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督查考核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5项保障措施。为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各部门应与《云南省质量强省发展规划》的实施相对接,把《行动计划》的实施考核作质量强省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