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43H-/2022-0516010 发布机构 昌宁县漭水镇
公开目录 村级财务 发布日期 2022-05-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漭水镇2021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情况报告

昌宁县漭水镇2021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漭水镇党委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通过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村村共建等方式,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镇9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租金、水费、垃圾清运费、种植收益等,预计到2021年底均可达到10万元以上。

(二)入账情况及主要构成

截至目前,漭水镇9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共入账济125.540491万元 ,收入情况分别为:

1.河尾社区入账19.0833万元,具体为:漭水镇听香古茶初制所管理费0.7万元,合作社水费3.0083万元,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商铺2021年度租金3.525万元,田租11.15万元,挖机租金0.7万元。

2.共裕社区入账2.322万元,具体为:垃圾清运费1.066万元,场地租金1.256万元。

3.翠华社区入账10.7054万元,具体为:房子租金1.335万元,垃圾清运费0.458万元,江桥旅游服务中心支付债务偿还资金4.5774万元,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商铺2021年度租金3.525万元,场地租用费0.81万元。

4.联福村入账17.1274万元,具体为:江桥旅游服务中心支付债务偿还资金4.5774万元,扶贫互助社利息收入3.5万元,重楼种植收益9万元,场地租赁费0.05万元。

5.明德村入账9.593371万元,具体为:水源管理费2.758371万元,场地租赁费0.1万元,街子摊位费6.735万元。

6.明华村入账4.005万元,具体为: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商铺2021年度租金3.525万元,培训场地租赁费0.1万元,铺面租金0.38万元。

7.老厂社区入账7.45万元,具体为:场地租用费0.05万元,方家寨核桃地租金7.4万元。

8.漭水社区入账48.65002万元,具体为:场地租金0.36万元,水费、摊位费、垃圾清运费8.35602万元,田租35.234万元,示范茶所分红0.7万元,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商铺2021年度租金3.525万元,鱼塘租金0.475万元。

9.沿江村入账6.604万元,具体为:漭水镇听香古茶初制所管理费0.7万元,茶园租金0.3万元,新叶百合粉款0.504万元,场地租金0.1万元,旅游服务中心租金5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在整合项目资金方面下功夫,通过联合打造、异地发展、公司承债等方式,形成了以联福村、明德村、河尾社区、漭水社区、翠华社区、明华村为代表的异地发展模式。一是结合澜沧江旅游资源,联福村、翠华社区和镇级茶乡远景平台公司整合项目资金,联合投资180万元建设江桥旅游服中心,建设固定商铺12间384平方米、临时商铺12个96平方米,靠出租商铺获益21.7万元,村(社区)和公司按比例分红。二是实施明德村天生桥小集市建设项目。明德、河尾、共裕、漭水和镇级茶乡远景平台公司联合投资210万元,建设商铺33间960平方米,实现年收益19.7万元,村(社区)和公司按比例分红。三是实施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漭水、河尾、明华、翠华4个社区联合申请组织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4个村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出租给昌宁县黄家寨古茶厂,年总收益14.1万元,每个村年收益3.525万元。

(二)在专业合作社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以河尾社区、明德村、明华村、沿江村为代表的股份合作型发展模式。一是结合供管水实际需要,明德村、河尾社区组织成立“供管水专业合作社”,从“供水入户、日常管护、资产管理、应急抢险”四个方面实现服务功能,每年收管理费、水费,实现“民用、民管、民营”,使村级管水、用水再上新台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再突破。二是河尾社区、明华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装载机出租来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实现收益0.7万元、3万元。三是依托明华、沿江两个种桑养蚕大村强村,探索以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经济的方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含贫困户)”的模式,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实行保底价收购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每收购一公斤鲜茧实现收益1元。四是联福村依托种草草药种植,实施沪滇扶贫项目,入股分红6万元。

(三)在集镇街道管理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以漭水社区、明德村为代表的服务集镇型发展模式。一是利用在集镇中心的优势,充分盘活漭水社区老办公楼铺面、社区停车场、新办公楼铺面,对外进行出租,老村委会整栋出租实现收益5万元/年,新社区停车场出租实现收益2.8万元/年。二是明德村通过有偿服务集镇治理,以群众购买的方式,收取摊位费、垃圾清运费、商铺出租费、停车费等,实现收益6.735万元/年,解决公共资源只建不管、建管脱节的问题,达到村集体经济由弱变强的转变。

(四)在旅游产品创建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以沿江村为代表的旅游牵引型发展模式。一是依托天堂山原生态自然资源,打造鹅头山、沿江湿地、高山草甸、万亩杜鹃、百里长湖为线的全域旅游景点,对外出租草原游客服务中心,对外开放集中烧烤服务区,出租烧烤架、自行车、旅游帐篷等旅游用具,实现5万元收益,保护性开发天堂山旅游景点,开辟村集体经济增长新途径。二是依托沿江村山缘林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红色”股份合作经济,构建“特色农产品+”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品牌化创建茶叶、核桃、蜂蜜、蜂蛹、雪桃、冬桃、中草药、野生食用菌、心叶百合粉、树头菜、香椿、蕨菜、松籽、茶山河野生古树茶等本土农特旅游产品,以农特产品的推广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增收。

三、特色亮点

漭水镇通过盘活资产、服务集镇、旅游牵引等多元化发展模式,预计2021年底9个村(社区)均可实现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的目标,其中漭水社区可达50万元以上,村(社区)党组织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后进变先进的华丽转身,为漭水经济发展增强了发展后颈,其中创新载体抱团异地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具体做法为:

(一)多渠道,抱团取暖,凝聚发展合力。实施镇、村、企业共建模式,针对村(社区)资金不足问题,镇党委、政府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整合项目资金,采取几个一点的方式开展抱团发展。具体为:村级投入一点,镇级投入一点,公司承债一点。

(二)多主体,异地发展,凝聚发展活力。形成镇村、村村、村企“多主体”联合打造,将其他村(社区)与联福村、明德村捆绑,与黄家寨古茶公园资源捆绑,共同建设江桥旅游服务中心、天生桥小集市和黄家寨古茶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依托全镇资源优势,跳出村看村,实现异地发展。

(三)多视角,物业管理,凝聚发展动力。从多角度思考,不仅把项目建设好,还要把景区管理好,因此镇级依托茶乡远景平台公司、黄家寨古茶厂对项目进行管理,有效避免重建轻管。

(四)多目标,有偿服务,凝聚发展魅力。将集体经济发展与服务、拆违、产业、管理等目标相融合,实现一举多得,实现商铺规范有序不占道、垃圾及时清运不堆积、卫生干净整洁无污染、交通井然有序不拥堵、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无损毁。尤其是江桥游客服务中心、黄家寨古茶公园均实现AAA级景区创建,为全镇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项目情况

(一)2019-2021年项目情况

2019年漭水镇无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20年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个:漭水镇漭水社区黄家寨商铺建设项目、漭水镇翠华社区黄家寨商铺建设项目、漭水镇河尾社区黄家寨商铺建设项目、漭水镇明华社区黄家寨商铺建设项目共申请上级资金200万元,形成资产规模235.64万元,完成建设内容:新建钢框架结构黄家寨古茶公园游客服务中心797.56平方米、新建钢木结构茶铺752平方米。产权已移交漭水、翠华、河尾、明华4个村,4个村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出租给昌宁县黄家寨古茶厂,年总收益14.1万元,每个村年收益3.525万元。

(二)2022年项目储备情况

1.漭水镇大陆山农业休闲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新型娱乐单体建筑500平方米,配套建设停车场、绿化、亮化、供排水等配套设施,申请资金200万元;

2.漭水镇联福村茶文化体验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提升改造老供销社房屋300平方米,新建砖混结构房屋200平方米,配套建设地板硬化、公厕、茶展销区、茶叶加工制作体验区、民宿区、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申请资金50万元,申请资金50万元,整合资金150万元。

3.漭水镇明德村大陆山休闲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休闲中心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配套建设停车场、绿化亮化、供排水等附属设施,申请资金50万元,整合资金150万元。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近年来,漭水镇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时期的发展,站在全市、全省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村集体经济微不足道,发展虽然多元化,多渠道,但有的收益非长期稳定型,有的收益还在用于偿债,实际村级可支配收益较少,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快未入账村(社区)入账工作,目前河尾、共裕、明德、明华、老厂、漭水、沿江村还未完成目标任务。(河尾社区未入账11万元,具体为老寨子未分红资金8万元、天生桥租金未收入3万元;共裕社区未入账12.5万元,具体为纸厂租金未收取4.7万元、水库租金未收取2万元、天生桥租金未收入2.3万元、茶主题街区租金未收取3.5万元;明德村未入账4万元,具体为玉米种管理费未收取2万元、天生桥租金未收取2万元;明华村未入账,具体为装载机出租未收取3万元、铺面未收取资金1.2万元、蚕桑专业合作社未分红资金3万元;老厂社区未入账3.5万元,具体为茶主题街区租金未收取3.5万元;漭水社区未入账12.3774万元,具体为老村委会租金未收取5万元、停车场租金未收取租金2.8万元、江桥旅游服务中心支付债务偿还资金4.5774万元;沿江村未入账村级核桃茶叶未收取租金4万元。)二是大胆尝试,探索借鉴其他先进经验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四是用好“强村带弱村”机制,帮助困难村“体外造血”,实现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