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76-X-/2021-091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惠民政策 发布日期 2021-09-10
文号 昌农发〔2021〕155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印发昌宁县下半年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保山市农业农村局保山市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会商研判工作的通知》精神,昌宁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水务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制定了《昌宁县下半年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昌宁县下半年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

昌宁县农业农村局 昌宁县水务局

昌宁县应急管理局 云南省昌宁县气象局

2021年9月6日

昌宁县下半年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确保我县粮食面积、产量目标的实现,全县立足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层层压实粮食生产红线目标,实现大春粮食生产满栽满插。根据对气象资料的研判,农业生产将面对强对流天气、降水分布不均和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虫害流行等风险隐患的影响。根据《市农业农村局 市水利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气象局关于印发保山市下半年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的通知》(保农通〔2021〕43号)文件精神,全县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会商,及早制定农业防灾减灾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指导服务,搞好救灾保障,坚决打赢农业防灾减灾夺丰收这场硬仗。为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制定本预案。

一、抗洪涝防渍害

昌宁县雨季常出现局地单点性强降雨,时间短、强度大,易引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恢复土壤透气性,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

一是排涝散墒。对低洼易涝地块,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并铲趟散墒,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亡等现象。

二是洗苗扶苗。对积水田块,要做到边排水、边洗苗,早扶苗、早恢复。结合排水或泼水洗苗,清除烂叶、黄叶。退水后,及时扶正植株,促进恢复生长。

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对受涝田块,加强肥水管理,追肥要快、养分要全、数量要足,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及时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保护根系,兼顾除草。

四是灾后防疫。大水之后防大疫。要及时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做好饮用水源消毒处理。及早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杀,预防疫病发生,防止扩散蔓延。

二、防风雹降损失

昌宁县主汛期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节,易发生大风、冰雹灾害。预计我县大部地区主汛期出现局地、短时强对流天气风险较高。坚持“避、防、减”相结合,合理布局,提前预警,加强田管,减轻灾害损失。

一是避灾。在多冰雹区,选择抗冰雹性能较强的作物;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使农作物的主要生育期与多冰雹期错开。

二是防灾。在冰雹出现前,及时加固农业生产设施,抢收成熟作物,尽可能减少损失。适时组织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最大限度降低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是减灾。加强田间管理,如扶株培土、中耕松土和追肥等,抓好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

三、抗干旱保生长

昌宁县易发生夏秋季“插花旱”、冬春连旱,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由于前期气象干旱偏重,部分地区可能发生中到重度的秋季气象干旱。坚持“蓄、灌、保、节”多管齐下,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以水调墙、适墒足墒、抗旱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一是蓄足水源。通过打应急井、建集雨窖、加固山塘水坝等措施,提前蓄足、合理调配水源。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利工程蓄水;有条件的地区,要利用引调提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及早做好农灌渠道的清淤工作,改善引水条件、确保引水畅通;做好机井检修,抓紧修复重旱区废弃机井,保障抗旱应急用水。

二是浇水补墒。因田浇水,优先保证杂交制种田和良种繁育田的生产用水。因苗浇水,先浇生长至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和开花结荚期的大豆,后灌已抽雄散粉或处于拔节前后的玉米和鼓粒期的大豆,保证作物正常发育。此外,有条件地区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影响。

三是中耕提墒。对无灌溉条件的旱作雨养区,采取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量。对浇过水或水源紧张的地区,适时划锄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

四是农艺保適。对旱地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采用秸秆、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地表裸露,保持土壤墒情。对受旱较轻的地区,采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

五是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垄灌、微喷、隔垄交替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流失,扩大浇灌面积。同时,集成推广抗旱保水剂、水肥一体化等抗旱产品和关键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四、防低温抗冷害

冬季是低温冷害多发的季节,高海拔地区夏秋季低温连阴雨天气也会引发灾害,易造成作物生育延迟,影响结实灌浆,降低作物产量。坚持“保地温、促早熟、延迟收”的技术路线,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作物抵御低温能力。

一是灌水调温。对水稻,提早灌水防霜冻,做到夜灌日排,缓冲低温影响。对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有条件的地方可提前灌水,增加土壤適情,调节地表温度。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秸秆、树叶、杂草等作燃料造烟防霜,提高近地面温度。

二是覆盖保温。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温室大棚提前盖膜,棚室外覆盖保温被、草苫等材料,棚室四周、后墙和棚脚处增盖多层草苫,提高棚室温度,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三是促进早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水溶肥,补充植株养分,增强抗寒能力。玉米采取站秆扒皮晾晒、割空株、打底叶等促早熟措施,促进营养向籽粒转移,加速成熟。水稻及时断水,防止贪青晚熟。

四是适当晚收。一旦发生低温冷害,不要急于收获,可适当推迟收获,延长后熟生长时间,促进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转移,减轻冷害影响。

五、防病虫保秋粮

坚持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重点防范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螟、黏虫、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白斑病、玉米云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六虫六病”,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水稻。水稻“两迁”害虫实施“联防联控、分区治理”策略。稻飞虱突出压前控后、严防暴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二化螟推行适时搁田、深水灭蛹和性诱等成虫诱杀措施,同时抓住卵孵初期和低龄幼虫期用药防治,减少蛀茎危害。稻瘟病常发重发区,突出抓好破口抽穗期喷施保险药,严防穗颈瘟发生流行;纹枯病抓住水稻分蘖拔节期,科学用药,控制扩展危害。

(二)玉米。草地贪夜蛾按照国家“三区四带”布防策略,采取灯诱、性诱措施诱杀成虫,做到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要重点阻击境外迁入虫源和本地虫源,延缓北迁时间,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黏虫加强监测预警,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白斑病、玉米云斑病推行“一防双减”,抓住玉米大喇叭口期,采取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压低穗期菌源和虫源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三)马铃薯晚疫病。按照“防在关键时期、治在初发阶段”要求,高发、常发区一旦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及时喷施保护性药剂,把好预防关;田间一旦发病,立即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精准选药,及时开展统防统治,防止大面积扩散。

此外,加强境内黄脊竹蝗隐患排查,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加强境外蝗虫防范,一旦发现迁入,迅速扑灭,避免成灾危害。

六、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

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值班制度、周报制度及重大灾情及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农业防灾减灾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2名责任人,其中1名为带班领导,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严禁无人值班。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强化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灾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并及时逐级上报农业农村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