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76-X-/2019-0125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利企政策 发布日期 2019-01-25
文号 昌政务发〔2019〕5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印发《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机关各股室、交易中心、政务中心各窗口: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局党政班子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2019年1月23日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重要工作部署,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全面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让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更加便利高效,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8〕86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保政办发〔2018〕51号)、《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昌政办发〔2018〕88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选择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纵横协同、上下联动,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依托实体大厅和网上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全省统一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二、工作目标

(一)“一网通办”方面。2019年6月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全部进驻网上平台并提供办事服务,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2019年底不低于90%。(责任主体:各进驻窗口、审批管理服务股、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二)“只进一扇门”方面。2019年底,除因涉密、安全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县、乡两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实现“应进必进”,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责任主体:各进驻窗口、审批管理服务股、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三)“最多跑一次”方面。2019年底,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县级150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乡(镇)级每个乡(镇)19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责任主体:各进驻窗口、审批管理服务股、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三、整合服务资源,推进线上“一网通办”

(一)不断完善网上平台

1. 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要在县直具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继续完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一口申报、统一受理、集中调度、分类审批、实时反馈、统一出件功能。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统一登录网上平台或者前往实体大厅申报业务,由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接收申请并受理,受理通过的业务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送至各业务系统办理流转,并实时反馈办理环节信息和结果信息,由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统一汇聚沉淀办件全过程信息,实现审批追溯、业务协同和统一监管,做到受理与办理分离、办理与监督评价分离。(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2. 整合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建设完善“12345”政府热线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热线资源,充分融合县政府门户网站和网上平台咨询投诉功能,推进“一号响应”“一站式服务”,建立政府热线集中管理、统一受理、及时分流、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追责问责的运行机制,畅通政务服务“一张网”咨询投诉在线渠道,助力政务服务事项快速协同办理。(责任主体:“12345”政府热线办公室,县直“12345”政府热线成员单位,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二)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1. 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要和县委编办一同协作,在县直具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单位、13乡镇人民政府的积极配合下梳理规范各级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网上办事服务事项清单,完善办事指南,推动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平台办事服务事项要与政府公布的部门权责清单保持一致,确保实现事项数据同源和分类管理。(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2. 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要延长网上办事链条,推进网上办事全程电子化,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应当接受通过网络上传的电子材料,不得强制要求提供纸质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采取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在线支付、结果寄送等方式,逐步推行“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智慧”服务,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适宜的事项开展智能审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三)全面推动“一部手机办事通”移动app应用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等延伸拓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化、多渠道、便利化服务。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加强和规范政务服务移动应用建设管理。全力打造“一部手机办事通”移动APP应用,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优先将覆盖范围广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充分集成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APP,实现用户统一、业务融合;采用无感支付、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等技术,提升“一机在手、服务无忧”的办事体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机不可失”。鼓励开展第三方便民服务应用,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提升服务水平。(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四、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线下“只进一扇门”

(一)加强实体大厅建设,实现“多门”变“一门”。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及13乡镇加强沟通协调,采取新建、调剂、租赁等方式,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实体大厅服务功能,梳理规范县级进驻实体大厅部门及办理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示,推动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垂直管理部门事项)集中办理,确保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除因涉密、安全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等原因外,2019年底原则上不再保留各级政府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大厅。(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二)整合设置综合窗口,实现“多窗”变“一窗”。要在各级服务中心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分类整合为企业服务、社会事务、投资审批、中介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综合窗口,其中市场监管局负责“企业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门负责“社会事务”、政务服务管理局和发展改革局负责“投资审批”、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中介超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窗口设置,按照服务规范,标准化工作规程和事项受理清单,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三)统筹整合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实体大厅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智能引导、智能辅助、自助服务等功能,加快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依托网上平台,实时汇入网上申报、排队预约、现场排队叫号、服务评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和审批证照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全过程留痕,做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有关信息在网上平台、移动终端、实体大厅、自助终端、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同源管理发布,确保线上线下服务窗口匹配、办事指南吻合和企业群众办事体验高度一致。(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五、推行办事要件标准化,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一)梳理规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要和县委编办、县发展改革局一同协作,在县直具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单位、13乡镇人民政府配合下,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为目标,继续认真梳理公示必须到现场办理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并在网上平台和实体大厅同步展示、联动办理。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事项环节多、材料多、时限长问题,整合再造办理流程和申报材料,依托网上平台项目化办事服务功能,推行“一件事情、一套材料、一键申报、一处反馈”的“打包”服务,推动多部门联办事项 “最多跑一次”。(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二)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实体大厅建设,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全面完成网上平台与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基层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各进驻窗口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六、推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路”

落实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要求。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和县发展改革局认真落实全省政务服务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工作要求,在县直具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单位配合下进一步按照政务数据交换标准,优化完善部门自建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功能,全面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能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省“统一受理、平台授权”的数据共享授权机制,做好部门自建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工作,有效利用全省人口、法人、地理空间、政务服务事项、投资项目、电子证照、社会信用、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和行业主管部门主题数据库信息,扩大数据共享覆盖面,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在政务服务中应用。(责任主体:审批管理服务股、督查股、各进驻窗口、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七、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工作实效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促进改革措施落实。高度重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研究,办公室统筹协调。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根据任务清单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措施,逐项排出时间表、路线图,细化责任分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复制推广,推动改革工作开展。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广泛宣传“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各项利企便民举措和成效,及时报道工作亮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扩大公众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百项问题疏解和百佳案例推广行动,做好总结提炼工作。要学习、借鉴、复制各级在推广“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中市场欢迎、群众认可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推进快、成效好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形成“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局面。

(三)强化工作协同衔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按照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要求,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和上级部门主动对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纵横协同、上下联动,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推动线上线下平台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

(四)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完善监督举报投诉机制。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督查股要深入了解各股室、窗口服务情况,建立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机制。通过“放管服”投诉举报平台,统一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未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办事不便利等突出问题的举报投诉,并及时组织开展核查处理。对工作推进不力、改革不到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落实;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