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76-X-/2022-101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2-10-10 |
文号 | 昌政办发〔2022〕44号 | 浏览量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昌宁县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昌宁县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1〕17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保政办发〔2021〕19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昌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完善体制机制,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为服务昌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聚焦昌宁“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基地、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的定位,到2025年,形成组织完善、职责清晰、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明显提升,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到2035年,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服务综合能力进入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强县行列。
二、主要任务
(三)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科学调整抗旱、防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大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围绕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加强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和烟叶、茶叶、蔬菜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生长关键时节的灾害监测,建立干旱区、冰雹带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烟草公司,13乡镇)
(四)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因地制宜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计划,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河西水库、明山水库等重点水域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森林防灭火等方面的作用。(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13乡镇)
(五)做好重大应急保障服务。加强应急会商,共享灾害风险、灾情和灾害预测信息,完善不同地域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火险、干旱、冰雹、大气污染、重大活动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启动针对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13乡镇)
(六)提升监测能力。依托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网,聚焦人工影响天气重点作业区、效果评估气象监测区,构建布局合理、监测精密、技术先进的综合观测设备系统,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监测预警、指挥作业和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13乡镇)
(七)强化作业基础实力。优化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提高作业站点利用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全县作业站点标准化改造。推进火箭、高炮、地面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逐批淘汰落后和老旧装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绿色作业弹药。开展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的智能物联示范站点建设。(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13乡镇)
(八)增强作业指挥能力。完善全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高速通信技术,建立兼具作业实时指挥和展示功能的人工影响天气智能指挥大屏系统,提升指挥调度和区域协同水平。建设具有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等功能的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系统。(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13乡镇)
(九)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加强生态、农业、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的信息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推进新技术成果应用,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的工作体系。加强与需求和受益单位合作,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林草局,13乡镇)
(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体系,配置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不少于5人,提高业务指挥能力。强化技术培训,配强骨干力量。统筹用好事业编制、委托购买技术服务等措施。配备作业安全防护装备,落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众安全责任保险等制度,积极探索作业人员纳入民兵预备役管理办法,稳定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公安局,13乡镇)
(十一)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确保安全责任措施落地落实。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依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按规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安全等级评定工作,提升作业站点安全等级。(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局、县公安局,13乡镇)
(十二)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健全综合监管、行业监管的安全生产管理联动机制,压实气象、应急、公安等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建立弹药专业化、规范化存储制度,建设弹药存储标准化中转库房,将弹药存储场所纳入公共治安管理范畴。实行具有民爆物品运输资质的第三方承担运输,严格流向信息登记制度。落实作业人员政审备案、空域申请、作业公告、射界管理、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点巡查检查等制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公安局、县应急局,13乡镇)
(十三)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建立作业点进点审批制度。加强物联网、智能识别、电子芯片、信息安全等技术应用,提升安全水平。分批次推进高炮自动化改造和列装更高安全性能作业装备。实现火箭发射系统安全锁定装置加装率达到100%。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对作业场所、作业实施、装备弹药运储的实时远程监控和风险监控预警。(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13乡镇)
三、完善体系机制保障
(十四)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县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的职能和作用,全面加强对全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区域协调。(责任单位:县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13乡镇)
(十五)落实经费保障。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相关经费列入政府预算,重点支持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业务运行和作业保障。建立完善农业、烟草、保险等主要受益行业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长效投入机制。(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烟草公司,13乡镇)
(十六)依法依规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依法依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活动,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应急局,13乡镇)
(十七)加强科普宣传。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公益性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认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教体局、县科协、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13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