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533025MB0R020787-/2022-0107002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地震局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2-01-07 |
文号 | 浏览量 |
防震减灾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实施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新时代昌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必然要求,为昌宁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提高昌宁县地震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保山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昌宁县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一、“十三五”总结回顾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全县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落实《昌宁县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配合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子项目工程,全县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有效促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县防震减灾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步健全。
1. 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印发了《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昌政发〔2017〕24号)、《昌宁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昌发〔2019〕1号)、《昌宁县地震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昌办发〔2019〕87号)等文件,调整县地震局为政府直属的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监测预报股、震害防御股3个机构。印发了《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昌宁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昌政办发〔2019〕59号)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防震减灾工作职能职责,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全县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政协协商、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同时,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坚持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四个纳入”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较好保障了全县防震减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 监测预报预警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内已建成地震前兆观测站3个、数字化水温台阵1个、重点宏观观测点5个、强震台1个、预警终端7个。一是加强监测台(站)建设。完成湾甸观测站迁建、温泉观测站恢复观测、鸡飞水温台阵提升改造、昌宁强震台(三中)提升改造、云南省“2015年测震台网示范工程”昌宁测震台建设(田园测震台修缮改造)工程和昌宁1号泉取水道路建设及取水池、观测用房重建等项目;积极配合省、市地震局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县内2个基准台、1个基本台、7个预警示范信息发布终端(Ⅱ类终端)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健全前兆观测体系。2016至2020年获取并分析处理、传输上报模拟观测前兆数据5475组,收取并分析处理数字化微观前兆数据3179880组,收取宏观观测数据2920组。三是完善震情跟踪机制。每年制定并组织实施震情跟踪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和措施,加强震情跟踪监视;制定并严格执行震情会商工作制度,强化震情分析会商,2016至2020年上报月分析会商意见60期、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5期。四是强化地震群测群防。稳定395人的地震群测群防队伍,其中重点地震宏观点观测员5人、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13人、村(社区)防震减灾联络员124人、其他系统防震减灾联络员253人(学校168人、医院17人、水库68人)。
3.震害防御进一步加强。一是强化标准执行。严格执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依法进行行政审批,把牢抗震设防审批关。共办理抗震设防要求审定手续492项,积极推进城乡建设地震安全,不断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二是强化重点监管。按照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要求,依法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工程和其他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三是强化设防服务。按照《需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目录》要求,协助省市地震部门、昆明南方地球物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重大建设工程昌保高速公路、昌宁高速公路(耈街至昌宁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为昌宁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省“百县百医院”项目)等重大建设工程,以及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10·30”地震和“9·16”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易地扶贫搬迁、工贸园区、旅游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提供抗震设防服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4.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完善《昌宁县地震应急预案》,在县级预案框架内,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应急防范格局。二是健全应急抢险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强驻昌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消防等救援抢险队伍建设,制定紧急救援行动方案和力量投送方案,补充更新了部分装备。目前,全县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61支、2419人。其中:县级应急队伍3支、194人。三是健全应急基础数据体系。组织开展地震应急互联互通协同数据采集工作,更新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入库23类信息数据。四是健全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建成昌宁县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趋势判定、灾害损失快速评估、震情会商与地震烈度速报等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五是健全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重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人员范围和到达避难场所的通道,并通过设置通道指示牌等方式告知民众,坚持平震结合、一场多用。目前,全县明确应急避难场所492个、117.686万平方米,可容纳78.5万人,其中:县城18个、乡镇474个。六是健全应急处置体系。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和城市社区居民应急疏散、转移安置演练、防震减灾专题培训和地震应急处置和疏散演练,全县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形成常态;妥善应对和处置2016年1月4日珠街3.4级,8月15日鸡飞3.0级(2次)、翁堵3.3级,2017年8月24日更戛3.1级,2018年5月16日大田坝3.3级,2019年08月25日大田坝镇文沧村干沟坝3.2级等地震,应急处置体系和能力得到检验和锻炼。
5. 科普宣传进一步深入。一是强化节点宣传。组织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6”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日、防灾文化电影季、科技活动周等集中宣传活动20次,展出展板200余块次,发放宣传手册和知识活页30000多册(份),接受咨询800余人次,放映科普电影1场,指导小型演练160余场,开展校园宣传、举办科普讲座30场。二是强化媒体宣传。昌宁新闻网、昌宁先锋等媒体开办科普宣传专栏12期,县地震局与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防震减灾·你我同行”专栏,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系列宣传13期;在昌宁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播出以“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讲好昌宁防震减灾故事”宣传片、利用昌宁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地震科普小知识等多形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三是强化示范宣传。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单位创建,提高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5个社区被认定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社区被认定为“云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4个单位被认定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企业和地震安全示范医院。
(二)现状问题
2015年“10·30”大田坝5.1级地震以后,“十三五”时期,昌宁未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十四五”时期,震情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昌宁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亟待补齐。
1.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存在欠缺。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程度不高,捕捉地震前兆特别是短临前兆信息的监测网络还不健全,地震观测环境干扰日趋严重,地震短临预报能力较低;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网络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地震预警体系还没有建立。
2.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薄弱。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工作未完全开展,区划不够精细,城乡房屋建筑和重大工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和隐患底数不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还不到位。部门协调协作机制还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高、农村设防水平低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
3.“抗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不足。全社会大震巨灾防范意识不强。大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不足,地震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不强,应对大震巨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市县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足,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还需完善。
4.信息化支撑不足。地震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治理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不充分,科技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人才缺乏,骨干团队支撑业务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化技术与业务融合不足,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信息 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5.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机制不够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基层基础不够牢固,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有效合力。
6.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支撑能力不足,服务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市场机制作用等发挥不够充分。高质量科普作品创作与推广不足,科普作品标准化、科学化、多样化和创新性不够,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较为薄弱,主动减灾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形势分析
(一)地震灾害背景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市西南,东经99°16′-100°12′、北纬20°14′-25°12′之间,东连凤庆县,西接隆阳区、施甸县,南与永德县隔河相望,北邻永平、漾濞、巍山县。境内有公郎弧形断裂、厂街新塘断裂、澜沧江断裂、昌宁断裂、柯街断裂、畹町断裂,断裂纵横交错,地质构造破碎、复杂,是地震易发地区。2016年6月1日国家颁布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强制性标准,昌宁县均处于Ⅶ度以上烈度区。1933年建县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次发生4.0级以上浅源地震,多次遭受邻区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严重波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十三五”期间,共监测到发生在县内的ML1.0级以上地震367次,其中ML1.0~1.9级277次、ML2.0~2.9级74次、ML3.0~3.9级15次,ML4.0~4.9级1次,最大震级为ML4.0级,地震活动呈多发频发、震级趋大的态势。
(二)面临的形势
1.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是指导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2. 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新需求。随着我县高质量建设“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发展定位的确定,以及美丽昌宁、开放昌宁、幸福昌宁、平安昌宁“四个昌宁” 建设的提出,全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重大基础设施增多,“防大震抗大灾救大灾”的震害防御基础需求迫在眉睫,急需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有效配合的社会综合防灾抗灾救灾体系。同时,社会公众对自己生存环境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对政府有效防御和高效应对地震灾害的期望值提高,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适应新时期多元化、个性化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震技能的需求更加迫切。
3.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提出新要求。社会大众巨灾防范意识不强,震情灾情速报、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科技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大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还不到到位,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有待提高,重大基础设施抗御地震、防范地震次生衍生灾害能力不强。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凸现了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不强的问题。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目前在破坏性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测预报的前提下,只有走综合防御之路,通过震前有效预防、震时正确避险、震后应急救援,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4.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举措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必须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地震灾害群防共治新局面,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昌宁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以“夯实地震监测、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推进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夯实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基础,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为奋力谱写昌宁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意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2.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把握县情,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围绕关口前移和主动防御,完善措施、压实责任,筑牢震灾预防之“基”,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3.坚持底线思维。认真分析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在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按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思路,统筹协调推进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促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4.坚持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坚持防震减灾规划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融合、相一致。根据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统筹部署,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思路、长远规划与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适应、相协调。
5.坚持稳步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结合现情和震情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加强与市级防震减灾规划及县级防灾减灾规划的衔接,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适应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的整体要求,在防震减灾建设项目设计、发展重点上做到省、市、县(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构建由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 高效、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昌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基本业务和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地震安全需求,地震灾害风险对昌宁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满足昌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
——建成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全县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实现全县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地震烈度分钟级速报能力;完善地震预测会商制度,形成地震数值预报的基本框架。
——地震应急救援服务响应迅速、保障有力。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紧急快报体系,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技术支撑能力得以提升,应急响应服务产品产出快速有效。
——初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格局。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框架,完成全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城乡房屋设施加固,实现全县重大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全覆盖。高烈度区城乡抗震能力大幅提升,地震灾害风险显著降低。
——初步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规划体系更加健全,依法治理体系科学规范、运行高效,责任分工机制和共享共治机制基本建立,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更加有力。政府 、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地震灾害防治局面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防震减灾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有效服务昌宁重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县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防震减灾主要量化指标
类别 | 指标内容 | 预期值 |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 地震监测水平 | 县域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4级,建成覆盖13乡镇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骨干台站 |
地震速报预警水平 | 震后1分钟左右实现全县2.8级以上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5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初报、15分钟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重点区域灾害性地震发生后10秒钟内发布预警信息,重点区域公众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区域不低于60% | |
地震预报水平 | 优化地震长、中、短、临预报业务。5.0级以上地震超过40%发生在地震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内,力争做到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期预报有所突破 | |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 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覆盖率 | 13乡镇全覆盖 |
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覆面积 | 100% | |
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覆盖率 | 100% | |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 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水平 | 震后30发展内提供快速评估结果,震后1小时内提高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 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行各业主管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率达100%,其他单位不低于95% | |
防震 减灾 公共 服务 | 面向公众服务 | 6项(地震速报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地震烈度信息、地震背景信息、地震区划基础信息、防震减灾科学普及) |
面向行业专业服务 | 8项(专用地震监测台网运维、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咨询服务、地震预警服务、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区划服务、地震安全性评价咨询服务、地震现场建筑物调查评估和安全性咨询服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信息服务、减隔震技术服务) | |
面向政府决策服务 | 7项(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烈度信息级影响情况、地震灾害快速评估、震后趋势研判、地震活动概况与短期地震预测、年度地震危险区信息、灾后恢复重建建议) | |
专项服务 | 1项(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
四、主要任务
(一)地震监测预报
1. 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到2025年,完成全县(市、区)观测站点标准化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实现县台站建设标准化要求。完善和拓展县区前兆台,县、乡镇、村、组(社区)四级“三网一员”等地震宏观监测网络体系,形成开放、合作、共享的预测预报业务运行机制,应用地震预测新技术新方法,优化地震长中短临和震后趋势预测业务,提升地震预测预报科学水平。
2. 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完善地震信息网络和技术服务系统,不断提高震情处置能力;建立多媒体终端发布系统和宏观信息上报系统,实现地震信息、观测资料共享,为及时发布震情信息提供平台;建立市县地震事件信息发布共享系统,实现省、市、县之间灾情信息共享。优化市县地震监测台站管理机制,加快台站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进程,推进观测设施更新换代,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实现地震监测台站观测数据标准化、科学化。
3. 地震烈度与预警系统建设。依托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综合利用保山市地震监测中心速报平台,初步建成保山地区地震烈度与预警系统,实现市级地震预警信息快速地震参数自动速报、地震烈度速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等紧急信息发布能力,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实现有实效的短临预报。
4. 高新技术推广运用。不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震情研判水平;进一步完善地震学、前兆资料分析处理系统和震情会商系统,提高对数字地震资料的分析应用能力和地震预报水平;切实做好地震短临跟踪工作,加强地震环境、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段的震情监测工作。
(二)震灾预防能力
1. 健全地震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责任分工体系和社会参与机制,实施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摸清风险底数,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强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成果应用,加快推进全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作,推进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工作,推广和应用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不断增强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御能力。深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体系。
2. 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强对市、县(市、区)示范创建工作的管理,指导和帮助县(市、区)、学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防灾减灾示范创建工作体系。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目标。
3. 强化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健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职责。加强与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升地震应急业务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与应急工作的融合。依法全面履行防震减灾法定职责,依托“互联网+监管”等平台,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健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依法有序参与防震减灾的协同工作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三)地震应急准备
1. 强化应急准备工作管理。强化县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昌宁县地震应急预案》,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优化应急响应工作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县乡两级应急反应处置能力。指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升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技能。
2. 健全地震现场工作管理体系。强化现场工作队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和评估管理机制。组建县乡地震现场工作队,配备现代专业设备,加大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地震现场工作队业务技能和快速响应能力。
3. 推进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依托学校操场、应急避难场所等,加强直升机起降点建设,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直升机起降点,适时组织开展航空应急救援演练。
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能有效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的规模,进一步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需求。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统筹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优先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建立物资储备点,确保就近存储、保障有力。建立“协议储备”的机制,作为应急物资储备的一个补充手段。加强基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调运能力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物资调运方案,完善跨部门、跨区域、军地间应急联动合作模式,确保重特大地震发生后,救灾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运达灾区,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5. 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实施避难场所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检查工作,配合应急部门加快标准化避难场所建设。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度和建设规模,提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积极与规划、住建部门联系在城市绿地、广场等开阔地带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设施,拓展城市临时地震应急避险空间。
(四)地震科普宣传
强化各级政府的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事业,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建设以互联网+防震减灾、地震虚拟技术为主体的防震减灾科普阵地,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地方综合科普场馆建设。创新科普创作和传播机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扩大覆盖面,巩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五)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全县防震减灾实际,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引进地震防灾专业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加强地震机构人员配置,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和评价机制,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专业人才的发展。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专业队伍,形成不同层次并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梯队,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五、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围绕防震减灾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昌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县规划防震减灾建设项目5个。
(一)地球物理站网升级改造项目
优化地球物理站网布局,改造昌宁强震台等观测站点,使其达到烈度速报与预警监测基本站标准。在重点部门和乡镇中学部署预警终端40套。建设完善通信系统,满足监测数据、信息发布的实时汇聚与上传下达。建设地震监测预报业务分析保障系统,强化地震监测预报核心业务处理系统能力。形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流程集约、协同高效的地震监测台(站)网体系,实现地震观测的制度化、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业务应用的智能化,为震情趋势研判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项目专栏—1 |
●优化地震监测站网布局。提升改造地球物理网站,提升温泉观测站数据接收系统,实现地震台(站)网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功能拓展完善。配合省市地震局推进基本台改造,部署预警终端40套。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手机APP等,不断乱丢预警覆范围,切实将建设成果转化为减灾实效。 ●地震监测预报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配合国家、省、市推进地震监测站网系统、震情业务分析台网系统、地震监测信息服务系统。 |
(二)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项目
通过开展对全县区域内地震灾害致灾因子、历史地震灾害、地震灾害重点隐患、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等4个方面内容的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区域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情况,形成昌宁县地震灾害风险情况底册数据库和相关地震灾害风险图、活动断层避让图、房屋加固优先级区划图、地震灾害重点隐患区划图等专业图件,客观认识全县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全面掌握重点区域灾害点分布,为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准备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震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项目专栏—3 |
●全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排查与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建立地震灾害分析数据库,编制风险要素图件,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及防治区划图。 ●重大项目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围绕成品油管道建设工程、昌宁—永昌高速建设工程抗震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以及地震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确保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
(三)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项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各级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的工作安排,以昌宁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为基础,协调推进全县全区域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对区域内居民小区、中小学校、医院、农村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化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未达到抗震要求的设施,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标准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工作。全面提升全县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大幅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奋力谱写昌宁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专栏—4 |
●在全县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形成灾害点和隐患点基础底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设施进行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避险迁移。制定工作方案,印发技术标准,组建工作专班。按照技术标准评估鉴定并形成全县地震灾害隐患基础底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加固、改造拆除工程。建立安全档案和相关数据库,全面反映建筑安全现状。 |
(四)地震应急备震体系建设项目
综合考虑全县地震风险,依托学校操场、应急避难场所等,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直升机起降点。结合全县现有救灾物资储备规划,推动县域救灾物资仓库标准化建设,在边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建设必要的、适应救援需要的救灾物资储备点。按照《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GBT 35624-2017),推动县、乡、村三级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组建地震现场工作队,购置一定数量的地震现场工作队伍专业技术装备、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在突发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调查、灾情速报、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科学考察等专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震时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指挥、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地震应急的时效性、科学性。
项目专栏—5 |
●直升机起降点建设。依托现有学校操场、应急避难场所等,有序推动重点乡镇检查直升机起降点。 ●基层物资储备点建设。按照能有效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的规模,统筹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优先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建立物资储备点,确保就近存储、保障有力。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动县、乡、村三级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县域中心城市建成1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2个Ⅱ 类应急避难场所;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 ●组建地震现场工作队。配备专业技术装备、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满足地震现场工作需求,确保快速获取震害损失、灾情速报和灾害评估资料。 |
(五)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构建面向党委、政府震前综合防御、震后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链条防震减灾决策服务体系。面向交通、通信、能源等重大或特殊领域的多元化防震减灾专业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科普作品研发与宣传培训等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面向重要活动、重大战略、国防安全等特殊需求,提供地震背景、应急处置措施、舆情监控等专项服务。建成决策服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等4类公共服务产品链,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集约化、便捷化、智能化。
项目专栏—8 |
●公共服务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利用预警和测震台网等地震观测数据,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初步实现自动产出预警信息、地震观测报告、地震烈度分布、震源机制解等产品。建立地震、应急、通信等部门横向联合、国家、省、市、县地震部门纵向衔接、管理规范的地震信息发布体系。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依托和利用学校等社会资源,新建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先进科普宣传效果显著的防震减灾专业宣传教育场馆、基地或防震减灾网上数字展厅,形成“一县一基地”的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技能体验网。 ●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与素质提升。积极参与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不断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推进应急救护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覆盖。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加大救护知识普及力度,增加全县持证红十字救护人员。 |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系统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应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保证党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强化法治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将防震减灾规划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建立有效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体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大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依法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保证全市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健全治理体系。强化各级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加大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主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发挥市县两级机构的防震减灾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求、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全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评估和集体研究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形成咨询到位、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高效能防震减灾规划组织管理体系。
(四)完善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力度,并随本级财政收入增加而逐步增加,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市县两级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任务的实施,需要国家和省级资金及技术的扶持。也要大力引导、鼓励、支持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对防震减灾事业进行投入,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五)强化规范运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严格执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按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重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采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项目的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建立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统计、资金运行、跟踪管理、协调督查等制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六)强化人才支撑。树立人才强业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根据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和人才结构现状,立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支持开展防震减灾基础课题研究,提升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注重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培养和锻炼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能够胜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