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1-7/20230124-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01-2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委有关“三农”工作的各项部署,围绕“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增9%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速7.6%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9%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10%以上”的目标,切实推进高质量创建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再上新台阶,确保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围绕“基层党建质量深化拓展年”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大讨论活动,稳步推进“抓党建、促振兴、提素质、增收入”实践活动,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制度化、标准化、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对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抓牢抓实巡视巡察、督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有效开展廉政提醒谈话、警示教育、纪律作风督促检查和家庭助廉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履职担当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和风险管控。

(二)扛牢扛实粮食生产责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大棚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6.1万亩以上、产量达22.3万吨以上。

(三)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强农、质量兴农、品牌富农发展思路,深入实施茶叶、蔬菜、生猪、肉牛、核桃五个产业“倍增计划”,统筹推进烟叶、甘蔗、水果、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健康发展。确保稳定茶园面积31.5万亩,干茶总产量达2.97万吨以上;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以上,产量达26.5万吨以上;生猪年内出栏105.48万头,猪肉产量达9.5万吨以上;肉牛年内出栏5.55万头,牛肉产量达0.96万吨以上;稳定核桃种植面积180万亩,产量达10万吨以上;完成香料烟种植面积3.1万亩,收购烟叶(丝)9万担;烤烟种植面积8.8万亩,收购烟叶21.3万担;示范推广雪茄烟种植50亩;甘蔗收益面积6万亩以上,农业产量达29万吨以上;稳定水果种植面8.5万亩以上,产量达13万吨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5.3万亩以上,产量达3000吨以上;水产养殖面积9.8万亩,产量达5720吨以上。

(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倍增行动,采取外引新量和内生增量的方式,实现全县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531户及238户以上,其中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户以上。持续加大“千年茶乡”“昌宁红茶”“昌宁核桃”“云上昌宁”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及推介力度,积极探索组建“昌宁红茶产业联盟”“昌宁县茶叶协会”等社会化组织,着力助推“昌宁红茶”品牌做大做强。

(五)扎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紧盯畜禽粪污治理、农药化肥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加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抓实奖补政策宣传和落实,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5个,新增“三品一标”产品5个以上。

(六)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4456座,常住农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建设20座。加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力度,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推进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建设,建成1个精品示范村、17个美丽村庄。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

(七)着力抓好项目投资工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一带一路茶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的持续跟进及申报工作,力争向上争取资金再上新台阶。突出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牛羊禽综合屠宰场建设等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争项目尽快落户开工,切实加强茶叶、蔬菜、生猪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力度,力争完成招商引资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