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6235-/2022-1130003 发布机构 昌宁县勐统镇
公开目录 生态环境 发布日期 2022-11-3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勐统镇大勐统河:“四网”发力共促鹭乡河道“长治久清”

勐统镇大勐统河是勐统坝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承担着勐统坝1.5万亩农田灌溉供水和坝区防洪排涝的重任,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集镇品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做好生态环境和河道的治理保护,勐统镇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责任网、宣传网、项目网、智慧网“四网”,凝聚治河、管河、护河力量,织就了一幅河清岸美、白鹭翩跹的美丽生态画卷。

严把“责任网”,健全治河体系。按照“党建+生态治理”模式,建立“党组织+党员+群众”的上下联动机制,整个坝区9.5公里河道包保到6个党支部265名党员,形成了党组织“分片包干”、党员“分段负责”、群众“分片参与、全域监督”的管理责任体系,让党员和群众成为守护一方水土的“河保姆”,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河道治理效能。同时聘用脱贫群众负责河道日常巡查管护,形成“群众日巡查、党员周清河、支部月通报”的工作格局。不仅吸纳了农村贫困劳动力,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还及时补充了基层巡护力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实现了生态与富民双赢。

扩大“宣传网”,凝聚治河共识。坚持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作为最大的优势,加大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注重提升群众环保意识,营造全民“爱河护河”浓厚氛围。通过在大勐统河沿线醒目位置安装河长制工作宣传栏6个、修订完善9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发放宣传画册1500余份并张贴到700多户农户家中、持续召开党员会28次、户长会56次等形式,把生态环保宣传到基层一线、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定期通报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宣传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干,广大群众齐参与、一起干,沿河范围内群众自建的2548平方米规模养殖场均自行拆除,水域环境保护成果不断巩固。

抓实“项目网”,夯实治河基础。针对河道沿线秸秆乱堆、垃圾乱倒、河道不畅等问题,依托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保护生态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双赢”目标。在沿河路段摆放可卸式垃圾箱28个、垃圾桶30只,让群众的生产生活垃圾得以处理,在沿河村组设置秸秆集中处置点22个,对秸秆进行集中堆放处置,解决多年来沿河群众乱堆乱弃的现象。投资440万元的大勐统河2条3.7公里支流山洪沟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投资6610万元的大勐统河重点段治理项目已通过评审,投资150多万元在临河自然村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经启动,年底即可完工。进一步巩固大勐统河的保护成效,同时方便群众处置生活污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活水平提高“双推进”。

巧设“智慧网”,提升治河效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日常河流管护中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快、准、稳”优势,在沿河重要地段安装360度热敏监控摄像头20个,实现自动跟踪、抓拍,严防乱丢乱弃现象,让数字摄像头成为无处不在的“眼睛”。充分利用“微信”等智慧化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将河道责任段党员信息、保洁员、群众代表信息以二维码形式悬挂于各责任段,各级河长、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等在日常巡河、散步、生产生活中均可通过二维码了解河道管护责任信息,实时对管护情况做出评价、提出意见建议及上传发现问题等,较好解决了过去发现问题碍于情面不想反馈、检举程序复杂不愿反馈的情形。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让全民成为河长制工作宣传中的“百灵鸟”、整治中的“啄木鸟”、监督中的“猫头鹰”,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局面。

如今的大勐统河,青山绿水间,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检测鸟”的白鹭翩翩飞舞。人与白鹭,相见而不惧,相望而不扰,彼此和谐共处,共同描绘着一幅美丽怡人、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