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76387470-X/20230718-00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3-07-1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2021—2025 年)的通知

昌宁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2021—2025 年)

前 言

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 定 。“十四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 5 年,是昌宁县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5 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 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应急管理部 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增强 忧患意识, 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水平 , 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依据《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通知》《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十四五 ” 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的通知》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 结合昌宁实际,编制《昌宁县“十四五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 ” )。

本规划是昌宁县“十四五 ”期间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行动纲领, 实施期限为 2021—2025 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 十三五 ”时期,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 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的理念, 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 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安全保障。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深入推进《中共昌宁县委 昌 宁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地 落实 。成立昌宁县应急管理局,整合民政、安监、地震等部门职 责,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协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 制机制。设置以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统筹,下设抗震救灾、 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 4 个专项指挥部及其办公 室。在各指挥部的统筹下,有关应急预案 、会商制度相继修订完善, 全县自然灾害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 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采 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重点林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深入排查防 震减灾重大风险设施,落实大型公共建筑减隔震设施建设,持续 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 旱、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队伍,储备防灾救灾物资, 积极推动县应急局、水务局 、林草局、 自然资源局 、地震局 、气象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布重要汛情、灾情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全县自然灾害总体可控。

—— 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建设“ 智慧应急 ”综合平 台,基本实现指挥调度可视化、监测预警智能化 、为民服务定制 化, 不断强化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确保灾害发生后 12 小时之内 各项灾害救助工作到位。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气象观 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初步建成智慧 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 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统一配 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加强运行维护管理,汛期密切监 视 ,完善预报方案 ,强化会商分析,及时开展联合会商,有效发 布重要灾害预警信息,组织广大群众防灾避险,有效防范山洪灾 害发生,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预报成效明显。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测预警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 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立足灾后 1 小时内县级专业救 援队伍的机动覆盖率达 90%以上的要求,统筹协调常备救援力量, 加强与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森林消防中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协 调配合,充分发挥 3 支常备救援力量的作用。统筹协调社会救援 力量,对社会救援队伍进行普查分类,掌握应急救援装备,充分 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 截至 2020 年末, 全县共组建专兼职 应急救援队伍 5 支 200 人, 其中: 综合性队伍 2 支, 工矿商贸、 危化、运输等队伍 3 支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 由县应急局牵头相继组织了昌保高速隧道应急演练、天天购物广场高层建筑消防应急演练、昌宁二中 、昌宁职校地震应急演练、森林草原火灾扑救 技战术演练等多次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应急队伍战斗能力、应急预案可靠能力。

—— 防灾减灾宣传不断深入 。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开设专 栏,传播应急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挖掘培育民间宣传队伍,深 入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主题宣传活动,防洪、防震、防火、防雷等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优异成绩。

—— 应急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及时解决受灾群众实际困难 , 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和受灾的脱贫户、低保户、散居“ 五保户 ”、 残疾人家庭、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帮扶。物资储备规 模适当、供应充足,按照实物存储 、协议储备和能力储备等多种方式,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种类, 增大物资储量。

(二)主要困难

“ 十四五 ”时期 , 昌宁县自然灾害种类多 、分布地域广 、发 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抗灾救灾难度大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 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叠加, 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 制机制待完善,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议事协调机构有待进一步整合,有关部门职责边界还不够清晰 。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仍有差距,尚未形成各方齐抓 共管、协同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在预防和处置各类 突发事件工作中,部门间、区域间协调不到位。全县上下统一的 应急指挥平台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方资源优化整合、全方位高效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未形成。

2.灾害应对能力支撑仍显不足。 交通运输 、水务、通信、 电力等领域的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房 屋抗震能力较弱,城市给排水等设施尚待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 规划 、建设 、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亟需提升 。基层应急管理机构 力量薄弱,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 全县 13 个乡镇未设立专门的应 急管理机构 , 乡镇作用发挥不明显 。信息化建设滞后,灾害预警 水平不高 。应急车辆、装备保障不到位 。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有待提高,全县应急队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和分布不平衡。

3.数字化治理能力亟待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5G 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不 足,灾害数据资源共享、整合利用有很大差距 ,防灾减灾救灾工 作科学化 、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程度亟待提高 ,亟需建设应急管理“ 一张图 ” ,提升数字应急管理能力。

4.重大灾害应对准备尚待强化。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 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不健 全,应急预案体系尚待优化。地方专业救援队伍、行业救援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应对重大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农房地震保险模式亟待调整完善。

5.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 立 ,“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未完全落实到位 , 防灾减灾救灾专 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偏弱,智库建设有待加强。 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体系不健全,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比较 淡薄,普遍缺乏避灾自救技能, 应急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跨区域交流合作和应急体系发展比较滞后,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面临形势

“ 十四五 ”时期,是昌宁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跨越发展的刚性需求下,更好的保障和服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

1.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严峻 。 由于昌宁特殊的地理环境 和气象特点,导致自然灾害防治形势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救灾难度大等特点(见表一) 。

昌宁县“十三五”期间灾情主要指标统计表(表一)


受灾 乡镇 数量

受灾

人口

因灾 死亡 人口

因灾 失踪 人口

因灾 伤病 人口

紧急 转移 安置 人口

需紧急 生活救 助人口

需过渡 性生活 救助 人口

因旱需 生活救 助人口

其中:因旱

饮水困难 需救助 人口

农作物 受灾面积

其中:农作 物成灾 面积

其中:农 作物绝 收面积

直接

经济

损失

年份

公顷

公顷

公顷

万元

2016 年

13

112141

1

0

5

1435

0

0

0

0

6649.13

4034.43

715.63

8670

2017 年

11

70366

0

0

0

3

0

0

0

0

6347.00

1932.71

223.83

3666

2018 年

13

90005

0

0

0

0

0

0

0

0

5309.59

2836.49

666.89

7204

2019 年

13

146111

0

0

0

106

0

0

4361

4221

14733.62

8989.10

356.06

5316

2020 年

13

124855

2

0

0

106

44

0

10900

10900

10466.27

5829.60

564.93

19631

2.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应 急管理部门要求,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体制,不断加强领导,实 现统筹协调,实现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全链条的资源统筹 和工作协调,建立起统筹协调到位、责任分工明确的自然灾害管 理体制。但从工作推动来看,防和救的责任链条衔接尚未到位, 合力仍未形成;信息化融合仍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未建立 起各涉灾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发挥好机构改革后县应急管理 部门的中枢协调功能,努力建成全县上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 提高社会参与度,优化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全方位高效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任重道远。

3.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方面: 一是应急管理基层力量薄 弱,特别是乡镇尚未建立应急管理机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散 在各职能站 、所,未形成工作合力 ,灾害信息报送渠道不畅 , 防 灾减灾救灾工作力度在乡镇、村(社区)逐级递减 。二是县应急 管理部门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自然灾害应急管 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尚处于磨合阶段,各类应急预案科学性、针对 性 、实用性有待检验 。机遇方面:一是党中央 、国务院的坚强领 导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 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开辟防灾减灾救灾新理论和实践新路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 防治能力现代化。二是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不断提升,为防灾减灾 救灾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安全 的需求更加迫切,对自然灾害的警惕性不断增强,对防灾减灾救 灾工作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不断加深,为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凝聚了共识、夯实了基础。三是科技进步为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高 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大 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移动通信等高新 技术,将大幅度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治理、 应急通信 、决策指挥、救援实战能力,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 心 ”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坚持常态减灾 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 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 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严防自然灾害风险转化为自然灾难。不断加强灾害风险防控和应 急处置,做到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坚持“ 以信息化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 ”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压实各级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 准备 、应急救援和生活救助等工作,坚守安全底线,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 作用。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始终,群测 群防群治,着力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加大宣传培训和科普力 度,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素养,不断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 坚持依法治理,科技赋能。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治体系,提高法治化 、规范化水平 。牢 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 数字应急 ”,全面融入“ 数字云 南 ”。强化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自 主创新 。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立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 充分发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职能和作用,统筹协调好 4 个专项指挥部,从体制上入手整合救灾和物资 保障体系,补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短板、弱 项。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按照“ 两个坚持、三个 转变 ”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 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 广泛参与,充分依靠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 ,落实责任、完善 体系 、整合资源 、统筹力量,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形 势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法治化、规范化 、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 力。到 2025 年,全县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和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治理和社 会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四 五 ”时期,全县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国内生产总 值比例控制在 0.8%以内,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控制在 2 人以内。

2.分项目标

森林草原火灾: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 、保障“ 三大体系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系统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实现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 理法治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 基础工作信息化,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人员伤 亡。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项目:新建 5 个可同时测量气象因子 和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重点区域林火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在森林火险高危区和高风险区选择森林 资源集中分布、政治敏感性高、火源监测难度大等重点区域和关 键部位新建 27 套视频监控系统; 在县城面山和澜沧江县级自然 保护区主要进山路口新建宣传监控一体设备 10 套; 瞭望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修缮瞭望台 3 座。

防震减灾:坚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来研究布置,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乡镇人民政府目标责任 考核,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坚持将建设 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到 2025 年, 县域内地震 监测能力达到 1.4 级; 建成覆盖 13 乡镇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 骨干台网;震后 1 分钟左右实现全县 2.8 级以上地震基本参数自 动速报;5 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初报 、15 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 报 ; 震后 30 分钟内提供快速评估结果, 震后 1 小时内提供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地质灾害: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建设完善新型 高效的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网络和气象预警体系,显著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 。“十四五 ”期间 ,实现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都有1— 2 名监测人员监测。针对未进行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逐步实施普适型监测预警,增强群测群防监测技术能力 。“十四 五 ”期间, 完成 37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村寨的搬迁, 对险 情紧急、 危险性相对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 涉及 16 个项目 26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 1 个综合治理项目;对 96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普适性监测;继续完成“ 十三五 ”期间正 在施工或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 8 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监 测预警设备地质灾害点覆盖率达 34.26%。完成县域内地质灾害 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初步建成新型高效的“群专结合 ”的监测预警网络和气象风险预警体系。

水旱灾害:抓好水旱灾害日常防范工作,深入推动全县防汛 抗旱工程补短板行动,加强协同,提高极端天气引发重特大自然 灾害应对处置联动合力。加强行业部门监管,细化预警预防措施 和人员转移方案 。围绕冬春抗旱保供水和夏秋防汛度汛,基本建 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务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 理 、功能完备、高效运行 、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抗旱防涝体系 。到 2025 年 ,可建成高标准农田 59 万亩 。全县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基 本达到防洪行洪标准,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 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小(1) 型以上水库运行管理基本达标,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 提升。进一步增强农村河道防洪能力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实现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面完成现有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得到巩固提升。

气象灾害: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建 成自立自强、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面向昌宁县全域、 立体精密的气象监测体系,服务防灾减灾救灾、智慧精准的气象 预报体系,服务昌宁发展 、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规范 有序、协调发展的气象治理体系。到 2025 年 , 实现气象服务公 众覆盖率达 95%以上,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保持在 92%以上, 强 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 40 分钟以上, 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 90%以上, 全县人工增雨作业可影响的区域面积达到 0.9 万平方 千米,人工防雹作业保护(覆盖)面积保持在 0.5 万平方千米以上。进一步优化气象发展环境, 气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

应急救援: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全 力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 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到 2025 年, 全县各类自然灾 害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齐备,并与国家、省、市预案做 好衔接,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发布、响应、处置各环节规范化管理。 全县建成不少于 100 人次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 1000 人 次的半专业化应急队伍、不少于 10000 人次的各类应急抢险兼职队伍,实现各类队伍灾后 2 小时快速集结。

应急避难:不断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 、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乡、村三级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到 2025年,全县县域中心城市实现 5 分钟应急避难场所全覆盖,县城至 少建成 1 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 、2 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每个乡 镇至少建成 1 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新建或改扩建 124 个村(社 区)应急避难场所,村级不少于 500 平方米空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并储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

灾害救助: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灾害发生后 10 小时之内得到有效救助,综合救助能力明显提高。

灾后重建:统筹推进灾区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 明“ 五位一体 ”灾后重建与振兴发展,为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社会治理:应急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 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明显增强。掌握应急救护逃生基本技能的人口 比例高于 2%。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重大灾害保险取得新发展, 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提高。

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 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 提升 。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每个村(社区)确保有1 名灾害信息员,积极建立村(社区)灾害信息员 AB 角制度。

合作交流:立足昌宁实际,推进跨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合作与 援助,建立包容性 、建设性的合作模式 。以森林草原火灾防范为 重点,加强与邻区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控工作,召开双方森林草 原防火联防联控会议,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草原火灾相互蔓延造成的损失, 共同维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昌宁县“十四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内容

规划目标

指标性质

1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2 人

预期性

2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国 内生产总值比例

=0.8%

预期性

3

掌握应急救护逃生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

=2%

预期性

4

每个村(社区)灾害信息员

=1 人

预期性

5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灾时限

=10 小时

预期性

6

应急救援力量集结时间

=2 小时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1.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建设。建立自然灾害风险会商、 预警发布、防控协同等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等规则和预案 。 积极探索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明确政府、学校 、医院、部队、企业、 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坚持依法行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委员会 及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建设,理顺职能职责,统筹好各主要灾种的 防抗救关系。加强涉灾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协调配合和应 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测机制,健全灾害 背景数据 、灾情数据和救灾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监测预警、分析 会商、抗灾救灾 、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

(二)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 地质、气象、水旱等主要灾种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置工作手册, 完善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方案,健全指挥体系、组织体系和救 灾体系,为科学 、高效 、有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制度保 障 。健全预案演练、评估和管理制度 ,常态化开展跨区域 、跨行 业的灾害应急演练,强化应急信息处置报送 、响应 、救援工作标准, 强化灾害防范应对全过程管理。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县、 乡、村(社区)、组 四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地质灾害、 抗洪抢险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应急救援力量,每 年明确围绕 1 个灾种开展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坚持“ 专群结合 ”, 完善以各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军队 、武警部队为支援力量,地 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实现专职队伍、志愿队伍等多元力量协调发展。

3.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协调 机制,建立军地应急联动机制 ,实现消防、森警、医疗 、红十字 会、社会救援力量应急联动、军地协调、统一分配和指派机制。 建立军地间灾害预报预警、灾情动态 、救灾需求 、救援进展等信 息通报制度。深入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检验磨合各级各有关单位 协作配合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健全重特大灾害信息发布机制 ,强化信息公开,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三)提升社会机构参与能力

1.完善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参与机制。培育扶持社会防 灾减灾救灾力量,搭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 量,参与救灾的协调服务和信息导向平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救 灾需求评估 、信息发布 、资源对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 与防灾减灾救灾。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落实 税收优惠 、人身保险、装备提供 、业务培训等支持措施 。培育和发展专业性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作用。

2.发挥市场作用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 愿、共同推进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 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应对灾 害的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重大灾风险保 障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承灾能力 。推 动整合各类涉农灾害保险,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和覆盖 面,重点优先保障农村民房灾害保险。支持保险机构与减灾部门 合作,开展灾前防损工作。培育防灾减灾产业,培育从事防灾减 灾救灾专业中介机构,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发 挥其在物资储备、预警预报、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科技产品、心理疏导等领域的作用。

(四)提升民众应对灾害能力

1.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

际减灾日 、全国消防日 、世界气象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 的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 新闻媒体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进防灾减灾知 识和技能进学校 、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 家庭,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大基层应急救援人 员培训力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针对 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微电影等宣传教育产品, 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

2.建立宣传教育资源平台。有序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验馆 建设,推动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防灾减灾网络教育平台 、主题公 园等各类宣传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安全生产体验设施,推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验项目建设。

(五)推动灾害防范能力建设

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 灭火 、地震、地质 、气象 、水旱 、农业等防灾减灾救灾的技术支 撑体系,提升各灾种监测预警能力 。整合各部门资源,统筹建设 全县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运用天空地一体化感知 网络,搭建自然灾害全要素汇聚平台,实现重大自然灾害早期预 警 、风险评估 、分析预判 、信息共享 、灾害预警、指挥调度一体 化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定向性、时效性和社会公 众覆盖率。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应急广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灾害宣传、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

2.持续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高标准组织好第一次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全面获取全 县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水旱灾害等 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系统、三 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和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 点隐患情况,查明全县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全面把握当前全县 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 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科学分析预判今 后一段时间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全县自然灾害防治区 划和防治建议。建立健全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 库 ,完善多尺度隐患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图 、风 险区划、灾害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3.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重大工程,恢复森林、河湖、水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林(牧)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以工程阻隔带、生物阻 隔带为主的林火阻隔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建 设,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积 极作用 。系统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城市重点易涝点基本 消除,加强城市河湖系统治理,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打造自然积 存 、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升内涝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推进抗震设防要求城乡一体化管理,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科学规划、 建设、管理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明确规划受灾转移安置区域。 明确救援通道数量、位置等相关数据。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相应指 示标识设置,并储备饮用水、食物等基本生活物资,逐步提升防灾避灾能力。

(六)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1.提高灾害损失评估能力。依托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成 果, 完善灾害损失评估、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 住房及建筑物受损鉴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制度。组建评估专家库, 引进有资质的第三方参与评估工作,保证评估质量。

2.提高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 织领导,健全组织、规划、政策 、实施 、监管等体系 ,不断提高 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强化落实省级统筹、 县级负责、县乡落实、 群众参与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加强灾后重建能力建设,坚持科 学重建、民生优先,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 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同时,加强对恢复重建项目的资金、 效益、进度 、验收等各环节监管,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 析及综合评估 。充分调动受灾群众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的优良传统 , 自己动手重建家园。完善民房工程质量四级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七)提升防灾减灾支撑能力

1.加快综合减灾信息平台建设。利用“ 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成一套速度快、信息量大、技术先进、 信息兼容性强的“ 互联网+防灾减灾 ”综合减灾信息平台。根据 全县防灾形势和信息化现状,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预案为主 线 , 以事件为驱动 , 以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水 旱灾害、气象灾害等灾害防治为核心 , 以相邻县(市、区)经验 为借鉴,以有关单位现有成果为依托,建设应急感知网络建设工 程、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工程、智慧应急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工程、 视频云建设工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安全保障和智能运维 建设工程。总体建立数据标准化、信息汇集网络化、预案结构化、 预警智能化 、办公自动化 、会商协同化 、调度科学化 、发布全面化的综合减灾信息平台。

2.推进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建设。推动健全多元化技术装备 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 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强灾害防治新技术、 新装备推广应用,推进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加快提升应急救援 队伍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技术单位、灾害防治片区专家和专业技术单位的沟通衔接,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技术支撑。

(八)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严格遵循“控制数量、提 升质量、动态管理 、激励支持 ”原则,严格落实有关评价标准和 规范,借鉴现有示范社区管理模式,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在全县创建 2 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加强乡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成立乡镇应急管理工 作机构,统筹好乡镇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加强乡、村两级灾害 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基层灾害监测员队伍素质提升,推动 乡 、村两级防灾减灾救灾网格化管理 。发挥乡、村两级基层组织 自救互救 、灾害群测群防、灾情信息统计与报送、科普宣传教育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和救灾装备水平。

(九)提升城市安全发展能力

1.强化城市运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与 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实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管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作为 基础,通过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完善管理机制,提 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能力 。强化工作衔接,加强与公安 、交 警等部门协同, 推动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全面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2.强化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加强对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地 质灾害等主要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巡查、监测预报。继续加大隐患 防治动态执法力度,及时排除 、治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矿山开 采、工程建设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等 风险源头。继续推行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对区域性重点风险隐患 问题利用科技手段做到提前准备,以安全风险感知敏锐、预警正确、预测超前、预防及时有效作为目标,对各类风险源头进行管控。

3.加强应急救援通道规划。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 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应急救援通道逐一划线、标名 、立 牌 ,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通道畅通 。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排 统计区域内公共建筑及新建住宅小区底数和应急救援通道管理 情况。推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急通道统一标识化管理,将新建 住宅小区划线工作纳入消防验收内容, 逐一验收并进行登记造 册,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立建设工程审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 空中应急救援通道建设,规划应急救援城市直升机起降点和野外起降点,并在相应区域做好净空工作,完善昌宁空地应急救援体系。

(十)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1.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丰富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和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县乡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 建设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力量代储救灾物资机 制,加强社区居民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加强各乡镇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区域配备应急装备设备。

2.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推进救灾物资生产经营企 业(商户)协议储备,探索应急救灾物资社会储备能力、社会家 庭储备能力建设,切实提升重大灾害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加强县、 乡镇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逐步完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为支撑,辐射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确保广大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3.加强救灾物资调拨机制建设。做好救灾物资储备规划、 储备体系和调运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所需物资得到及 时高效配送 。落实工作交接和责任划分,确保救灾物资储备、使 用 、管理和调度工作管理清晰,责任到人。做好对县级救灾物资 储备、信息平台构建、调拨机制运转等工作衔接配合下的财政保 障,确保应急救灾物资计划 、采购 、储备、调用 、补充等工作科 学有序开展。加强交通运输能力建设,做好紧急情况运力征用保障, 抓好交通运输保通能力储备,确保物资快速运抵受灾地区。

4.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救灾款物发放公 开制度,建立台账和花名册,公开发放规定 、发放对象、发放数 额和发放程序 。加强对救灾款物采购、管理 、分配各个环节的监 管,救灾物资必须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并由有资质的企业加工生 产,确保救灾物资质量 。密切关注救灾款物流向,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灾民收取任何费用, 不得附加任何发放条件。

四、重点项目

(一)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推动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转化,搭建全县自 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构建集态势感知、风险评估 、分析预 判、灾害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 体系 ,强化自然灾害信息共享 。建立健全省 、市、县三级突发事 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各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对接,推动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精准 、有效发布,为政府决策部署 、部门应急联动、群众防灾避险提供重要支撑。

专栏 1 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 。开展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风险和 区域综合风险评估,编制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 。建立信息共享的自然灾害风 险数据库 。实施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和抗灾性能评价、高风险区域场所 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加密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 ,开展地基、空间天气和遥感观测 ,推进气象灾害监测 系统提升改造 。升级改造 8 套 4 要素以上区域自动气象站 。开展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研 究 ,发展智能数字气象预报和服务技术 。推进雷电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雷减灾能力 建设 。升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气象干旱监 测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防灾减灾能 力提升建设 。提升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能力 ,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提高城乡气象 灾害及次生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平台和气象灾害风险防 范体系建设,大力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升级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在探测盲区增补天气雷达, 提高气象灾害精密监测能力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建设智能预报业务平 台 。提升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型网格预报业务能力 ,建立空间分辨率 5 公里、预报时效 10 天、最小时间分辨率 1 小时的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 到 40 分钟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 90%以上。

●加强林火阻隔和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新建 5 个可同时测量气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含 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在森林火险高危区和高风险区选择森林资源集中分 布、政治敏感性高、火源监测难度大等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新建 27 套视频监控系统; 在县城面山和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进山路口新建宣传监控一体设备 10 套; 修 缮瞭望台 3 座。

●建设全县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整合全县资源,运用天空地一体化感 知网络 ,搭建自然灾害全要素汇聚平台 ,实现重大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评估、分 析预判、信息共享、灾害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监测预警指挥系统。

(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 系。全面提升防汛抗旱的指挥决策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结合全县洪涝灾害特点,远近结合 、综合施策 ,以江河防洪能力提升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预 防和超标准洪水防御为重点,加快补齐防洪薄弱环节短板,完善“ 蓄泄兼施、以泄为主 ” 的防洪工程体系布局。

统筹推进地下管网等重要生命线安全系统建设,强化极端自 然灾害情况下核心区域、重要用户的应急保障能力, 提高学校、 医院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实施局部电网建 设增强工程,提升改造重点防洪城市排水 、应急抢险设施,建成排水防涝体系。

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政策引导与自主自愿相 结合的抗震加固制度 。 明确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 体,完善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标准,统筹推进加固改造工作。把 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生态保护修复、美丽 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等紧密结合,加强工 程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科学规划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提高 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率,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防火阻隔带和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全县森林草原防火能力。提升以传输效 率和算力为核心的气象信息化支撑能力,持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能力建设。

专栏 2 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预计到 2025 年全县可建成高标准农田 59 万亩, 有效保障粮 食作物旱涝保收面积。

●建设一批水源工程和区域引调水工程。完成 1 座中型水库和 5 座小(1)型水库续建。 新建小(1)型水库 7 座。扩建中型水库 1 座、小(1)型水库 2 座。增加水库库容 5786 万 m3 , 新增供水能力 6415 万 m3 。新建昌宁县引调水连通工程 ,取水流量 5 m3/s , 总供

水量 1.52 亿 m3 , 供水线路长度 561.3km, 供水人口 22.04 万人, 新增灌溉面积 7.75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5.17 万亩。

●加快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及堤防工程建设。 1 座中型水库、 7 座小(1)型水库和 18 座小( 2 )型水库除险加固, 强化其他各类型水库的除险排查。规划治理干支流 2 条,治理河道 30.1 公里;中小河流治理 3 条,治理河道 31.5 公里;规划治理山洪沟 7 条,治理山洪沟 30 公里。

●推进防灾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有序引导灾害风险等级高、基础设施条件差、防灾减 灾能力较弱的乡村人口适度向设防水平较高的区域搬迁。 对流域面积小于 200km2 的山 洪沟进行治理,到 2025 年,共治理完成耈街乡耉街河、更戛乡更戛河等 7 条山洪沟, 治理长度 30km,治理标准 10 年一遇。

●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警指挥、装备、物联网、 通信网络、空域申请等系统的建设及现代化升级改造,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 能力。 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对作业装置进行自动化升级 改造 。建设小型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弹药周转库 1 个。

●农村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 推进防雷减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避雷塔、避雷亭, 安装防雷设施,设置防雷警示标识。持续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培训。

●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调查, 形成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信 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备案制度和运行管理与评估机制, 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 功能区、应急救灾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 规划、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乡、村三级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 县城 至少建成 1 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2 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每个乡镇至少建成 1 个Ⅱ类 应急避难场所,新建或改扩建 124 个村(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实现避难场所全覆盖。

●实施防火阻隔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提升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新建 5 个可 同时测量气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 ;在森林火险高危 区和高风险区选择森林资源集中分布、政治敏感性高、火源监测难度大等重点区域和 关键部位新建 27 套视频监控系统;在县城面山和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进山路口 新建宣传监控一体设备 10 套; 修缮瞭望台 3 座; 新建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 35km ,森 林草原防火应急道路 22.3km。

(三)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着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和 推动形成统一指挥 、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 的应急管理体制 。立足昌宁县情特点和灾害多发情况,按照“全灾种 、大应急 ”要求 ,整合安全生产、林草 、水务 、地震 、地质灾害等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化 、规范化、标准化、军事化 ,集中 食宿、全年待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有关行业管理部门、 企业 、社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提升辅助救援能力 。组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确保第一时间处置 一般灾害事故。

优化消防救援站点布局,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城 市消防站设计规范》要求 ,坚持“合理分布 、多点辐射、规模适 度 ”原则 ,综合城市建成区扩张、人口密度区域性变化、消防安 全高风险区域评估、重点产业搬迁转移、重要交通枢纽新建等因 素 ,采取消防站建设“ 1+N”模式(中心站+卫星站) , 因地制宜 建成以特勤消防救援站或普通消防救援站为中心、普通消防救援 站或小型消防救援站为辐射的覆盖网络。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完善、补齐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力争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微型消防站。

专栏 3 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全灾种、大应急 ”要求 ,整合安全生产、林草、水务、地震、地质灾害等救 援队伍,组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军事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按照属地为主、 分级分类原则,组建行业、企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逐步加强完善各类队伍建设, 形成规模适度、专业高效的救援力量体系,有效应对灾害事故救援处置。

●继续推进全县 3 支综合性队伍建设 。针对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 , 以消防救援、森林 消防队伍为主体 ,建设地震灾害前突分队和救援分队 ,整合地震、 自然资源等部门的 专家和技术骨干资源 ,形成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主力攻坚、专家辅助决策的力量 体系。

●标准化建设乡镇消防站 。严格按照《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财 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加快 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通知》要求 ,开展全县 12 支政府专职消防队达标建设。

●建设消防救援站 。补齐市政消火栓建设欠账 ,新建道路市政管网和消火栓建设同步 率达到 100%, 100 户以上村寨取水平台、储水设施等消防水源建设率达到 100%; 微

型消防站覆盖 124 个村(社区) ; 对 60 个扶贫搬迁易地集中安置点, 按照标准建设 市政供水管网和市政消火栓,每个安置点至少建成 1 个微型消防站。

(四)应对重大风险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联合演练,检验和完善信息畅通、协调有力、联动联防、 运转高效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体制机制。演练突出区域联 动 、军地协同 、空地配合,跨部门、多灾种、多种力量参与救援 的特点。借鉴重大灾害保险试点经验,建立健全“ 灾前预警— 灾 中应急— 灾后补偿 ”的重大灾害保险模式,提升社会分散和化解巨灾风险的能力, 提高自然灾害的基层治理能力。

专栏 4 应对重大风险能力提升工程

●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 ,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标 准化建设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防汛抗旱会商研判和指挥决策系统 。强化抗洪抢 险队伍建设 。提升巡查防守、险情抢护、重大抢险行动等先进和实用的技术装备保障 能力。

●按照“练为战 ”要求 ,组织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应急联合演练 。通过应急预案 建设和演练 ,提升应对巨灾的全面统筹指挥能力、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专业救援力量 整合能力、合作抢险能力、物资资源筹集调运能力。

●加快发展重大灾害保险 ,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与保险从业人员、基层防灾减灾 网络与保险机构服务网点 ,推动保险服务触点向群测群防 、预警信息传递、安全宣传 教育培训等领域延伸 ,提升基层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继续鼓励推进农作物、民房等受 灾纳入商业保险。

(五)防灾减灾救灾数字赋能工程

按照辅助决策智能化、指挥调度可视化、应急管理动态化的 要求,建成纵向覆盖县、乡、村,横向连接有关单位,前端到突 发事件救援现场 ,融合应急值守、监测预警 、指挥调度、视频会 商 、实时监控、物资保障 、灾情发布、舆情监控、统计分析等功 能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自然灾害全面感知、动态监测 、智能预警 、快速处置 、精准监管,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 平化 、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应急感知网络体系 。把指 挥平台深度嵌入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充分整合数据资源进行灾害 风险智能分析研判、科学应急处置、预警全域发布,推动城市灾害治理数字化,提升城市抵御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专栏 5 防灾减灾救灾数字赋能工程

●建设与市、乡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相链接的县级发布系统硬件支撑系统, 包括预警信息发布基础支撑系统、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业务平台设备支撑系统、信息安 全保障系统、预警信息发布软件本地化部署应用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提升 5 个部 分的建设。将气象预报预警及宣传信息发布融入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整合气象、地震、水务、林草、 自然资源等部门监测设施 ,协同推进灾害群测群防 与专业监测信息化建设,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体系。 利用接入的行业领域监测感知数据,建设统一的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和联动处置等功 能模块,并以“ 一张图 ”形式呈现全县整体运行和风险态势,形成全方位、多层级、 立体化的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以及多主体、大联动应急管理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全县安 全综合风险管控能力。

●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及各行业部门“ 十四五 ”规划 ,推动应急感知网络体系 建设,应急救援无线通信融合网络平台建设、数字水务建设、地震大数据平台建设、 数字气象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六)全民防灾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实施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 、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 庭工程。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安 全教育体系。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灾害高风险地区开展家庭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示范推广。

专栏 6 全民防灾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防灾减灾与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持续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 主题活动 ,加强居民防灾避险应急演练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县 级每年至少开展 1 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演练, 乡镇每年至少开展 1—2 次综合防灾减 灾救灾演练,村(社区)每年至少开展 2 次以上防灾减灾避险演练。

●结合现有科普资源, 采取“ 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集应急科普、应急装 备展示与体验、实训、应急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阵地。

●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 2 个。整合社 区网格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 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确保每个村(社区)有 1 名灾情信息员。

●继续推进防灾应急“ 三小工程 ”建设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 力。为每 10 户家庭发放 1 本防灾应急知识小册子、 1 个小应急包 ,每年开展 1—2 次 小型演习。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项目。2024 年完成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到 2025 年底前, 应急广播平台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力争全县 20 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 全覆盖。

按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群防群治、共建共享原则,推进 基层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治理机制,构建起网格化 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具备在线学习、 业务交流、经验分享与专家技术咨询功能的基层应急治理平台, 提升基层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递、紧急转移避险 、先 期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预警作用, 建设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反应迅速、覆盖全部村(社区)的应急广播体系。

(七)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健全以县级储备库为基础、县级储备库为支撑 、乡镇储备点 为补充的,纵向衔接、横向支撑、规模合理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 体系。建设县、乡物资储备库(点), 提升综合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 1 个县级物资储备库 ,3 个乡镇区域物资储备点 ,辐射周边 乡镇救灾需求。强化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物流体系的协调衔 接, 快速高效调配救灾物资 。到 2025 年 , 县、乡级政府储备分别能够保障 0.5万、0.2 万人紧急集中转移安置人员的救灾物资。

构建全县统一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将分散在各部 门的重要物资储备、轮换及调用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数字平台上, 形成应急救灾物资管理“ 一张图 ”。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响应现场指挥部后勤保障机制, 确保灾害发生后 10 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专栏 7 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全县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重要救灾储备物资进行监管 和服务 。通过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物资储备、调拨、运输、发放和回收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县级按照不低于 0.5万人的救灾物资需求储备各类救灾物资, 乡镇级不低于 0.2 万人的救灾物资需求储备各类救灾物资。

●打造县域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示范, 推进社区和家庭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试点示 范,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1 个县级物资储备库、3 个 乡镇区域物资储备点,辐射周边乡镇救灾需求。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调用。

(八)应急技术支撑力量建设工程

加快补齐救援队伍在应急指挥通信、应急电力保障、特种交 通、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救灾等先进适用装备短板。强化灾害 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能力。

专栏 8 应急技术支撑力量建设工程

●推广应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 ,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 ,推进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 导,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组织编制有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县应急管理局和主要涉灾部门要会同县发展改革部门,做好各涉灾专项规划的衔接,强化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资金保障

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市级资 金,支持自然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预警体系建设的投入,支 持数字治理、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投入。统筹各部门既有渠道 资金,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建设的资金多元投 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监督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驻昌有关单位要坚持将防灾减灾救 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落实,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 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乡镇、县直及驻昌有关单位工作监督和 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完善实施监督考核机 制。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内容落实情况的评 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制定本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并做好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评估工作, 并将评估结果报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