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cn_wtgdlyj-08_E/2019-0428037 发布机构 昌宁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8-08-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旅游办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昌宁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旅发委、市旅发委的关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以全域旅游、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为引领,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创建国家2A级景区1个(鸡飞温泉公园),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市级旅游特色村7个,三星级温泉企业1家,三星级宾馆酒店1家,二星级宾馆酒店3家,星级农家乐5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2家,一星级1家),银盘级旅游餐馆1家。

一、基本情况

(一)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计划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2亿元,分别增长11%、22%以上。一季度实际完成游客接待量43.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762亿元,二季度实际完成游客接待量18.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0089亿元,截止6月底,2018年完成游客接待量62.13万人次,同比增长20.27%,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7709亿元,同比增长27.41%。

(二)以旅游品牌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县委、县政府空前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并将旅游文化产业列为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旅游品牌化建设,形成了全县上下一盘棋抓旅游的发展格局。同时,以建设宜创业、宜养生、宜休闲、宜度假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统筹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昌宁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10项重点工作》《昌宁县旅游品牌化发展实施意见》《昌宁县2017年旅游品牌化发展工作要点》《昌宁县2018年旅游品牌化工作要点》等,高起点编制完成了《昌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通过专家评审。

(三)接入智慧旅游平台

根据省级要求,以按时按质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为目标,以“游客旅游体验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为落脚点,依托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及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简称“一中心两平台”),推出“一部手机游云南——昌宁版块”。截止目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部署,严格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推进。一是1月15日前已完成了一期城市名片及市政厕所数据信息的审核修改,以及信息采集录入平台;二是3月初与全省同步实现“一部手机游云南”上线并试运营;三是补拍完成宣传视频镜头,优化完善第一批上传城市名片的数据;四是完成6家酒店、35家酒店、3家零售商涉旅经营户诚信评定工作;五是在鸡飞温泉、湿地公园、茶韵公园安装3个直播点位,成功接入直播流;六是对17所市政厕所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及打点工作;七是完成了9座智慧厕所建设,其中茶韵公园2座完成基础版本,高级版本与厕所提升改造同步进行中;八是6月1日前完成二期数据信息录入平台工作,与全省同步实现“一部手机游云南”正式上线。

(四)以重点项目支撑旅游产业发展

1.天堂山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一期)项目。与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昌宁天堂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一期)投资协议,截至目前完成了澜沧江-天堂山景区总体规划暨重点项目详细规划,完成草原游客接待点项目主体工程、草甸观景游步道、完成烧火处垭口至杜鹃林的水泥路面铺筑等,天堂山渡口水下踏步部分基本建好,项目已基本完工,竹洼码头下河道路面从下往上已完成340米(全长736米)、正在进行临水面湖泊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两艘游船已于2018年春节期间正式开始营运,现已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

2.昌宁阿背寨•新田园乡居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河道治理及景观改造,温泉配套建筑、温泉游泳池、精品泡池及周边景观建设、田园生活馆、样板房、村民泡池、观光农业种植、部分景观公路及游步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20万元。

3.“旅游+”重点项目。一是右甸河景观带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目前茶韵公园完成环湖路铺筑,南北湖改造,南北码头建设,集芳园、云华园主体工程建设,百果园、百花园提升改造,东广场、南广场铺筑,党建广场及两座钢结构桥梁建设主体框架基本完成,该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县城田园城市综合体2公里航道建设基本连通,四个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8座功能性桥梁建设(该区共9座功能性桥梁,还有一座正在建设中),200米农灌沟施工(共涉及6000米)已完成3公里,栈道基础施工完成,现正在进行面层铺筑工作(已完成600米),农田种植基本完成,苗木种植1000多棵,该项目目前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橄榄河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正作为县内重点招商项目向外推介中,目前已完成部分项目前期准备,现已完成橄榄河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议书初稿编制、橄榄河康养小镇策划方案、橄榄河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图等,一旦招商成功,项目即能迅速落地。二是万亩茶叶基地、万亩柑桔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3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正在有序建设中。三是乡村旅游有序推进,勐统长山旅游特色村和鸡飞邑等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湾甸怕旭民族特色旅游村、卡斯兰山旅游特色村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正在有序推进中。四是鲁道源故居修缮建设项目前期目前完成故居四至范围确定、建筑结构勘察,正在收集鲁道源相关事迹。

(五)依法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召开昌宁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赵书记和杨市长批示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决定从严格规范旅行社服务网点行为、加强涉旅企业管理、提升涉旅企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抓实整治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印发《昌宁县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整治时间、方法步骤及责任单位,为高位推进各项工作打下政策基础。落实“1+3+N+1”综合监管机制,组建了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指挥长,旅游办、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有关领导为副指挥长,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昌宁县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明确交通局、文广局等21个单位的日常监管、联合执法、投诉处理、协调配合等方面职责,完善了信息汇集、综合调度、联合执法、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综合监管机制机制,构建出24小时转办、5个工作日办结的工作流程。联合市场、卫计、消防、公安等部门对涉旅宾馆、涉旅餐饮进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汛期安全等检查,联合交通、发改、道路运输等部门对客运包车、出租车、网约车及澜沧江游轮价格行为及欺客宰客行为进行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六)开展宣传推介,丰富产品业态

全方位营销昌宁,充分利用昆明机场、昌宁旅游网、昌宁旅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旅游资讯,启动2018昌宁茶香文化旅游节活动,3月16日-3月18日举行天堂山主题户外活动,吸引了来自市内各县区以及周边临沧、凤庆等州市的48余支队伍950余名徒步爱好者人齐聚天堂山,并于5月17日举行了天堂山主题户外活动的颁奖仪式。“花叶多姿”主题摄影大赛与“书香昌宁”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前期征稿已结束,但由于征集到的作品存在数量少、景观单一、自然风光展现不全面和地域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为更好宣传推介展示昌宁,将稿件征集时间延长到12月1日。目前正在筹备十一旅游周相关活动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配套不足,公路、停车场、厕所等设施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对政府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强,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资金缺口大,制约项目建设进展。交通瓶颈尚未突破,昌保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滞后,建成“快行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尚未形成。

2.项目支撑不足,大项目少,特色项目少,引领昌宁旅游产业发展的项目不足。项目建设存在项目用地没有解决、项目地可进入条件差、供水条件差资金压力大,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3.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深、包装上档次、地域特征明显的旅游商品,旅游资源未转化为旅游产品。

4.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硬件设施更新投入不足,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服务能力弱,用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局面尚未形成。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抓项目。按既定目标高位推动右甸河综合治理、天堂山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阿背寨新田园乡居店等项目,确保完成年内投资计划和建设任务。创新做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按照招大商、招好商的要求引进一批精品项目、品牌项目落地昌宁,助推旅游品牌化发展。加强与统计局、发改委、市旅游发展委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向上申报我县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引导乡镇、村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推进鸡飞邑等、勐统长山、卡斯兰山、湾甸怕旭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培育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2.抓宣传。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特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介体系。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会展、节庆活动等平台推广昌宁,提升知名度。通过举办天堂山活动,进一步扩大“千年茶乡 田园昌宁”城市品牌和打造“秘境天堂”旅游品牌,设计制作昌宁新版宣传手册,开发具有昌宁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做好微信和旅游资讯网全年的内容更新,展现昌宁旅游特色,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3.抓基础。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将旅游思维融入到其他工作中,借助非旅部门的力量提升改善旅游基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改善连接旅游资源点及周边县区的旅游通达性。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着力完善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点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4.抓整合。整合旅游要素,推进旅游项目、旅游商品、旅游休闲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及“吃住行娱购游”各种要素的建设。搞好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旅企融合、旅商融合,促进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

5.抓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指导和调控力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整治,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旅游发展软环境。加强旅游行业素质提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培训,夯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