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99-7-/2021-1207005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交通局
公开目录 施工有关信息 发布日期 2021-12-0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保高速“卡脖子”工程又一大突破

近日,云南昌保高速公路昌宁隧道竖井辅助右洞施工突破“千米”大关,累计辅助进尺1001.8米,这是云南昌保高速公路竖井辅助主洞施工的又一大突破。

截至11月5日,昌宁隧道左洞累计进尺3191.8m,完成58.54%,剩余2260.2m;右洞累计进尺4095m,完成75.48%,剩余1330m。

昌宁隧道是昌保高速公路的最长隧道,单幅长5.4公里,地质条件复杂,受非对称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坍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影响,建设难度极大。随着昌保高速分段建成通车,昌宁隧道依旧是昌保高速全线通车的“卡脖子”工程,昌宁隧道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迎来了决战时期。建设者们怀着“安全、优质、高效把昌宁隧道干通”的决心,紧盯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团队锐意进取、负重前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昌宁隧道竖井井深253m,内径9.2m,属地下工程,具有断面大、垂直运输路线长、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牵头各参建单位,集思广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昌宁隧道竖井的辅助施工作用。一是制定了昌宁隧道竖井辅助主洞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落实隧道施工标准化;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好“双重预防机制和险长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现场安全措施到位;三是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逃生方案,并按要求每月开展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安全教育、交底工作覆盖全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四是加强隧道施工技术攻关,根据实际揭露围岩情况,结合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动态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助力施工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智慧工地,组织形成电子门禁及人员定位系统、视频远程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和安全逃生系统“五大系统”,熔铸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生产的“生命线”。同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和保护措施,引进先进NPR锚索主动支护技术,对隧道的稳定起到了保护作用。这也是NPR锚索主动支护技术首次应用到滇西横断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软岩隧道工程中。

施工单位将进一步严抓管理,强化执行,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昌宁隧道建设,为隧道早日贯通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