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昌宁]想念银装素裹的天堂山
进入新年后,一场降温让许多地方成了雪的世界,彩云之南的昆明、丽江、香格里拉等许多地方,也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于是,昌宁人的朋友圈里也一夜之间也开始下起了雪,“天堂山下雪了!”“走,天堂山看雪去”等一条条图文并茂的消息搅动着朋友圈。
天堂山下雪了吗、天堂山看雪怎么去……许多朋友打来了电话,让我在冬雨里也几乎相信了天堂山下雪的事实存在。好在天堂林场和天堂山周边村寨里有几个朋友,几条微信、几个电话一核实,得到的答案是:雨中夹了点小雪,但雨太大雪太小,没积起来。原来,真的下雪的,却没有雪的世界。而同时,许多人的朋友圈也证实了答案,“下雪了、看雪去”不知不觉变成了“雪在哪、哪有雪”。
看完朋友圈里的雪“闹剧”,不禁感慨现代信息传播的鱼龙混杂。什么事情经朋友圈那么一扩散,假的都说得比真还真,若不多点理性,是真是假的确难以分辨。不过,理性地想想,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昌宁对雪的热爱。自己又何尝不是期盼每年冬天都能看到银装素裹天堂山,走进美丽冻人的雪世界。
昌宁人经常说的下雪,其实是下冰雹。因为昌宁很少下雪,许多人都不知道雪该长成什么样。直到1986年,大多数中高海拔区的昌宁人才第一次认识了雪的模样。记得那一年下雪时,已是2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那天正好学校开学,我们到学校后老师通知因为课本还没到,先回去两天。傍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阴了一天的天空飘落下许多柔软的雪片,回到家时还没意识那是看到了人生的第一场雪。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院子里、屋顶上堆满了厚厚雪,才知道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雪花真的来到了自己的世界。
而用相机拍雪,已经距离第一次看到雪后24年。至今清晰地记得,那天是2010年1月18日,清早走在上班的路上,感觉手特别冻,偶尔抬头一看,远处的天堂山雪白一片。于是邀约了几个伙伴驱车前往天堂山去看雪。记得那次去时,雪刚停,进天堂山的路全被覆盖了积雪,一路上的树被穿上了厚厚的雪衣。一路走一路拍,直到天堂山的深处的一个小山洼。在那里,除了那条依然叮咚流淌的小溪,已全部变成了洁白的童话世界。小伙伴们在快乐地堆雪人,而自己却拿着手里的相机不停地拍。一行人里,每个人都特别兴奋,唯有同行的东北大哥毫没兴致,独自留在林场场部里烤火。“这算什么雪呀,要看雪得去咱东北那边。”大哥的话,勾起了我对东北雪世界的向往,可惜至今依然只是只是一个向往、一个愿望。
好在2013年12月26日,雪又再次光顾昌宁。而且这次下雪的面积比三年前那次更广,几乎所有温凉山区、高寒山区都积了雪。那天早上,同样与几个小伙伴去看雪了,去的是天堂山东北部的高山湿的方向。一路美丽的雪景,一路不时停下拍雪、玩雪。路过小山村时,雪中的山村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仍然挂在枝头的柿子、辣椒和早开的山花,在雪中显得更加娇艳;雪中的松林,成了林海雪原;雪中的草甸,变成了一马平川的雪域高原;雪中的湿地草海,与丛林和白云蓝天连成一片。最美的,要数雪后的湿地水面,枯枝上的积雪用各种形状,在水面上下,构成了立体的奇妙世界。
至今以前最后一次看雪拍雪,是2015年1月11日,只是那次看的拍的是残雪。那天去时,雪已化得差不多,只有一些背阴的地方仍然还有一些雪,稀稀疏疏地堆积在树林里、草地边。几只山羊漫不经心地走在雪地上,寻找着可以吃的草和树叶。小羊如调皮的孩子,在雪地上撒欢,惹得羊妈妈不时担心地呼唤。
想到这次朋友圈“下雪”,便想起了主流媒体不时提醒的各种谣言。其实,下雪的闹剧与谣言的传播都抓住了人们“猎奇”的心理,细细看时那些传播的图片一看就是几年前的,有几张甚至还有媒体发表过的水印,甚至还有一些有昆明、香格里拉之类的字样。可这样的图,却让人信以为真,前赴后继去“看雪”。
那天一个朋友说让带他去看雪,答应他“只要下雪一定去。” 想起这个承诺,突然渴望天堂山真的能下上一场雪,把美丽的天堂山打扮成真正银装素裹的世界,满足朋友和自己对雪的渴望,也让天堂山四季之美的“冬玩雪”更加名副其实一些。
- 上一篇:大田坝镇四举措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
- 下一篇: 漭水镇:山乡坦途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