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窖发挥大作用
“多亏了新建起的水窖,我们几代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再也不担心农忙时节不下雨了。”5月的昌宁,映衬在山水田园美景下,到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忙着在田里摘桑叶的漭水镇明华村大寨村民小组董绍虎指着共青团县委援助自家新建的水窖高兴地说。
2013年以来,在团省委、省青基会的支持援助下,共青团昌宁县委积极开展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在全面组织全县青少年每人自愿捐出1元钱用于希望水窖援建,汇聚“1”的同时;团县委广泛动员、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希望水窖的援建中来,吸引多个“X”,通过建设“希望水窖”和“爱心蓄水池”,让当地1000多名名群众和300余名学生喝上了放心水。
“以前一到旱季,人喝的水都有困难,现在建起了水窖,蓄起了水,在满足人畜饮水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来浇菜、浇烟。”大田坝镇华严村仓门前组57岁的刘国林说。大田坝镇是昌宁县典型的烤烟种植乡镇,2013年,共青团昌宁县委在大田坝镇共建设希望水窖41口,小水窖的建设,有效的帮助部分缺水农户解决了人畜饮水和烟苗种植中的用水问题。
“今年饮水没问题了,还可以用一部分水给山地里栽的烤烟、包谷灌溉”。珠街乡子堂村鲁家村民小组鲁建华指着地里长势较好的烤烟说。珠街乡地处于昌宁县城东北部,是距离县城最远且缺水较严重的山区乡镇,鲁建华家里有五口人,世代生活在子堂村,因为地处半山区,以前一到旱季,别说农作物,就连人饮都是问题。近两年来,共青团昌宁县委在珠街乡建设共青团希望水窖105口,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农户缓解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共青团希望水窖的建设以帮助旱区群众解决用水困难,提升山区、半山区抗御干旱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遵循‘因地制宜、长远规划、注重效益、便于管理’的原则,不断帮助广大山区群众缓解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共青团昌宁县委书记于继纬表示,下一步,团县委还将继续做好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农户解决用水问题。
“前几年,一到旱季,除了教学,我们的任务还要找水,维修水管,今年我们能够安心的在教室里教学,就连学校的水冲式厕所都能正常使用了。”漭水镇明华村完小校长张子德指着学校新建起蓄水池很兴奋地说。一直来,最令明华村完小老师头疼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往学校与村民共用一管水,干旱季节,除了上课,学校老师还要承担起找水的任务,有时难免会因为学校的用水问题与周边用水村民发生纠纷。2014年,共青团昌宁县委积极与爱心企业联系对接,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建起了“爱心蓄水池”,学校有了单独使用的水源,避免了纠纷的产生,教师不用再去找水,可以安心开展教学工作。
据悉,自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开展以来,在团省委、省青基会的支持下,共青团昌宁县委共筹集到资金近18万元,根据旱情严重程度,为珠街乡、大田坝镇、漭水镇3个乡镇建成希望水窖150口,有效缓解了150户1000多人的干旱缺水问题,并通过爱心企业在漭水镇明华村建起“爱心蓄水池”3座,为当地300多名学校师生解决了饮水问题。(杨清玲 字竟春 焦文娟)
- 上一篇:珠街乡全力抗旱保民生
- 下一篇: 耈街: “6995”助推党务村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