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火红樱花凌寒绽放

发布日期:2016-01-21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隆冬大寒,清晨的昌宁县城云遮雾绕。顺着宽阔的环北路东行,满路樱花凌寒绽放,一路火红,燃起阵阵暖流。在路的东头,走进形象佳阳保障房小区,跨进在“9.16”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的家中,听着大家的打算,望着大家铆足干劲重建美好生活,心头更是暖意融融。 

“快来和我们一起吃饭。我刚从街上卖水果回来,炒了两个小菜,不要嫌弃,我们可早把你们亲人了!”时隔3个多月再见到丫口村民组重灾户鲁会芹大嫂,已判若两人。在那场可怕的灾难中,大嫂家房屋全被毁,大嫂是从被埋齐腰深的泥石流中挣扎生还的。灾难中,是镇村干部和公安干警冒死救出了大嫂一家,并从废墟中挖出了全家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三万块钱。灾后,大嫂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万念俱灰。如今,大嫂一家住进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楼房,虽只是临时小家,却整洁温馨。餐桌上,炒肉、排骨、青菜,香气腾腾。阳台上挂满了刚腌制的香肠、腊肉。大嫂说,受灾后,各级一直关心惦记着我们,大事小情都来照看,镇干部还和自家结成了牵手对子,常常来问寒问暖,帮着全家鼓劲加油,出主意想办法。如今,大嫂的丈夫杨子光大哥在城里找到了打工处,每月收入2000多,大嫂则在城里卖起了水果,收入比当家的都好。  

“德馨安置区我们去看过好几次了,比老家好在。靠近城,什么都方便。前几天,市委书记又来看我们了。给我们说了好多打气鼓励的话,各级还要给我们建房补助和扶贫贷款。大女儿大学也快毕业了,家中的山田也包出去种蚕桑了。我家想尽办法也要在安置区新盖一院房子。以后,就陆续来当城里人了!”鲁会芹大嫂边说边笑了起来,整个小屋充满了温暖。  

在新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辉胜华的指引下,又随机走访了7户受灾群众。每到一户,都被群众自力更生的心劲感动着。受灾群众夏玉竹,灾后又历经了丈夫病逝的折磨,仍在干部的帮扶下发展起了蚕桑种植,奔忙着重建家园;受灾群众鲁美群,全家收入支柱16亩茶园在灾难中被毁,依然咬牙硬撑,又种起了蚕桑,计划着林下养鸡;受灾群众熊志邦组建水建施工队,一次就带出去了26人;熊诚邦组建家政服务队带出去了46人;灾区200亩新植连片桑园全面栽种结束;德馨安置区作为全县易地扶贫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9月份将完成一期建设,让受灾群众进住……!  

“春节临近,一拨又一拨领导干部、爱心人士都来慰问帮扶,临时安置点服务办每周都组织技术培训,镇里的结对干部为家家户户制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重建计划,前几天,医生还来免费体检;有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一定会过个热热乎乎的春节,一定会重建起美好的新家园。”受灾群众熊志邦大哥猜中了笔者作为宣传干部的来意,笑呵呵地接着说,我们受灾群众感谢全社会的关心,我们一定会过得更好的!这句你可不能写漏了!  

临时安置区里,家家户户的阳台都挂着香肠腊肉,院里院外,人们忙出忙进,火红樱花凌寒绽放着,红彤彤,暖融融。(普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