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昌宁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3-05-08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昌宁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狠抓观念、机制、结构、环境四个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

一、 综 合

全年生产总值(GDP)579087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772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10241万元,增长16.9 %;第三产业增加值137074万元,增长19.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9、4.8和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8:27.1:26.1调整为40.0:36.3:23.7。

二、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730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206431万元、11419万元、135000万元、6550万元、6330万元,分别增长5.45%、1.98%、11.1%、1.46%、1.86%

茶叶、泡核桃,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粮食

烤烟

香料烟

甘蔗

茶叶

泡核桃

油菜籽

水果

蔬菜

计量单位

2012年

188870

15000

5645

622100

15425

23003

4849

107791

119039

比上年±%

4.69

8.3

2.51

12.07

20.24

14.98

20.3

-9.7

15.7

受政策促动,我县畜牧业增势强劲。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表

产品名称

肉类 总产

牛奶 产量

禽蛋 产量

肥猪 出栏

生 猪

存 栏

牛出栏

牛存栏

羊出栏

羊存栏

计量单位

2012年

91806

11

1542

1008062

792408

68018

190014

132046

153531

比上年±%

16.37

-73.17

14.16

18.51

8.41

6.92

7.61

6.56

6.95

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43%。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35万千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2.6%。

2012年,有效灌溉面积达279447.5亩,同比增加272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68座,累计库容达6951.83万立方米。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29279万元(含小湾电站、电力公司),同比增长37.5%,实现工业增加值175200万元,增长15.3%,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04430万元,增长53.4%;重工业产值224849万元,增长21.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7951万元,比上年增长36.25%;实现利税20058万元,增长19.86%,在18户县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户亏损。

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糖、水泥、精制茶等产量较快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11年

比上年±%

食 糖

70784

41.8

精矿含锡

77

-22.22

水泥

426796

426.67

工业硅

17674

9.28

机制纸及浆板

6540

-18.81

发电量

万度

12698

6.13

原煤

万吨

35.59

3.49

万块

14946

-2.06

精制茶

21416

52.2

酒精

千升

6895

70.25

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041万元,增长21.9%。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196万元, 比上年增长31.02%。按投资类别分:城镇投资186996万元,增长30.73%;房地产开发投资1200万元,增长100%。

五、 商业、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99万元,同比增长18.29%。其中:城镇57500万元,增长18.6%;农村72199万元,增长18.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4744万元,增长50.3%;非公制经济124956万元,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14508万元,增长17.5%;住宿餐饮业15192万元,增长24.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3.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2012年指数(%)

比上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2

3.2

(1)食品类

107.1

7.1

粮 食

111.2

11.2

副食品

107.6

7.6

烟酒类

105.5

5.5

其他食品

100.5

0.5

(2)衣着类

99.0

-1.0

(3)家庭设备用品类

100.2

0.2

(4)文化娱乐用品类

99.7

-0.3

(5)交通和通讯工具类

100.2

0.2

(6)医疗保健类

102.1

2.1

(7)居住类

100.4

0.4

(8)燃料水电类

107.2

7.2

六、 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社会货运量266.1万吨,货物周转量76523万吨公里;客运量407.1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503.59万人公里。全县汽车(含低速汽车) 拥有量12539辆,增加2378辆。其中货车3021辆,增加31辆。拖拉机6729台,增加771台,摩托车84131辆,增加9617辆。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94.48万元(不含快递、仓储业),比上年增长16.3%,电信业务总量11961.4万元,同比增长27.0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9487户,减少1313户。移动电话达到256789部,增加22676部,增长9.69%。

七、 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9799万元,同比增11432万元,增长16.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10万元,同比增10398万元,增长24.93%。完成财政总支出232157万元,同比增71364万元,增长44.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207万元,同比增64948万元,增长43.2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870万元,比年初增长15.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1389万元,比年初增长20.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599万元,比年初增长12.76%。人均储蓄存款7242元,同比增1170元,增长19.27%。

八、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204所,在校学生61049人,教职工3086人。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468人,比去年下降18.2%,在校学生4335人;普通高中招生2308人,增长31%,在校学生5576人;普通初中招生4910人,下降6.2%,在校学生15558人;小学招生3739人,下降14.6%,在校学生273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初中入学率99.01%。

2012年,专利申请18件,完成年初计划的180%,其中发明专利5件,完成年初计划的166.7%。科技、科普项目稳步实施。

九、 文化、卫生、体育、能源和环境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89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有线电视入户率23%。

年内共举办县级运动会6次,参赛人数1.2万人次,参加市级运动会5次,参赛人数60人次,荣获单项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2个,参加省级运动会3次,参赛人数45人,荣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于2012年8月19日至25日成功承办保山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有11个竞技项目,1个少数民族表演项目,1个展演项目,参赛人数达2000多人,其中运动员1393人,领队教练159人,团部工作人员72人,裁判员450人,嘉宾及新闻记者200多人。共产生金牌187枚,银牌133枚,铜牌133枚。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151个,医疗机构床位102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85人,其中:执业医师196人,执业助理医师70人,注册护士203人,药剂人员30人,检验人员34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2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9.6%;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99.2%。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3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4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1.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6%。

十、 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达348812人,常住人口达348159人,城镇化率达26.52%,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5元,同比增2205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341元,同比增778元,增长17.1%。

全年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5357万元,同比增长30.6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415元,同比增长19.6%。

十一、个体私营经济

年末全县个体私营户达15805户,同比增712户,增长4.72%,上缴税金52681万元,同比增22364万元,增长73.77%。其中,私营企业578户,同比增19户,增长3.4%,上缴税金48731万元,同比增22216万元,增长83.79%。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昌宁调查队;森林覆盖率来自林业局;农业生产条件数据来自农业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水利局;个体私营工商户、税收情况来自县工信局;客货运、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运政管理局和交通局;邮电通信业务总量、电话部数、移动电话数据来自邮政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昌宁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学技术情况数据来自科协;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广播、电视数据来自文体广电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