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问”促振兴 | 更戛打瓦:小蚕茧“纺”出乡村振兴“金疙瘩”
清晨的阳光洒在更戛乡打瓦村的桑园上,绿油油的桑叶迎风轻摆。村民杨会昌正忙着采摘桑叶,准备喂食家中的蚕宝宝。“今年我家养了5张半蚕种,加上育蚕的工时费,预计收入七万元。”他一边熟练地采桑一边说道。
打瓦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将蚕桑养殖作为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引入技术支持和拓宽销售渠道,让这个传统小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蚕桑产业要发展,育儿是关键。打瓦村重点推广“小蚕共育”模式,明确6个育儿基地,精准破解技术不规范、管理分散等产业痛点,这一模式大大提高了小蚕的成活率和发育整齐度。
随着一批秋蚕陆续上簇结茧,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光洁的蚕茧如珍珠般缀满蚕簇,预示着又一个养殖周期的圆满成功,也为蚕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早上喂完蚕,下午还能做其他事情,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蚕桑产业不仅成本低,还与我们本地支柱产业甘蔗相互错开,让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做,收入增加了不少。”拥有14年养蚕经验的杨会昌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2025年,打瓦村蚕桑产业已带动村内72户村民参与其中,目前第三批产值达到了71万元,预计年底产值能超140万元。蚕桑产业不仅直接带动农户增收,更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为村民搭建起“家门口增收”的稳定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蚕桑产业为突破口,推广‘特色产业驱动+集体经济增收+人才赋能’三位一体发展路径,进一步扩大蚕桑产业规模,让这片绿色的桑园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打瓦村党总支书记李伟表示。
- 下一篇: 昌宁:“茶乡银发”暖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