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 促民生 | 昌宁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三服务”助力企业和群众双增收
2025年,昌宁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加强工作的超前谋划和集中统筹,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三服务”为切入点,在作风上真抓实改,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毅力,通过助力龙头侨资企业发展、带动基层群众增收等方式,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体现作风转变成效,用基层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检验作风转变成效的标准。
落实走访服务,帮助企业“壮筋骨”。抓实对昌宁县4家侨资企业的调研走访,掌握企业生产运行现状和存在困难,力所能及帮助协调解决。针对侨资企业云南唐侨食品有限公司芭蕉芋粉丝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能力较弱的现状,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沟通对接,以政协委员提案的形式协调资金5万元,助力企业实施车间提升改造1500多平方米、购置凉皮机1套,芭蕉芋淀粉年产量由60吨提升至100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抓实技术培训,帮助农户“强本领”。县侨联向上级侨联争取芭蕉芋种植技能培训项目资金2万元,并加强与云南唐侨食品有限公司对接,由企业牵头,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在耈街、大田坝、更戛等乡镇新发展芭蕉芋种植户100户400余亩,全县芭蕉芋种植规模达3000多亩,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为提升种植户种植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协调组建技术团队,开展村级规模培训2场次160多人次,农户“点对点”培训15户次。
做实联络协调,帮助产品“拓销路”。县侨联加强与云南唐侨食品有限公司沟通协商,由企业与芭蕉芋种植户签订协议,实行统一收购,解决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从有利于芭蕉芋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统一将收购价在市场平均价基础上提高14%,让利农户,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实现户均增收3800元。同时,帮助企业在闯市场、拓销路方面建言献策。当前,云南唐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芭蕉芋淀粉、芭蕉芋粉丝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到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实现企业销售收入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