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乡村振兴 | 昌宁:就业“幸福里”社区蹚出三方共赢新
近年来,昌宁县坚持以产聚人、以人兴业,聚焦稳就业、惠民生目标,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需求,立足干热河谷区域吸纳带动就近就地就业优势,建成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三方共赢”新格局。
统筹盘活资源,合力打造就业服务新载体。昌宁县整合人社、农业农村、搬迁安置办等部门,盘活湾甸乡原监狱旧址国有资产,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就业“幸福里”社区,内设41个房间328个床位,与41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累计服务30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月工资收入在4500元至8000元。
创新运营管理,全力开启就业服务新模式。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由昌宁县人力资源公司造点科技负责运营,通过“幸福里+N”的模式,提供招聘活动、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全方位多层次就业服务。具体工作中,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铺设基层就业服务网,制作招聘求职小视频,拓宽宣传覆盖面;研发“茶香零工”小程序,目前进驻企业39家,发布岗位需求800余个,登记求职200余人。同时,为务工人员精准匹配岗位,提供吃、住、行一体保障,拥有双人间到八人间多规格的宿舍,餐厅及购物中心已完成基础建设,装修改造后将启动“幸福食堂”,配套往返交通车辆,提供接送服务。还结合用工需求,针对性开展果蔬产品包装、产品检验分级等培训,缩短企业岗前培训周期,提升企业产值,提高入职待遇。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7期2000余人。还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接盒马鲜生、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等官方服务商,帮助大户找企业、帮助企业找销路。目前,为合作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100余万元,增加销售额400余万元。
由点及面延伸,聚力打造就业服务新业态。昌宁县聚集茶叶、核桃、高原特色果蔬、野生菌等特色产业,畅通求职招聘渠道,推广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经验,建成2个“幸福里”衍生点和多个复合型“幸福里”。柯街镇依托冷链物流省级骨干基地建设项目,发挥热区果蔬采摘、冻库分拣包装岗位集中优势,打造柯街就业“幸福里”社区。田园镇紧盯城区灵活就业群体,拓展温凉地区蔬菜产业种植、生产及销售链条,提供大棚种植、蔬菜分级、仓储管理、特色食品加工等多样化岗位,打造田园就业“幸福里”社区。其他乡镇立足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推进贡菜、工业辣椒、赤松茸等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增加就近就地就业岗位,打造复合型“幸福里”,让产业活跃、企业安心,群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