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叶种红茶产品和包装调查推选活动在昌宁举办
4月2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开展的 “2025大叶种红茶产品与包装专项调查推选” 活动在“千年茶乡”昌宁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我国红茶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大叶种红茶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加工技术精进,加强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茶叶包装绿色创新。
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王洪斌说:“为确保这次活动的公平性,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原则,在审评的时候严格执行茶叶感官审批标准和红茶的现行审批标准,对每个茶样进行两次编码,一次是产业中心收到茶样后进行第一次编码,第二次是装茶前、审评前进行第二次编码,采取密码审评。在审评过程中把专家组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审评以后另一组对前面审评的茶样在进行一次审评,确保审评的差异性。”
现场展示了众多大叶种红茶产品,涵盖了传统工艺与创新工艺制作的各类茶品,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褐、金毫显露,茶汤琥珀透亮,香甜温润、香气馥郁,彰显出大叶种红茶的独特品质。
“昌宁是国内大叶种红茶主产区,我们首次在昌宁举办全国性大叶种红茶专项产品包装调查工作,目的是想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把全国大叶种红茶产品代表性的品类集聚到一起,邀请国内重量级的、权威的专家,对产品包装进行系统性的一个筛选和评测,来了解大叶种红茶整个产品的状况,了解整体的工艺创新发展,包括产品体系发展的特点,以此来对大叶种红茶产品质量的提升做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活动发现大家参与的积极度很高,来自全国的大部分代表性大叶种红茶产区的茶企都参与到其中,样品覆盖了7个大类,近140个样品。整个大叶种红茶专项评比是一个重要的良好开端,我们旨在通过这种活动来推动大叶种红茶包括昌宁滇红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申卫伟说。
专家评审团依据严格的评审标准,从产品品质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维度,以及包装的创意性、吸引力、功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所有参选产品和包装进行了细致、公正的打分与评价。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云说:“昌宁的红茶是云南红茶的具有很鲜明传统的风格又有地域特点。这次审评主要是评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大叶种红茶,大叶种红茶的风格是外形很肥壮、柔嫩,滋味浓醇、干爽的特点,浓度很高。”
此次活动的举办,对昌宁乃至全国的红茶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大叶种红茶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和交流技术的平台,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红茶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活动也激发了包装设计领域的创新活力,推动茶叶包装向绿色、环保、创意的方向发展。未来,昌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茶为媒,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期待全国的红茶产业能够借助此类活动,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是全中国首次在大叶种茶的故乡——‘千年茶香’昌宁举行的全国大叶种红茶评比。我觉得这次的评比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次评比对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认识大叶种红茶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监事、高级制茶工程师方可说。